分享

5人体检全部中招,两人直接“高危”!武汉医院最新数据:这病缠上年轻人了

 医学abeycd 2021-12-20

“如果不体检,

真不知道有这么严重!”

5个小伙结伴体检

全部“中招”

据长江日报微信公众号报道,近日,一个公司的5名年轻白领结伴参加武汉市第九医院的“中风危险因素免费筛查均被诊断为高血脂其中,2人属于脑卒中高危人群,还有1人已经患上了高血压

武汉市第九医院神经内科医生张文君介绍,5位年轻白领的平均年龄不到30岁,最小的是24岁,年龄最大的也只有33岁。

在追问他们的生活习惯后,发现工作日午餐大家会一起吃外卖,还有宵夜的习惯,平日也没有运动习惯。检查出脑卒中高危人群的2人还有抽烟的不良习惯,身材也偏胖,虽然偶尔感觉头昏,但他们一直没有当回事。

33岁白领被诊断为脑卒中高危人群(记者刘晨玮 翻拍

张文君告诉记者,这次筛查活动中,还有一位26岁的工程师在检查中发现,血压竟然高达180/120 mmHg,直接被安排住院治疗。患者平日因工作长期加班,需要经常熬夜,没有工作的时候,由于习惯晚睡,也会打游戏到凌晨才睡,平日有时会感觉头昏,但他认为是没睡好导致,便没有接受进一步检查。

在住院治疗中,医生进一步发现其是肾上腺肿瘤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接受手术后血压恢复到正常范围。

武汉医院最新数据:

40岁以下脑卒中高危人群达17%

“脑卒中发病年轻化趋势非常明显”,武汉市第九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王庆介绍,今年,该院共筛查40岁以上的居民4000例,40岁以下的居民500例。其中,40岁以上的高危人群达731人,高危比例约为18%。40岁以下的高危人群达到87个,高危比例约为17%,“可以说,40岁以下人群高危比例几乎不亚于40岁以上人群”。

王庆介绍,脑卒中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特点,目前排在我国死亡原因的第一位,发病多集中于40~64岁人群,并越来越趋向年轻化发展。卒中有一部分不可干预的发病因素,包括年龄、种族、遗传因素等,但有很多发病因素是可以干预的,包括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超重或肥胖、吸烟、酒精摄入、心理因素等。当前,伴随着卒中年轻化的趋势,及早发现,早做干预是最佳的应对策略。

“筛查宗旨在于防先于治,通过对脑卒中高危人群的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能有效降低发病率,从而减轻对家庭和社会带来的经济负担。”王庆提醒,很多人生活不规律,预防卒中,还要从自身开始:

  • 一方面,要合理饮食,戒烟戒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坚持运动,保持每周3次,每次半小时以上的锻炼可以有效预防卒中。

  • 另一方面,针对当前身体出现的一些状况,例如血压、血脂、血糖不正常,要及时找专科医生早做干预,尽可能降低卒中风险。

“三高共管”

预防卒中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为可干预与不可干预两种。不可干预因素主要包括:年龄、性别、种族、遗传因素等;可干预因素包括:高血压、糖代谢异常、血脂异常、心脏病、无症状性颈动脉粥样硬化和生活方式等。其中,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在最重要的卒中可干预危险因素。

01
高血压

亚太队列研究显示,血压水平与亚洲人群的脑卒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事件密切相关,收缩压每升高10 mmHg,亚洲人群脑卒中与致死性心肌梗死 发生风险分别增加53%与31%。在西方高血压人群中,脑卒中与心肌梗死发病率 比值为1:1,而在我国高血压人群中这一比值高达5:1~8:1。这提示与西方高血压人群相比,我国高血压人群的脑卒中风险更大

《中国脑卒中一级预防指导规范》建议:

  • 35 岁以上者每年应至少测量血压 1 次;有高血压和(或)脑卒中家族史的患者应增加血压测量次数

  • 对于血压水平高或已有原发性高血压的人群,包括需要降压治疗的人群,推荐非药物性治疗。

  • 对于 10 年心血管疾病风险≥10%且平均收缩压≥130 mmHg 或平均舒张压 ≥80 mmHg 的人群,推荐应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对于 10 年心血管疾病风险<10%且平均收缩压≥140 mmHg 或平均舒张压≥90 mmHg 的人群,推荐应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

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危险分层如下:

图片

02
糖尿病

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年龄更低,且不同年龄段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均有增加。此外,荟萃分析发现,与正常血糖相比,糖尿病前期(包括空腹血糖受损或糖耐量受损)与脑卒中风险增加显著相关。

《中国脑卒中一级预防指导规范》建议:

  • 糖尿病高危人群建议尽早进行糖尿病筛查;无糖尿病危险因素的人群建议在年龄≥40岁时开始筛查。对于首次血糖筛查结果正常者,建议每3年至少重复筛查1次。有脑卒中危险因素的人群应定期检测血糖,包括测定糖化血红蛋白 (HbA1c)和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尽早识别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

  •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应采取包括改进生活方式、营养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等在内的综合治疗。

  • 糖尿病患者应在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及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 他汀类药物,这样可以有效降低脑卒中风险。

成年人糖尿病危险因素如下:

图片

03
高血脂

2012 年全国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总体患病率高达 40.40%。亚太组织合作研究项目发现,甘油三酯每升高1 mmol/L,脑卒中发生率就增加25%;此外,女性健康研究提示,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会增加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多因素校正后的风险比分别是 2.17 和 1.74。降低LDL-C水平,可显著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 的发病及死亡危险。

《中国脑卒中一级预防指导规范》建议:

  • 20 岁以上的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1次空腹血脂,包括总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甘油三酯测定。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应每年进行血脂检查,并评估 10 年ASCVD风险。对于缺血性心血管病及缺血性脑卒中的高危人群,则应每3~6 个月测定 1次血脂。对于因缺血性心血管病住院治疗的患者应在入院时或24 小时内检测血脂。

  • 对于ASCVD极高危者,他汀治疗LDL-C目标值应<1.8 mmol/L或降低≥50%;高危者LDL-C目标值应<2.6 mmol/L或降低50%;中危和低危者LDL-C目标值应< 3.4 mmol/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