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番茄、辣椒、黄瓜、甘蓝,这些品种更有市场潜力!

 笑大 2021-12-24

在蔬菜育种上,我国与国外的差距有哪些?一些重点品种的育种趋势如何?有哪些好品种值得推荐?11月18日,在“中国蔬菜产业发展新趋势”线上主题论坛直播活动“蔬菜育种专场”上,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的李君明研究员、王立浩研究员、张圣平研究员和张扬勇研究员,分别就番茄、辣椒、黄瓜和甘蓝品种的育种重点、难点以及发展趋势作主题报告。

01
番茄

我国是鲜食和加工番茄生产大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番茄种子市场。目前我国番茄年播种面积约1500万亩,设施番茄面积960多万亩,年产值约1800亿元。

从生产上看,目前我国番茄主要病害包括灰叶斑、叶霉病、灰霉病、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YLCV)、番茄斑点萎凋病毒病(TSWV)、褪绿病毒病(ToCV)、“死棵”、青枯病等。近些年,一些新型流行病害是科研攻克的重点与难点,如褪绿病毒病、番茄褐色皱纹果病毒病(ToBRFV)等。

从市场需求上看,目前国内市场对番茄品种的需求除了以往的商品品质(外观、硬度、萼片、亮度等)外,还增加了对番茄风味品质(酸、甜、香味、肉质等)、营养品质(Vc、胡萝卜素、番茄红素等)和加工品质(可溶性固形物、粘稠度、番茄红素、切丁、整形等)的需求。

从育种上看,近年来,我国在粉果番茄育种上进展不俗,其中自主研发品种占85%以上,在国内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番茄育种在前育种(Pre-breeding)、育种技术、杂种测试、种子生产上仍然与国外存在一定差距。


推荐品种

中杂311:

图片

植株无限生长型,中晚熟,果实近圆,粉色,叶量中少,节短,萼片好,单果重230克,抗黄萎病、枯萎病、根结线虫、番茄黄花曲叶病毒病、番茄花叶病毒病、叶霉病等多种病害。适合保护地和露地栽培。

中樱1864:

图片

植株无限生长类型,果实卵圆形、有果肩,粉果,单果重20克,大小均匀一致,耐裂果,坐果好,产量高,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和灰叶斑病(Sm)。果实风味佳,可溶性固形物可达9.0%以上。适合保护地和露地种植。

IVF1865:

图片

适宜作罐藏加工的中早熟一代杂交种。成熟期112-114天。植株自封顶生长类型,长势强,株幅中大,叶深绿,果实方圆,抗裂,耐压,硬度高。单果重70~80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2~5.4%,番茄红素含量高适应性较好,成熟集中,适合机采,高产。田间耐贮性好。

02
辣椒

辣椒是我国“菜篮子”重要的蔬菜作物。我国辣椒产业有几大特点,一是产业大:我国辣椒年播种面积3220万亩,占全国蔬菜9.28%,占世界辣椒38.9%;二是效益好:年产值约2500亿元,占全国蔬菜总产值的11.36%,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率为1.14%;三是发展快:近10年辣椒种植面积增长30%,产业链不断延长。

辣椒种业科技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目前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技术体系。近20年来,已注册从事辣椒种子生产经营的企业超过1000家;我国每年辣椒用种量约800吨,种子市场总值超过35亿元。

辣椒新品种选育成就瞩目。形成了“湘研”、“中椒”、“兴蔬”、“博辣”、“京研”、“苏椒”、“沈椒”等系列品种的著名辣椒品种品牌。主要辣椒作物新品种更新换代3-4次87%以上播种面积依然是国内品种。2012年,中国农科院蔬菜所辣椒课题组育成国内首个抗番茄斑点萎蔫病毒病(TSWV)的甜椒自交系和品种中椒115号;在国内率先创制了含有L3抗性基因的辣(甜)椒品种——中椒105号、中椒106号、中椒107号、中椒108号、中椒1615号等。

“成绩”的另一面,还需要看到,我国辣椒育种在某些方面与外国相比依然存在一定差距:一是,设施长季节栽培的辣椒品种中,国外品种占据90%以上;二是我国辣椒种质资源不充足,优异性状形成的遗传基础研究薄弱等。

今后辣椒育种趋势将如何呢?王立浩研究员指出,抗新型流行病害的辣椒育种,如抗辣椒轻斑驳病毒、抗番茄斑萎病毒病等;高品质辣椒育种,如鲜食辣椒品种要满足皮薄、香辣、高VC含量等风味和营养品质;基于组学的基因设计育种,基于基因编辑技术的精准育种,整合育种多重数据的数字化育种;以及面向精简化栽培的辣椒育种将更具发展趋势。


推荐品种

中椒182号:

图片

定植后约35天可以采收。果实方灯笼形,果色亮绿,肉厚约0.6厘米,果大,3-4心室,典型单果重200克左右,耐贮运,该品种表现抗烟草花叶病毒病、抗辣椒轻斑驳病毒病(P1,2)、中抗黄瓜花叶病毒、耐疫病。适合北方早春、秋延保护地和南方露地栽培。

中椒长福:

