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年农耕,浓缩一馆(三)

 含山唐 2021-12-23

    逛个街,商店里穿的用的琳琅满目。纯棉,羊绒,化纤,各种面料的衣服应有尽有。

​    “的确凉”盛行的时候,土布衫退出历史舞台。现在,纯棉衣衫卷土重来,因为人们似乎更注重环保和健康。

    善琏镇车家兜村“农耕馆”里,有一架纺车。年轻人见了,肯定不知这是何物。纺车,农耕时代的产物。作为人,总要遮遮羞的;就是原始人,也要用那草呀皮毛之类的遮住下体。

    什么是纺车?纺车是采用纤维材料,如毛、棉、麻、丝等原料,通过人工机械传动,利用旋转抽丝延长的工艺生产线或纱的设备。纺车通常有一个用手或脚驱动的轮子和一个纱锭。关于纺车的文献记载最早见于西汉扬雄的《方言》,记有“繀车”和“道轨”。这个就是纺车。

    善琏蚕乡,从前每家每户都有这种简单的纺车。这种手摇纺车的主要构件由锭子、绳轮和手柄组成。常见的手摇纺车是锭子在左,绳轮和手柄在右,中间用绳弦传动称为卧式。从前头,我们的阿太阿婆姆妈们常常坐在廊屋头纺纱。我们小时候,也曾经见到过她们纺纱织布的情景。    五六十年代,农村还是种棉花的。秋天的时候,棉花开了。人们把棉花采摘回来,放在太阳底下晒干;再到专门加工棉花的作坊加工成棉条。这棉条就可以用纺车纺成纱线。这棉纱线是可以编织成布的。

    农闲时节,长道地人家的廊屋头放着一部部纺车。阿婆们身穿深蓝色对襟或大襟衣衫,坐在小竹椅子上专注地纺着线。一根根洁白的棉条放在一只蚕尼笪里,给纺车一头的轴头上装好锭子。锭子上插上一个中空的芦管。阿婆们右手按顺时针方向摇着轮子,带动锭子上的轴转动。左手拇指食指中指轻轻捏着棉条。随着锭子的转动,从棉条里源源不断地拉出一根细细长长的线,直到左手臂完全伸开;然后扬起手臂,右手往左轻轻转动手柄,棉线脱离锭子尖端,然后手柄往右转,把线绕在锭子中间。然后左手再顺势固定在锭子的尖端,继续纺线。
    这一部小小的纺车摇着转着,一根根线被扯出,细长而均匀。锭子上的棉线渐渐厚重起来,中间鼔着两头细。到一定程度,拔下芦管,插上新的。就这样,一锭锭的线被纺出来,放在蚕尼笪里。
    我小时候也曾想试着纺一下,右手摇着手柄,左手模仿阿婆的动作。线,拉出来了。可是,两只手怎么也配合不好。眼睛时不时看看右手再看看左手。看着左手,右手却停下来;看着右手,左手又不知在干什么。哦,这看看很简单的活儿,你真要上手试试,双手却变得僵硬;扯出来的线也是粗粗细细很不均匀。
    农耕社会,男的在田间劳作,女的在家纺纱织布。所谓男耕女织,延续了几千年。
    “农耕馆”里,看见一部丝车,没看见织布机。老式的织布机虽简单,但功能俱全。织布机,含山唐家也曾经拥有过。想必其它人家也应该有的。
    最早的织布机,是席地而坐的踞织机(叫腰机)。使用方法是用脚踩织机经线木棍,右手拿打纬木刀在打紧纬线,左手在作投纬引线的姿态。含山唐曾见过阿婆织布的情景。在“啪嗒啪嗒”的声音中,阿婆一会儿用脚,一会儿用手。那只梭子一会儿穿过来一会儿穿过去。一根根经线,一根根纬线,在织机的“啪嗒啪嗒”的碰撞声中紧密结合,流淌出一匹匹布,一匹匹绸;再裁剪缝制成一件件衣。

    五六十年代,物质还不是很丰富。吃穿住行,还是很艰苦的。含山头棉布商店里的布,都是要布票的。有了布票,没有钞票还是买不来洋布。自家织的布,虽粗糙,穿在身上不是很舒服,但那也是没办法的事。
    乡村的夜晚,从农户家里传出织布机的轰鸣声。一台台机器传动的织布机已替代老式的手动的织布机。什么剑杆机、绸机等机器,乡下人也不陌生。勤劳的蚕乡人,不缺乏创造,不缺乏毅力。原始的机器,成为“农耕馆”里的展品,而新的机器层出不穷。现在,都是电脑控制,智能化了。
    下一篇写什么呢?你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