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朝安史之乱时,大诗人李白遭遇了什么?

 昵称55907328 2021-12-24

唐诗是文学殿堂里的一朵奇葩。在这里,有李白的云帆点缀沧浪水,有杜甫的醉眼迷离月光影,有高适的梦乡回荡铁骑铮,有王维的秀发张扬少年虹……

唐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唐朝爆发了安史之乱,这场叛乱持续八年之久,深刻影响了唐朝的国运,也改变了唐代许多诗人的命运。李白、杜甫、王维、高适等都经历过这场浩劫,都际遇了这一段苍凉的人生。

安史之乱中,李白被朝廷逮捕入狱,罪名是“从逆”,险些被杀。李白虽然怀才不遇,但一直想为朝廷效力,怎么会“从逆”呢?

原来,李白参加的叛军不是安史之乱的叛军,而是唐玄宗的儿子,唐肃宗的弟弟永王李璘的“叛军”。

这是怎么回事?且看事情的来龙去脉。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听信宦官奸臣的话瞎指挥,他杀了潼关守将封常清、高仙芝,还强令老将哥舒翰出关与叛军决战,致使唐军兵败如山倒,潼关很快落入了叛军之手。失去潼关这最后一道防线后,唐玄宗带着杨贵妃和一干亲信连夜逃往蜀中。逃到马嵬坡,禁军杀了宰相杨国忠,逼迫唐玄宗杀了杨贵妃。

太子李亨和唐玄宗在这里分道扬镳,太子北上去了灵武。在灵武李亨在朔方军的拥戴下称帝,将唐玄宗尊为太上皇。

被迫成为太上皇的唐玄宗心有不甘,对李亨展开了权术反制,大封自己的其他几个儿子,让他们都掌握兵权,从而制衡肃宗。

但他的儿子中只有李璘到任了。永王李璘是唐玄宗第十六子,永王幼年丧母,由于年纪太小,玄宗让还是忠王的李亨照顾他。李亨对李璘这个异母弟很好,晚上搂着他睡觉。李璘长大后,与李亨的关系也很好,可是安史之乱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甚至走到了你死我活的对立面。

李璘到江陵后,出任了江淮兵马都督和扬州节度使,并在南方招募了数万兵马,这让他具备了抗衡李亨的实力。李亨称帝后,大唐实际出现了两个朝廷,唐玄宗率领的旧朝廷和唐肃宗李亨组建的新朝廷,在他们之间李璘选择了听命唐玄宗。

李璘到江陵后,除了招募士兵之外,还让心腹韦子春去劝说李白加入自己的队伍。李白本人也有为国效力的理想,面对永王李璘的邀请,很高兴答应了,也很快就去报道,做了李璘帐下的江淮兵马都督从事。入帐不久,为了壮大军队的声势,同时歌颂李璘。李白写了一组《永王东巡歌》十一首。

李璘的壮大让唐肃宗李亨深感不安,虽然他们主要的敌人是安史叛军,但此时李亨却将李璘当成了主要敌人。他利用自己的皇帝职权,在李璘的地盘上,封心腹高适做淮南节度使,来瑱做淮南西道节度使,韦陟做江东节度使。这分化了李璘的权力,同时也让他们对李璘起牵制和制衡作用。

唐肃宗李亨命令李璘返回蜀中,但在两个朝廷并存的情况下,李璘选择了听从玄宗,拒绝返回蜀中,这让唐肃宗找到了借口,他以“讨逆”之名派兵征讨永王李璘,李璘很快被击败。在李璘帐下做江淮兵马都督从事的李白,也成了人们口中的“叛国谋乱者”。

身陷囹圄的李白,赶紧给亲朋故旧写信,其中包括宰相崔涣、御史中丞宋若思以及淮南节度使高适。令李白寒心的是好友高适居然不予理睬,不过幸亏崔涣、宋若思帮忙,他才没有被杀。

高适是淮南节度使,镇压永王李璘的军区司令员,他怎么成了李白的好友?

安史之乱前十年,李白和杜甫第二次见面,他们相约畅游汴梁宋城,就是今天的开封一带。在这里,两人畅游时遇到了同样诗名很高的唐代边塞诗人高适。三人共游梁园,登平台,一起回溯前代文人的翩翩往事。他们心情愉悦,感情十分真挚。高适在《同群公秋登琴台》中,说出了三位诗人的深厚友谊。与高适离别之际,三人更是难舍难分,依依惜别。

十年之后,特别是历经安史之乱,三人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适成了淮南节度使。李白成了高适镇压的“叛军”秘书长,杜甫在逃亡的路上,正在激奋书写《三吏》《三别》。

对于李白的求救,高适不理不睬。李白的妻子上门求救,高适也没有做出任何回应,避而不见。高适为什么要不理不睬?从根本上说,两个人站在截然对立的两个阵营中,一个是刚刚上位的新皇,一个是被认定为叛军的永王,对于刚登基的太子而言,谋反这两个字是最为忌讳的。高适救李白,而且李白还是个名满天下的名人,为了自己的前途,高适不敢做这件事。

由于江南宣慰司宋若思出面求情,朝廷免除了李白的死罪,被判处流放夜郎。

759年三月,被流放夜郎的李白到达三峡白帝城时,正赶上肃宗大赦天下,得到这个消息,李白心情别提多么激动,他马上坐船沿江直下,前往江陵与家人会合。船过三峡,李白当即吟出了一首流传千古的七绝《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