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醉根》春季刊问世

 玄鸟文化 2021-12-22

当九零后都在谈论“佛系”,身边大佬都在盘串,几年不见的老友已经挂上了唱佛机……你才恍然大悟,这个“大修行”时代已经跑在了你的前面。

生活中处处都在谈论“修行”:没人搭伙吃饭叫“孤独的美食家”,一个人出门闲逛叫“独自旅行”,哪怕在人声鼎沸的菜市场,生活家们也会津津乐道地阐释“生活禅”的奥义。

与之相应的,“隐逸”也逐渐成为近年的文艺热词。只不过,与印度沙门式的苦修不同,与中国古人归园田居的清贫不同,当代中国流行语境下的“隐逸”更像是一种昆德拉式的“生活在别处”。当代隐居生活,其实是一场新中产的曲线救国。

本期《醉根》就带领读者“遁入空山”,入住醉根楼,以“体自然”为途径,力图达到“心自在”的境界。

专题《岩栖谷隐:醉根楼》分三部分渐进深入:

第一部分“与山居”主讲中国中国古典营造大观,从建筑、根雕、木作、盆景等角度,呈现醉根楼的艺术之美。

第二部分“体自然”,阐述徐谷青大师“艺术生活化”的设计理念,目的是展现依托醉根楼的中式理想生活的现代实践。

第三部分“心自在”,阐述中式生活美学里的山居理想与醉根楼品牌定位,打造醉根“中式生活美学集成商”品牌形象。以“体自然”为途径,我们试图达到“心自在”的目的,这也是山房的逻辑出发点。

为了更好地表现生活气息,我们预约了几位具备特殊才艺的员工进行摆拍,装了一把山居生活的【哔】。我们在山房读了书、品了茶,也在山房打过拳、健过身……意图传达一种在静若处子动若脱兔的两极之间,感受身心平衡的奥妙。更好地传达艺术从视觉享受到实用性的转变。

为了“装得像样”,我们甚至从服装、道具、场地勘探各个方面都进行了力所能及的还原。以至于我们的项目组成员不得不身兼采编、摄影、场务等多职。可惜这些精心呈现的人文风采在后期删改中几乎全灭,无缘读者。

不必失落,您仍旧可以在“诗意醉根”领略诗家文采;游“纸上艺廊”赏千根百态;在“人文开化”听名记巫少飞畅聊开化人江东伟和他的《芙蓉镜寓言》;听工艺大师高金山聊聊他的“根雕美学”;在马兰头里寻一味故乡情;对根博园里的天女木兰述说衷肠。

end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