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洞庭作家】史春华/“窃”来的收获

 潇湘原创之家 2021-12-22

“窃”来的收获

作者:史春华

某朋友托我转给某人一部赠书。书名是《给教育一个远镜头》,作者黄耀红。翻至扉页,作者的题字,赫然入目。我细细端详,觉其字体不是娟秀的那一类,倒好似傲霜的腊梅,虬曲苍劲,折射出作者不凡的功力。由于“打门锤”(指一个人的字迹)的缘故,我开始细读他的部分文章。

 《“顺其自然”与“行其当然”》,是从教育中的某一现象说起的。之后,先说“顺其自然”是什么,为什么应该“顺其自然”,然后说一味地“顺其自然”又有什么不妥,其负面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其分析有条不紊,一层比一层深刻:“顺其自然”虽然是“适应人之天性,回归生命本然的理想追求”,但它很容易成为部分人“不锐意进取,甚至听之任之,不作为的美丽借口和理论辩护”,容易“转化为一种消极、无奈与虚无的思想”。作为教育,除引导人们“求真、向善、趋美”之外,还有义务抑制人性中“恶”的成分,那就是“行其当然”。不如此,我们就会“不由自主地淡化教师和家长的引导功能,甚至放逐教育的价值导向”。在《善教者善喻》一文中,我发现作者写“善喻”,同样入微之至。他借《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说开去,然后引用当今名人(易中天等)的事例,娓娓道来,无不体现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和超群的智慧。面对我们现在出现的理论上的“审美疲劳”(被“连篇累牍的洋化话语和空洞名词讨论得云遮雾罩”等),他说:“我们的确应像农夫需要坐到田埂上细细打量那些拨节的禾苗一样,静下来想一想:面对教学这一人类最古老的活动,我们何时才能接近它的本质,真的,我们需要回到原初,需要去掉所有理论与观念的遮蔽,回到教学事实的本身,回到教学发生的过程中”。面对我们今天怎样做教师这一问题,他不同于一般的分析,而是以自己独特的视角,阐述着自己的看法:“只有一个教师将要传授的知识真正化为了自己的东西,他才可能融会贯通,才真正自由地、灵活地设喻,才能让学生在妙趣横生的比喻中,走进求知的殿堂”。在这里,似乎感觉到了作者所具有的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和崇高的责任感。受这种使命感和责任感的驱使,作者站在历史的高度,直面现实,敢吐真言,且毫不隐讳,又如一位良医,针对教育方面的种种弊端,诊断把脉,开出一济济的良方。

我不忍释手,但书不能及时转交对方又谓之不义。于是电话约对方,对方说在出差,叫我把书放到某处,我窃喜!何不以“需要把书亲手交给对方”为由多留些时日?若是对方要得急,我还可以以“我在乡下”等理由来搪塞。这样,我就有了充足的时间来阅读全部文章。全书含序和跋,共50篇,分三辑。我边读边做了近万字的笔记。我发现,文章涉及的范围极广,非常好地体现了作者细致的洞察能力及敏锐的感受能力。例如,有关注生命教育题材的,如《诗意·生命·成长》;有写教师献身精神的,如《矗立于心灵的伟大雕塑》;有写人们思维意识的,如《树上还有几只鸟》;有关于当代学术问题讨论的,如《特立独行的智者言说》;有涉及到课程设置的,如《当“写字”“遭遇”“打字”》;有涉及到教材选文及课堂教学的,如《多少尴尬在其中》;有关于课外阅读及考题的,如《将孩子引向那里》;有涉及到主题文化的,如《培植“湖湘语文”》;有关系到高考作文命题宗旨的,如《不要走向“哲理泛化”》,甚至还有关于体育颁奖、家长会、某个节日、某条标语、某篇文章的评说与析理,等等。我平时的闲暇时间里,喜欢读点有品味(指符合自己兴趣)的文章,如余秋雨的散文,易中天的《品三国》,以及报刊杂志上的部分文章。现在我可以肯定地说,这也是一部品味极高的书。这不仅仅表现在上面所说的选材细微、涉及面广这一方面,还表现在它立意的深远、且有诏示的作用上。他的每一篇都在讲着一个事件,分析其中的缘由,表明自己的看法。既有近焦距的透析与解剖,也有远镜头之背景与展望。例如《名师崇拜与思想贫困》,其思虑深刻就可见一斑。他质疑名师由于到处忙于讲学,其思想库存、知识库存,到底还会有多少新的值得期待的东西,“亦并非真正抱荆山之玉”,是炒来炒去的几碗剩饭”。指出,作为我们教师,尤其是一线的教师,“过份的崇拜,标志着自我的浅薄和无知”,是“阅读太少,积淀太薄”的缘故。还说一个老师“若真正懂得要自己读书,懂得怎样读书,懂得什么书是好书,不出几年,他一定变得与众不同,何必一定舟车劳顿地去'见’名师?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说,吃到鸡蛋就可以了,何必认识那只生蛋的鸡?”

 除此之外,作者的知识储备量之大,语言功底之深,超乎你的想象。许多诗化的语言,非细细咀嚼不能消化。“教育的远镜头,是'天边树茗荠,江畔舟如月’的高远;是'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阔大;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高洁。”(《给教育一个远镜头》)再如:“春泥里的每一棵树都有独特的姿势,每一朵花都有独特的芬芳。我们有什么理由不以十二万分的睿智来选种、播种,以十二万分的细致来将美德与学问柔软地植入那些年轻的心灵,庄重地植入国家与民族的未来?”(《课堂如春泥》)非反刍不能理解其文字的精髓。

通读此书,感触良深。我发现我与作者有着共同的追求,只是高低层次及方式不同,其作用类别及效果也不同。作者读过《帕夫雷什中学》(苏霍姆林斯基著),我读过《夏山学校》(英A·S尼尔著)。我们向往那片“明净而高远”的蓝天,相信勤恳任教,丹心育人的结果会怎样。我们认为一个好教师应该是“不让繁忙与琐屑蒙蔽自己的眼睛”、“用心揣摩教育艺术”、“经常拥有发现和惊喜”、“能与孩子一起分享成长欢乐与忧伤”,但同时又认为现实与理想,永远是处于矛盾状态中的。只是,这种“现实与理想”,不是统一体,倒好似两条互不交融的平行线。现实有时是痛苦的,理想却是苍白的。现实中难免有一堵让人难以理喻的也是难以超越的厚墙。譬如两所相隔不远的具有同等功能的学校,却要为各自的生存和发展不断竞争。竞争的首先目标就是质量。质量的好坏概念完全演变为分数的高低。从某种意义和程度上说,不当的竞争和追求,是不可能产生巨人和伟大的诗人的,只能使社会停滞或缓进,再就是资源的巨大浪费。

 读了一本书,也认识了一个人,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一个人的睿智与思想。教育,乃至其它诸行业,在摄起事物的过程中,都应当用远镜头,都应放在一个更广阔、更深远的背景下来考量。


作者简介

史春华,湖南师范大学中文本科毕业,中教高级,在各级各类刊物发表文章多篇。有自己的研究课题和专著。现已退休。

图片:网络

征稿说明 《潇湘原创之家》   

  专辑大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