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柳公权书法作品的风格特征和代表作是什么?

 文冠厚朴 2021-12-21

柳公权初学王羲之并精研欧、颜笔法,然后自成一家,世称“柳体”。“柳体”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之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紧。“书贵瘦硬方通神”,较之颜体,柳字则稍均匀清瘦,故有“柳骨”之称。

他是唐代继颜真卿之后的又一位大书法家。也是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楷书大家之一。以理而论,楷书创新的余地最小,而且越是到后来就越难,但柳公权做到了。《旧唐书》说他“遍阅近代(亦即唐代)笔法”,而其中得力尤多的应当是欧阳询和颜真卿的楷书。或者可以说是用笔得力于欧,结构得力于颜,终于形成了他“劲媚”的柳体书。如果说柳体书是自成一家的新体,那么柳公权对楷书的最大贡献在哪些方面呢?可以说,柳公权是唐楷书艺术的最后完善者。

人们谈论书法,常说唐人“尚法”,其实主要指的是楷书。初唐诸家与颜真卿等的楷书也都以尚法著称。但他们都比不上柳公权的楷书对法度的要求这么高、这么严。柳公权运笔书写点画的精微程度无人可比,安排结构的规矩与严谨也无人可比。

所以说临习唐楷,学欧、虞、褚、薛及颜真卿诸体,犹如爬坡;学柳体则如爬墙,费力而难有进益。其原因就在于他的法度实在太严谨了,技巧性太强了。这从艺术的表现上看,未必是好事,所以后人品评柳体楷书,多将其列入妙品,而少有将其视为神品者。但从汉字书写的规范性来讲,有一套完备的书写规范和明晰可遵依的法度,无疑使柳体变得更加实用,更加有益于初学者了。这也是柳体在后世大为普及的一个重要原因。 

要说柳体的特点,就是以“骨力”取胜,也就是世人所说的“颜筋柳骨”。这说明人们欣赏颜、柳只有肥瘦的明显差异,而在结构上则差别不大。柳体继承了颜体的结构特征。尽管如此,颜体和柳体的结构还是有所不同的。颜体的点画横细竖粗,左右对称的竖画多呈相抱而形成外紧内松之势。而柳体的点画安排,处处用意,处处严谨。尤其留意中宫的紧密,形成他的内紧外松的结构特征。颜体的夺人之处在于他的气势,柳体的夺人之处在于它的精严。如果遗貌取神,则柳不如颜,倘若遗神取貌,则颜不如柳。书以神彩为上,而形质次之。世称“颜柳”,颜书入神品,柳体入妙品,原因即在于此。但神也好,妙也好,其境界都非一般书家所能追得到的。颜体之美是雄伟壮丽的美,柳体之美是风骨刚劲的美。

柳公权的楷书掺有欧阳询的笔法,往往将部分笔画紧密穿插,使宽绰处特别开阔,笔画细劲,棱角峻厉,虽用笔出自颜真卿,而与颜真卿的浑厚宽博不同,特别显得英气逼人。

柳公权的传世书迹很多,影响较为突出的代表作品有《玄秘塔碑》、《神策军碑》、《金刚经刻石》、《伏审帖》、《十六日帖》、《辱向帖》、《李晟碑》等。

图片

柳公权《神策军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