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600万年转回一次太阳伴星,或许正是它,影响了生物灭绝的周期

 skysun000001 2021-12-23

我们所赖以生存的地球是一片美丽富饶的沃土,在地球上生存的生物拥有着适宜的温度,清洁的水源,和充足的氧气。仰仗于地球的独特气候,我们人类以及地球上的生物才可以在地球上不断地繁衍生息。然而实际上,地球并不是从最开始就是现在生机勃勃的样子。

地球是一颗标准的岩石星球,地球的内部大概有百分之六十的物质都是岩石。为什么如此多的岩石会结合在一起变成一颗星球呢?这是因为在很久以前,宇宙当中曾经出现了一次大爆炸。爆炸的物质和尘埃充满了整个地方。逐渐的物质之间发生融合,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星系。尘埃不断结合最终在星系当中形成了星球。

图片

然而,由于宇宙当中的环境非常复杂,庞大的宇宙当中拥有着数以万计的天体,不仅有恒星,行星还有小行星。星系当中的行星虽然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稳定的规模,然而由于宇宙当中的不定因素实在是太多,即使是有这样一颗天体,具有可以孕育生命的环境,并千辛万苦孕育了生命,也根本禁不起一个高速冲过来的小行星带来的打击。

地球从开始孕育生命到如今,已经经历了五次物种大灭绝。似乎每个纪元的生命在发展到非常繁茂的时候,都会经历巨大的生存危机。是否生物的生存和灭亡是具有周期性的呢?如果生命的灭绝需要周期,那么控制这个周期的因素是什么呢?

图片

地球的起源

比如说我们所熟知的地球,经历的最后一次小行星撞击,就是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地球的起源从46亿年前开始说起,在当时地球还只是一个光秃秃的岩石星球

地球维持这个状态大概过了26亿年,这时地球的表面开始出现了一些单细胞生物,这些原始生物生长在原始的海洋当中。原始生物不断地靠着太阳光来进行光合作用,也不断改变着原始大气的大气层当中的成分。一直经过将近二十亿年的演化,地球上的物种才从最初的样子进化成为了如今的繁荣姿态。

图片

以前的人类都认为,在地球最开始形成的时候,人类和世间万物就应该已经存在于地球之上了。所以在古代的时候,人们编写的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故事当中,几乎都有着这样的情节。比如说中国的神话故事当中描写的是“盘古开天地”之后,女娲攒土造人。但实际上真正开始研究地球历史之后,我们才发现并非如此。

地球从诞生到今天已经已经将近46亿年了,但是最原始的生命却诞生在20亿年以前。最早的人类出现在距今300万年以前。只有人类是地球上目前已知唯一一个进化出了高级文明的物种,和地球历任的地球霸主相比,只有人类是靠着大脑取胜。

图片

在地球的历史上,每次物种大灭绝之前,食物链的顶端的生物,通常都被称之为“地球霸主”。历代可以“坐上”食物链顶端的生物通常都有着体型庞大,攻击力超强等特点,只有人类,既不在体型上占优势,又没有强大的攻击力,然而凭借着发达的大脑,人类也成为了如今食物链的顶端

随着对地球的了解慢慢越来越深入,在我们了解了地球曾经出现过五次物种大灭绝之后,一个问题开始逐渐地浮现在人们的脑海当中。中国古代是农耕大国,农民们最怕的就是天气出现异常,因为以当时的能力根本无法抵御也无法提前知道灾害的来袭。比如说洪涝灾害,蝗灾等等,都会导致当年的庄稼颗粒无收。

图片

现如今,随着我们人类的科技越来越发达。我们才可以逐渐通过科技手段去抵挡一些自然的灾害,然而在地震,洪灾,这种特大的地质灾害面前,以目前人类的科技也根本无法抵挡一二,只能做到尽量的减少人员的伤亡。

如果说地球的物种大灭绝是周期性的,等到下一次物种大灭绝的时候,即使是我们人类也根本无法也无力抵挡。所以科学家们一直在积极地寻找有关物种大灭绝是周期性来袭的证据。

图片

五次物种大灭绝

在地球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五次物种大灭绝。这五次物种大灭绝基本上都是可怕的天灾导致的。在地球的最后一次物种大灭绝之前,地球的霸主还是恐龙。根据现在遗留下来的恐龙化石,我们也可以略微窥见当时恐龙时代的盛况。

恐龙的崛起是缘于第三次物种大灭绝。第三次物种大灭绝相当于是地球上物种大灭绝当中最严重的一次。当时地球上有百分之九十六的生物都死于这场大灭绝。导致第三次物种大灭绝的原因是火山喷发,火山喷发大概持续了将近200万年,释放出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整个地球的温度都随之上升。

