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年同济——武汉同济医学院的前世今世

 Xiac2cmv1bxedf 2021-12-24

百年同济——武汉同济医学院的前世今世

五临七班 14010711 张奕晗

在本学期的医学历史与文化课程中,我们对西方医学史和东方医学史(主要以中医为主要代表)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然而令我觉得较为遗憾的是,在西方医学介绍的后半部分,对于民国时期西方医学在我国的传入和发展以及我国现有医学院校与西方的渊源,限制于课时的关系,老师未能详细的叙述,而且所举的例子并不是非常典型。所以,借助写此期末文章之际,我自己通过查阅文章、询问老一辈医生的求学经历等,结合自己家庭由而产生的个人情感,故选择武汉同济医学院(即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作一简要地论述。


武汉同济医学院的历史变迁可谓坎坷异常,三迁校址,十更其名。三迁:建于上海,抗战时搬至四川宜宾的李庄,解放后为支援中西部地区医学发展,由上海迁至武汉。十更校名:先后有上海德文医学堂,中南同济医学院,同济医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等十个校名。我个人将其经历分为三个阶段:

  • 上海始创

1891年,德国海军随舰医生埃里希·宝隆来到上海,他看到上海流行霍乱、伤寒、疟疾等疾病,并且缺医少药,就决定离开海军来上海开设诊所。1900年前后,由埃里希·宝隆创办的“同济医院”正式挂牌,这所医院就是后来武汉同济医院的前身。医院的医师大多是"德医公会"成员,他们白天忙于经营自己的诊所,只有傍晚到医院看门诊、动手术。埃里希·宝隆医生看到医院里的医疗力量不足,计划在院内设立一所德文医学堂,招收中国学生,以培养施诊医生。这个计划得到德国驻沪总领事以及德国政府高等教育司的支持。


1906年,他们设立了一个支持医学堂开办的基金会,得到了德国“促进德国与外国思想交流的科佩尔基金会”的协助,筹集到一批医科书刊及新式的外科手术电动器械等物品。

最终,学院于1907101日在上海正式成立,时名“上海德文医学堂”。并于1908年改名为“同济德文医学堂”。

值得一提的是,,“同济”二字从德语“Deutsch(德意志)”在上海话的谐音而来,意蕴合作共济。

然而学校刚开办不到三年,创始人埃里希·宝隆博士因为感染伤寒于190935日逝世,而后随着“一战”德国战败等缘故,国民政府将同济德文医学堂改为国有,属教育部管辖,其后拓宽学校专业面,增设工科,工科则为现如今同济大学的脉源。

  • 坚守李庄

抗战爆发,同济校园在侵略者的轰炸中仅剩断壁残垣。为求“一张平静的书桌”,学校师生同舟共济,由上海西迁入大后方,经过三年流离、六次搬迁,先后辗转浙、赣、桂、滇等地,直至1940年落脚四川宜宾的李庄古镇。师生们教学不辍,坚持文化抗战。

李庄是仅仅东西长约一公里,南北宽约半公里的小镇,但是却容纳了数千名同济师生。在镇里一处破败的古民居中,医学院的老师拿出抢救出的教材和教具进行理论和一些实验课的教学。而在这样简陋的环境中,同济医学院的老师们确极大地发挥了自己的专业知识,造福一方:

当时,包括李庄在内的川南一带,发生一种叫麻脚瘟的病,重者以致死亡。同济校医唐哲(曾治好了姚可崑等不少重症病人,后为武汉医学院院长)亲自救活了数十人;医学院教授杜公振和助教邓瑞麟经过动物实验等查出病因,研究成果获得国民政府教育部1943年全国应用科学类学术发明一等奖。


 

  • 西迁武汉:

抗战胜利后,同济医学院回迁上海,而仅仅几年后,同济医学院就迎来了一次极为关键的历史转折——西迁武汉。

19502月,为了支援湘鄂粤桂豫赣六省(中南区)医疗卫生事业,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迁往湖北武汉,与武汉大学医学院(第一届学生尚未毕业)合并,命名为“中南同济医学院”。


19555月,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正式迁入武汉,并更名为中南同济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现为武汉同济医院)。

此后,武汉同济医学院先后经历四次更名,现名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同济医学院的迁入为中西部地区医疗水平的提升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最多时曾有八位一级教授在同济医学院进行教学工作,更有裘法祖、武忠弼、吴孟超等医学大家毕业、执教、工作于此。

         一位随学校由上海迁往武汉,在普外科颇有建树,年近八十至今仍在临床一线工作的老医生回忆道:

         “学校的要求一直是很严的,大家最担心的就是每次解剖课上的提问。有一次星期天晚上,大家都在休息,学校在操场上放电影,我在教室里翻翻书,解剖老师突然走进来,点了我和几个同学,要我们准备明天被他抽测。我记得第二天我背出了一百多个骨化点,他当时就要我当学习委员。

裘法祖院士对同济一直有很深的感情,同济百年校庆时,时任同济大学校长万钢赴武汉看望裘法祖院士,裘院士当时说:“同济不要忘了,她的大儿子(同济医学院)在武汉。”

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处于上海的这一地域优势不复存在,更多优秀的医学院正在逐步赶上,与同济医学院起头并肩,甚至已然超越。我个人一方面,替学院本身感到惋惜,因为昔日耀眼的光茫逐渐退散,多少有传奇谢幕的落寞之感。但另一方面,若缺少了同济迁汉,湖北乃至华中地区的医疗水平恐怕难有质的飞跃。

这也令我想到了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这个老话题。一个地区的经济水平、教育水平往往会对医疗水平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有其自发性,除非通过政策的引导甚至是行政命令,对医疗资源进行某种程度的再分配,例如同济迁汉这样的优势资源强制性调动,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医疗资源分配不均所带来的资源紧张看病难得问题。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某个地区自身的经济发展和教育水准的提升,否则,没有该地区优秀人才以及资金的足够补充,也只能使得迁入地优质院校资源被耗尽,只留下一声叹息。

同济医学院已经百载,虽然她不再是中南部地区一枝独秀的医学殿堂,但是凭借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同济人强烈的爱校情感以及对“同济”二字的珍惜,我相信,这样有情怀的医学圣地,一定能够再次焕发生机,迎来第二次朝阳!

附:同济医学院教师王蛇所编《同济五歌》:

请给我讲那同济的故事,多年以前,多年以前。

请给我唱钠同济的歌曲,多年以前,多年前。

开学礼朱葆三祝贺颂咏,他说医院能救人于一时;

他说学堂能救人于后世,多年以前,多年前。

帕则瓦克小镇走出宝隆,多年以前,多年以前。

来中国创办德文医学堂,多年以前,多年前。

Deutsch同济蕴育精神基因,同生同道同舟楫;

济我济人济天下,多年以前,多年前。

八位一级教授住在红楼,多年以前,多年以前。

曲径通幽练就绝活神功,多年以前,多年前。

严谨求实踏出大师脚印,团结创新留下大师背影。

启示同济孩子蛇杖是瞻,多年以前,多年前。

勤智裘法祖负笈慕尼黑,多年以前,多年以前。

师从布隆纳斯舒奥斯勒,多年以前,多年前。

四位“母亲”陪他成好医生,三张纸划两张一刀精准。

法不法万人法现身说法,多年以前,多年前。

德国科学院院士武忠弼,多年以前,多年以前。

修炼一口心忠双弓百弼,多年以前,多年前。

同济文化符号百科全书,中德医学人文摆渡人。

生我劳死我息乐担使命,多年以前,多年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