图片

定植后约45天可以采收。果实略长方灯笼,纵径约13厘米,横径约7.9厘米,果面光滑,果色绿、成熟果实黄色,肉厚约0.6厘米,3-4心室,典型单果重220克,商品性好,连续坐果性好。适合北方早春、秋延保护地栽培。

中椒Y213:

图片

早熟品种,果色黄绿色,光滑顺直,膨果速度快,坐果能力强,辣度适中,果长26-30厘米,直径4-5厘米,单果重80-100克。适合北方早春、秋延保护地栽培。

03
甘蓝

甘蓝是我国主要的蔬菜作物,我国甘蓝种植面积及产量均居世界第一。2018年,我国甘蓝播种面积约1450万亩

从1980年到2012年,我国甘蓝品种的数量及杂交种比例逐步提高,圆球、尖球的比例逐步提高。“十三五”期间(2017年6月-2020年12月),我国甘蓝登记品种共836个,其中自主选育的品种732个,占87.6%,合作选育的34个,国外引进的70个;以公司申请为主(729个),占87.2%,科研院所申请71个,个人申请36个。

目前,我国甘蓝育种的发展趋势为:一是,加强野生或远缘资源材料的挖掘利用;二是,分子育种等高效育种技术与常规育种紧密结合;三是,从提高单产为主,向提高品质、抗性方向发展;四是,适于轻简化、机械化操作的品种;五是,加强科企协作,共同攻关,如根肿病抗性;六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立足国内,走向国际。


推荐品种

中甘56:

图片

新一代保护地甘蓝主栽品种,表现极早熟、耐抽薹、颜色绿、品质优,整齐度好。适合在河北、陕西、山东、河南、江苏等地早春保护地种植。2018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新品种登记,2019年获得植物新品种权。

YR中甘21:

图片

抗枯萎病露地春甘蓝新品种,表现早熟、耐抽薹、球型圆正、球色亮绿、高抗枯萎病、叶质松软、口感脆甜、商品性好。适合在河北、甘肃、陕西、山东、山西等地春季露地种植。2021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新品种登记。

中甘602:

图片

利用雄性不育系配制的早熟秋甘蓝一代杂种,表现极早熟、耐热、抗枯萎病、耐裂球、球色绿、中心柱短、品质优、整齐度好。夏季定植后约50天收获,单球重约1.2千克。适合在北京、河北、陕西、山东、江苏、河南等秋露地种植。

04
黄瓜

“十三五”期间,我国黄瓜年均播种面积约1845万亩(122.97万公顷)、产量6623.08万吨, 生产规模位居世界第一。

种质资源是育种的物质基础。目前,世界各地共搜集保存了近万份黄瓜种质资源。而我国已入国家库保存的黄瓜种质资源仅为1605份,主要为地方品种和常规品种,国外引进资源严重不足。

我国黄瓜育种研究的难点目前主要有五方面:一是,优异黄瓜野生种和近缘种利用技术;二是, 高通量自动化基因分型技术;三是,高效率基因编辑技术;四是,抗病抗逆和优质基因聚合技术;五是,长季节栽培黄瓜品种选育技术,例如,荷兰等国育出的温室黄瓜品种生长势强,采收期可持续8个月,而我国黄瓜品种普遍容易早衰,持续结果能力不强,生长后期结果能力较差。

未来,黄瓜育种研究发展趋势如何呢?一是,抗重大和新型病害品种的选育;二是,高品质是未来黄瓜育种的重要方向,既要商品性好,又要好看好吃和营养好等;三是,适合轻简化和机械化栽培的品种选育,如小叶型、少侧枝、短节间、无卷须、合理的雌花节位品种等;四是,功能黄瓜品种选育,如高叶酸黄瓜、减肥美容黄瓜;五是,对外依存度高的品种选育。例如市场上的水果黄瓜、加工型黄瓜,主要来自以色列和荷兰,进口品种价格高,像“冬之光”,每粒种子的销售价高达0.6元,是国产品种价格的10倍以上。


推荐品种

中农脆玉3号:

图片

图片

高丙醇二酸含量黄瓜新品种,其丙醇二酸含量达到16.4克/千克,是低含量黄瓜品种的8倍。丙醇二酸是一种小分子有机酸,可抑制人体内糖类转化为脂肪,具有减肥美容的功效。

该品种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最新育成的高品质口感型黄瓜杂交种。全雌类型黄瓜品种,生长势强,综合抗病性好,丰产。商品瓜短圆筒形,白色、有光泽,瓜长13厘米左右,白刺稀疏,果瘤小,果肉浅绿色。适合观赏和采摘,适宜温室和大棚栽培。

中农62号:

图片

植株生长势强,早熟,春茬栽培第一雌花节位4.0节,雌花节率60%左右。综合抗病性强丰产优势明显。商品瓜深绿色、有光泽,果实长棒形,瓜长35厘米左右,瓜把短,刺瘤中等大小,果肉颜色浅绿色,质脆味甜。适合温室和大棚栽培。

中农48号:

图片

生长势强,中早熟,分枝中等。主蔓结果为主,早春栽培第一雌花始于主蔓第3-5节以上,瓜色深绿、有光泽,腰瓜长33-35厘米左右,商品瓜率高刺瘤密、白刺、瘤小、无棱、无纹、口感脆甜。抗多种病害。适合露地栽培。



本文由中国蔬菜综合整理自专家报告,转载请注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