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惠民(1900—1977),山东省沂水县人。著名中医学家。自幼酷爱中医,边务农边自学中医,后就学于李步鳌先生,深得其传。青年时代曾在奉天(今沈阳)立达中医院工作,推崇当时名医张锡纯学术思想。后又考入上海中西医药专门学校,毕业后返回故里,以行医为业,并积极参加有益于革命的活动。1938 年正式参加革命,先后任鲁中八路军二支队医务主任、山东大药房副经理、山东省人民政府卫生总局临沂卫生合作社社长等职。1957 年世界各国共产党、工人党莫斯科会议期间,任中国代表团保健医师。1959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曾任山东中医学院院长、山东中医药研究所所长、山东省立中医院院长和山东省卫生厅副厅长等职,并被选为第二、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刘氏从事中医诊疗工作近 60年,擅长诊治外感疾病、内科杂证以及妇科、儿科病证,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主要著作有《与张锡纯先生的通讯》、《麻疹和肺炎的防治》、《黄元御医学史迹考俟正》、《伤科学课本》、《中西药物学概要》等。另外有由学生们整理出版的《刘惠民医案选》、《刘惠民医案》。 一、疏风清热法治愈痄腮一例 黄某,男,7岁。初诊∶1958 年 10 月 27 日。 主诉及病史∶三四天前发现患儿精神不振,不欲进食,自述咀嚼时两腮酸胀,继之发现两腮肿胀,疼痛,不能转颈,伴有轻微头痛,体温达 39.6℃。 诊查∶两腮呈弥漫性肿胀,局部有压痛,舌苔薄、微黄,脉浮数。辨证∶外感瘟毒,阳明、少阳蕴热,热毒阻遏经络。治法∶宜先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处方∶葛根 9g 升麻4.5g 生石膏 15g 连翘 4.5g 蝉蜕 6g 薄荷 3g 牛蒡子4.5g知母6g 甘草 1.5g 山药 12g 羌活3g 神曲 6g 生姜3 片 大枣2 枚 二诊∶10 月 28日。服药1剂,体温退至 37.4℃,精神好转,腮部痛减,脉已不数。表证已解,拟再加清解少阳、消肿散结药治之。 处方∶葛根 9g 牛蒡子 4.5g 生石膏 18g 柴胡 4.5g 连翘 4.5g 天花粉 12g 山药15g 金银花 12g 菊花 6g 浙贝 6g 升麻3g 陈皮4.5g 乳香3g 灯心1.5g 三诊∶10月 29 日。服药2剂,体温已正常,两腮肿胀明显消退。舌苔薄白,脉缓和,原方去乳香,加淡竹叶 4.5g,继服 12 剂,以收全功。 【按语】痄腮,是一种小儿常见的传染病,常流行于冬春季节,以单侧或两侧腮腺肿胀、疼痛为特征,重者可有发热,有的可合并睾丸炎,甚至合并脑膜炎。本例初诊时腮腺肿胀,肝胆瘟毒炽盛,同时高烧、头痛、脉浮等表证明显,故用葛根、升麻、蝉蜕、薄荷、牛蒡子、菊花、羌活、生姜疏风解表,用生石膏、知母、连翘、甘草清热、泻火、解毒。服药1剂表解热退,又加柴胡清解少阳,乳香、浙贝 消肿散结,故效神速。 二、熄风通络法治愈中风一例 孙某,男,64 岁。初诊∶1972 年9 月 13 日。 主诉及病史∶8月21日晚,突感舌根发硬,说话吐字不清。次日,自觉步态不稳,左手持物不紧,有时自行落地,口中流涎,舌稍向左偏。在某医院检查,诊为闭塞性脑血管病。用血管舒缓素、烟酸、针灸等治疗,病情略有好转。 诊查∶体形稍胖,右侧眼裂较小,鼻唇沟变浅,口角略向左侧歪斜,左手握力较差。伸舌向左偏斜,舌苔根部稍厚,脉弦紧。辨证∶肝肾阴虚,风痰阻闭经络。 治法∶滋补肝肾,熄风,平肝,养心,通经活络。 处方∶白何首乌12g 枸杞子12g 桑寄生 15g 生杜仲18g 远志12g 柏子仁15g 五灵脂12g 全蝎 12g 合欢皮 15g 磁石 15g 元胡 12g 夏枯草 1.5g 鸡血藤 12g 白术 12g 白豆蔻 9g 二诊∶10 月9日。服上方药12 剂,病情逐渐好转。舌根觉灵活,说话也逐渐清楚,口中流涎减少,仍觉发粘,痰多粘稠,睡眠尚可。血压 170/100mmHg,心率 84 次/分,胆固醇 225mg%,舌苔薄白,脉弦。 处方∶白何首乌15g 枸杞子15g 桑寄生18g 生杜仲21g 远志12g 柏子仁15g 当归12g 元胡12g 郁金 12g 夏枯草18g 合欢皮 18g 全蝎 12g 鸡血藤15g 磁石15g白术 15g 白豆蔻 15g 另用田三七2.4g,琥珀2.4g,天竺黄2.4g,冬虫夏草3g,共研细粉,早晚各服1次,服后10分钟再服煎药。 三诊∶11月7日。服上方药15剂,病情继续好转,手指已不发麻,食纳、睡眠均好。有时呼吸尚感急促,胸前区有时隐痛,说话多时有些口吃。心率不快,心律整,胆固醇158mg%,血压 152/98mmHg。舌苔薄白,脉略弦。 处方∶白何首乌 15g 枸杞子15g 桑寄生 18g 杜仲24g 夏枯草18g 远志12g 柏子仁12g 当归12g 元胡12g 全蝎12g 合欢皮18g 鸡血藤15g 生石决明30g 天麻12g白术 15g 白豆蔻 12g 另用田三七2.4g,琥珀2.4g,天竺黄2.4g,冬虫夏草3g,共研细粉,早晚各服1次,服后10分钟再服煎药。 另配丸药 1 料常服,以巩固疗效。 处方∶白何首乌90g 枸杞子 60g 远志 60g 柏子仁60g 当归 60g 元胡 60g 全蝎75g 合欢皮75g 浙贝 60g 白术 95g 白豆蔻75g 三七30g 琥珀24g 天竺黄24g冬虫夏草 45g 鸡血藤60g 生石决明 75g 天麻 60g 陈皮 75g 百合 75g共研细粉,用生杜仲250g,桑寄生 150g,夏枯草 210g,煎水两遍,取汁打小丸。服法∶每次服12g,早晚各服1次,中午服 6g,温开水送服。服药1周,休药1天。1975年4月6日随访∶服丸药1料,症状逐渐消除,疗效显著,至今已2年半未再复发。 【按语】 本例患高血压、动脉硬化多年,素有头晕、耳鸣、失眠,肢体麻木等肾水不足、肝阳上亢表现,且兼见口粘、痰多、胸闷、刺痛等痰湿内阻、气血不畅的表现,此为其发病内因。偶受外因影响,致使肝风内动,痰湿阻闭经络,发为中风,而见口眼歪斜、语言不利、肢体不仁等症,故治疗宜滋肾养肝以求治本,熄风化痰通络而兼治标,从而不仅治愈了中风诸症,而且对因肾水不足、肝阳亢盛所致之高血压病,疗效亦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