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帝城托孤是刘备给诸葛亮最善意的套路

 梦想童年594 2021-12-21

皇帝托孤不是个别的事件,而是中国历史上很普遍的现象,老皇上总是想给儿子搭好班子,一般都会有N个托孤大臣,历史上托孤大臣为何总无好下场。曹操的孙子魏明帝曹叡也托了俩人,宗室曹真和大臣司马懿,清初顺治托孤于鳌拜、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等四人,离我们更近的咸丰皇帝托孤于当时的在任军机,一共八个。

但是这些我们熟知的托孤后来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权力交给小皇帝之前,托孤大臣们要么一人独大,其他皆成为附庸,要么干脆闹分裂搞斗争,直到动刀动枪下大狱喝开水。由此看来历史上的托孤大臣大都没好下场,但为什么白帝城托孤得到善终?

当年刘备称帝后,因关羽大意失荆州,刘备假托为关羽报仇之名,亲率七十万大军征讨东吴,但没多久就被东吴陆逊打败。刘备兵败逃到白帝城,没多久刘备就一病不起,他自知来日无多,于是就开始安排自己的身后事。此时刘备心里非常清楚,他刚刚建立起来的蜀国政权,以诸葛亮为首的朝中大臣对他虽然十分忠心,但是对自己的儿子忠心不忠心他就不知道了。不过刘备此时能够选择的最佳托孤对象,也只有诸葛亮。于是刘备派人日夜兼程赶到成都,请诸葛亮来嘱托后事。

诸葛亮赶到白帝城后,带来了刘备另外两个儿子刘永和刘理。刘备见到诸葛亮后,一手掩盖眼泪,一手握住诸葛亮的手说:我有几句心腹话要对丞相说,你们其他人先退下。其他人退出后,刘备首先谈到了继承人刘禅的问题,诸葛亮感叹说:刘禅“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意思就是:刘禅非常聪明,超过人们的期望。刘备听到后,宽心地表示“审能如此,吾复何忧(若真能如此,我也就没什么担心了)!

白帝城托孤事件。这是历史上口碑最好的一次托孤。诸葛亮终其一生都在克尽职守,第一是为完成嘱托,第二也为自己赚得了“鞠躬尽瘁”的历史鉴定,以至后世把他当作偶像争相模仿。我对诸葛亮本人也是由衷佩服的,原因首先是他讲义气,尽其所能地完成了哥儿们交给的任务,这一点并不次于关公,享受后世香火一点都不过分。其次是他极具政治才能,刘备并没有选错人,最难治的蜀汉是三国之中治理的最好的,实属不易。

有人会说,刘禅弱智啊,多亏有诸葛亮,要不早乱套了。请问,刘禅弱智的证据在哪里?诸葛亮压根儿就没有让刘禅管过一件事,拿什么判断他是否弱智,只能说他胆小、窝囊,这个倒很明显地被看出来。只能说是刘禅没有治理国家和临危决断的经验,这正是拜诸葛亮所赐啊,你不给他机会,他拿什么有经验。

总的来说,诸葛亮在历史上是被广泛认可的,公、忠、能三项全能,历史上并不多见,他的“忠”更是千古佳话。另一方面,诸葛亮也是幸运的(和刘禅搭档),功和名自己收着了,泔水缸却有人帮着顶。因此说白帝城托孤是刘备给诸葛亮最善意的套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