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章沁生在榆次二中的往事

 yzsr273 2021-12-23

   榆次二中是沁生将军的母校,沁生在高十班度过了三年高中的学习生涯。可和同学们相处的时间不止三年。从1964年至1968年沁生入伍。我们相处了五年。这段时间是沁生学校生话的重要阶段。沁生喜欢读书,阅读了许多中外书籍。对军事名著特别有兴趣,《不列颠之战》《斯大林格勒会战》《诺曼底登陆》以及著名军事家蒙哥马利、朱可夫、巴顿将军的传记都读过。他在空暇时间经常把传奇人物的精彩故事讲给同学听。沁生和班里住校生相处的时间更多一些。住校的女生记不清楚了,男生是沁生、赵爱晶、田五货、郭德安、申双太、王启新。沁生回来看望同学时,学校生活的画面总出现在眼前。沁生和这些七十多岁的老同学仿佛又回到了龙王庙街4号二中校园。在由九排教室组成的教学区,一个大操场和文庙及大礼堂组成的二中校园中,高十班的宿舍就在文庙启圣殿的西廊房内。校园是住校生的家,同学们乐在其中。

   那时物质还不丰富,早餐晚餐不是和子饭就是连汤面。每人一大碗,吃下的当时有裹腹感,但不耐饿。于是晚饭后,沁生和我们一起到衙门街口买一个五分钱的馒头补餐,沁生家庭经济条件好,但和我们一样计划着花钱。执行最好的是爱晶,一天不拉地统计。一月买多少馒头花多少钱,一清二楚。沁生开玩笑地说,爱晶是精打细算的领路人。沁生和我们也偶尔买五分钱一个的兔头,那东西没什么肉,但味道非常美。沁生虽是高干子弟,但和同学们打成一片,同甘同苦,豪无怨言。宿舍生活也很有意思,沁生和我们睡在一个大通铺上。每当考试我们总要加班。大通铺睡几十个同学。为了不影响别的同学睡觉,拉上绳子用被子隔开,点上蜡烛,复习功课。

   还记得那是1964年秋天,住校生一起去食堂吃饭。在路上,沁生讲了一个三年五年是多久的故事,他说1934年红军离开瑞金的时候,老乡说,什么时侯再回来?红军说,三五年就回来了。这三五年是多久?三年?五年?八年?十五年?这个故事中老乡心底思念红军的感情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心上。如今这种情感再现在同学们思念沁生,沁生思念同学们的身上了。

   沁生是在高干家庭中长大的,背景和条件都好,从小培养了独立思考,自理自强,刻苦学习,认真做事,热诚待人的品格。沁生看问题看得准、看得超前、格局大。是全班同学学习的榜样。

   高十班班主任是山西大学早期毕业的  步泗老师,在大学学的是古汉语语言文学。沁生同学很尊重老师。  老师非常喜欢沁生。同学们在班内总结老师执教风格时,沁生表述了自己的看法,沁生说  老师介绍文言文的特征是:言文分离、每篇文章的词句,人物、背景资料、场景都要做深入分析,像讲故事一样……沁生的归纳,让同学们更加读懂了  老师的执教风格,掌握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和枝巧。学得特别轻松。沁生文笔特别好,和扎扎实实学习古汉语有很大关系。

   老师写板书,字的结构,笔划总是规范流畅地跃然在黑板上,为指导同学们写好汉字做出了示范。沁生的作文经常被评为范文,作文本上的字和作业本的字经常得到老师的夸奖……

   高十班是1964年组建的,是二中的唯一。沁生是班里的优秀生,核心人物……

   同学们都是从那个特别历练人的年代走过来的,自强自立、刻苦学习的时代精神陪伴着每一位同学的一生。

   沁生和其他3位同学投笔从戎走进军营;包括沁生有4位同学进入名牌大学学习,同学们之后在不同岗位做出了不同贡献。最让同学们引以自豪的是从高十班走出了一位近代军事战略家、优秀的军队高级领导人。

   沁生1968年入伍。我和李改平同学在武装部首长的指导下给沁生做了班级鉴定。鉴定反映了沁生特殊的成长环境、优秀的素质和突出的学校表现。鉴定材料和沁生本人一起走进军营。沁生情深友善,一直和同学们保持联系。2014年、2016年两次回来看望同学和老师。沁生是从榆次二中高十班走出去的将军。很多老师、同学经常向十班的同学询问沁生的情况。同学们珍惜这份情谊,珍惜这份荣誉。

   2019年“八一”建军节招待会上国防部长魏风和将军和沁生将军在一起的照片;2019年沁生将军参加国庆70周年的活动,在天安门城楼和国家领导人一起阅兵,一起观看文艺表演和焰火表演的视颖和照片,同学们看到后,知道沁生继续为党和国防事业做贡献,非常高兴。

   沁生同学为党和军队的事业,倾注着忧患和担当,付出了艰辛和努力,无怨无悔、无私无畏地工作了一生。他丰富的军旅生涯,厚重的战略理论,高尚的人格品质,是我们这一代为理想而奋斗的代表,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同学们为这位久负盛名的高级将领深感自豪。

   沁生同学是二中高十班的荣耀,是榆次二中的骄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