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云鹏医案(四)

 一个大树 2021-12-21

六、子午流注按时取穴法治愈荨麻疹一例

郭某,男,28岁。

初诊;1962713日。

主诉及病史;8年前,先从四肢起疹块,以后扩展到全身,发痒难忍,严重时伴发恶心、眼

干、舌上亦起颗粒,小的像绿豆,大的呈片状;食欲尚佳,二便正常。曾服药治疗,但效果不大。

诊查∶脉弦,舌正常,皮肤上有散在红色皮疹颗粒。辨证∶荨麻疹。

治法∶先调整胃肠机能,取穴足三里、曲池、大肠俞等。治10次后病情减轻,偶遇大风时全身又出现颗粒皮疹。

二诊930日(辛未日、癸巳时)。针照海(左)、公孙(右)、曲池(双)。

三诊105日(丙子日、癸巳时)。上次针后发作次数减少。继按时取穴,照海(右)、公孙(左)、曲池(双)。

四诊1026日(丁酉日、乙已时)。休息2周,遇阴天时偶出数粒皮疹,取穴照海(双)、列缺(右)。

五诊1029日(庚子日、辛巳时)。针后骶部大腿外侧、小腿有疹数颗,针列缺(左)、公孙(双)、阳陵泉(右)。

六诊1031日(壬寅日、乙巳时)。出疹已基本控制,针申脉(右)、公孙(双)、内关(左)。

七诊111日(癸卯日、庚申时)。针照海(双)、列缺(左)。此后遇天阴和刮风不再出疹,病愈。

【按语】尊麻疹是一种过敏性变态反应疾病,多由腠理疏泄、风邪侵袭,遏于肌表而成,或因胃肠积热内不得泄、外不能达、郁于肌肤而发。本例患者内有积热,外感风寒,当先调理胃肠泻其热,病即告退,但遇风仍发,故用子午流注按时取穴法以增其疗效,六次治愈。

七、子午流注按时取穴法会愈风湿痹证一例

郭某,男,56岁。

初诊19621218日。

主诉及病史∶右肩疼痛,臂与手发凉约4年。病情渐增,现右肩疼痛牵引及手,天阴加重,高举抬肩尚可,外转疼痛,手臂无力、发凉,曾经针灸、服药、穴位封闭等治疗均无效。食欲尚可,二便正常。

诊查∶脉缓,舌正常。关节无红肿压痛;皮肤温觉差,摸时发凉。辨证∶风湿痹证。

治法∶子午流注法按时取穴。

初诊1218日(庚寅日、辛巳时)。主客穴均不开,取子母穴商丘、解溪;配灵龟八法开穴∶针申脉(左),配后溪、外关、肩髃(右)。

二诊1220日(壬辰日、乙巳时)。上次针后当天已感到肩发热、疼痛消失。开取商丘、解溪,配灵龟八法开应穴外关(双)、足临泣(右)。

三诊1222日(甲午日、己巳时)。上次针后发凉感较前减轻。开穴商丘,配灵龟,八法开应穴外关(双)、足临泣(左)。

四诊1225日(丁酉日、乙巳时)。上次针后病情继续较前好转。取子母穴商丘、解溪,配灵龟八法开应穴照海(右)、列缺(左)。

五诊1227日(已亥日、已巳时)。上次针后当天已有热感,第二天又发凉,但比以前减轻。取主客穴隐白、商丘,配灵龟八法开应穴公孙(左)、内关(右)。

其后自诉已完全不发凉,病愈。

【按语】本例乃风寒湿邪痹阻筋脉气血所致,时已四年之久,曾用不少治疗方法均未治愈。采用子午流注按时取穴配合灵龟八法开应穴治疗,仅五次即获良效,证实这一独特疗法确有临床效应,当推而广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