图片

平均气温的升高使得水蒸气不断地蒸发,大量的水蒸气又进入大气层当中,最终形成了一场持续了将近百万年的大雨。这场大雨几乎带走了地球上所有的生命,但是这时候,恐龙却适宜了恶劣的生活环境,并快速地崛起了起来。

恐龙根据食性不同也被分为两种,一种是植食性恐龙,另外一种则是肉食性恐龙。那个时代,恐龙以其庞大的身躯和强大的攻击能力,成为了当之无愧的食物链顶端选手。

图片

在恐龙的时代,几乎每一只恐龙在自己的领地当中都是体型最大的生物。可以说如果不是第五次物种大灭绝的来临,可能人类也根本没有机会踏上发展人类文明的道路。为了探究人类以后的出路,在人类科技开始走向宇宙之后,人们也开始不断的观测着太阳系。

双星系统的猜想

虽然说在宇宙当中类似于太阳系的天体成千上万,但是在众多的星系当中,太阳系也算是非常特别的一个星系

首先太阳系当中的卫星基本上都是同向并且在同一平面上不断地运转,并且轨道的距离点仿佛被测量过一样,这也造就了太阳系当中较为稳定的环境。

图片

在我们的印象当中,我们肉眼可见的太阳系当中只有一颗恒星,也就是太阳,太阳表面持续不断的核反应给我们地球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能量。但是宇宙当中并不是所有的星系当中都只有一个恒星。在2013年的时候,法国的科学家认为他们在一个特别遥远的星系当中,捕捉到了一幅一个星系当中包含着两个“太阳”的图片。

在科学家捕获的这张图像当中,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天体围绕着一对双子星不断地运行。但是由于恒星的体积较大,所以科研人员也无法确认这是一颗恒星还是一颗庞大的行星。所以科学家们将研究方向转到了研究这颗天体的属性当中,因为这很有可能成为科学家们研究行星与恒星形成的重要契机。

图片

直到2011年,英国有科学家发现了一个与四颗恒星相伴的行星。这也就意味着在这个星系当中,一个行星拥有着四个太阳。这也是天文界首次发现此种天体系统。这颗行星位于距离地球约3200光年的天鹅座

我们知道每一颗行星自身都有引力,之所以行星会围绕着恒星不断地匀速旋转,是因为恒星也有着巨大的引力。但是我们发现的这颗行星环绕的中心是一个双星系统,同时还有一个双星系统也在不断围绕前面说的这个双星系统在旋转。但是让科学家疑惑的是,四颗恒星所给予行星的引力仿佛达到了某种平衡,使行星依然可以正常运动

图片

Tips:双星系统指的是两颗恒星互相环绕旋转的系统。双星系统并不罕见,然而拥有行星系统的双星系统并不多见。

太阳系的特殊性

宇宙当中存在无数的恒星,多星系统却是非常常见的。在我们的固有印象当中,我们认为太阳系应当是单星系统,但是天文学家理查德穆勒却并不这么认为。他认为我们所居住的太阳系也可能并非单星系统。之所以我们没有观测到过太阳伴星,是因为这颗伴星一般只有2600万年左右的时间点会转回一次,重新出现在近日点

图片

科学家们通过统计前面五次物种大灭绝灾难发生节点,确定了伴星的出现间隔时间。为什么伴星出现之后地球就会遭受小行星撞击等事件呢?这是因为每当伴星靠近近日点之后,有一些彗星就会被伴星的引力所吸引,不受引力控制的彗星对地球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存在,因为它们随时都有可能撞上地球。

图片

所以在科学家的设想当中,虽然宇宙的环境非常复杂和危险,不过在地球大气层的保护以及木星的引力保护之下,在平时相对来说地球并不容易受到陨石以及小行星的袭击,但是在太阳的伴星接近太阳之后,这时候太阳系的稳定就会被影响,从而导致在这个时间段之内陆球更容易遭到小行星撞击。所以可以说太阳伴星的活动或能影响生物灭绝的周期。

图片

虽然直至现在,太阳伴星这一理论还只是科学家们的猜想,我们目前也没有找到这颗伴星的存在迹象,但相信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快,我们也终将破获这一谜题。

人类对于地球的探索

人类对于宇宙的探索永无止境,从人类的大脑开始发达之后,求知欲和探索欲就始终伴随着人类的发展。人类的科技手段越来越发达,也是因为人们在不断地探索和创新着。

图片

人类不断地探索地球乃至于宇宙的奥秘,这个过程同样也是在寻找生命的起源。如果真的有一天地球上的生物即将面临灭顶之灾,到时候科技是我们唯一可以用来抵抗天灾的利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