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岳飞第四次北伐,岳家军势如破竹,若没有掣肘,北伐真的能成功吗

 历史人物故事会 2021-12-25


作者|历史搬运工

字数:2078字,阅读时间:约6分钟


宋朝是一个让中国人又爱又恨的朝代纵观两宋时期,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到达了顶峰,文化、科技、农业、商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对后世的影响也极其深远,宋词与唐诗并肩,四大发明之三宋朝。但是宋朝“重文轻武”的风气,导致三百多年一直被北方游牧民族压制
“靖康之耻”后,南宋只能偏居一隅,当时也曾有很多名将想要收复北方失地,其中最著名同时也最有希望的一次,无疑是岳飞的第四次北伐——岳家军势如破竹,一口气攻克蔡州、颍昌、陈州、郑州、洛阳等重镇,但赵构和秦桧却连下十二道金牌班师,并最终“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处死,收复失地的希望至此彻底破灭。


很多人都会有相同的疑问,如果岳飞当时没有那么多掣肘,北伐真的能成功
岳飞第四次北伐在绍兴十年六月,也就是公元1140年,这个时间距离北宋灭亡刚刚过去年左右,南宋政权定,百废待兴,各地的政权割据情况并未完全平息
虽然凭借北宋时期强大的经济体系,使得南宋能在“靖康之难”后迅速回血,慢慢地稳固国内动荡的局势,积极恢复民生,但是连年与金朝征战,对于刚刚稳定下来的南宋来说,所面临的经济压力可想而知。
事实上,对于这种情况岳飞并不是一无所知,曾说“东南民力,耗弊极矣”,甚至岳家军也做起了生意,用减轻南宋国库压力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载,岳家军每年经营收益大约170万贯,但这些收益仅仅够岳家军日常开销三个月。另外,自南宋建国以来,农民起义从未真正断绝,长年累月的征伐,民间压力不断增加,赋税几乎是北宋时期的一倍之多。


对比后来蒙古铁骑灭金历程,即便是蒙古铁骑纵横欧亚大陆无敌于天下,面对同样以骑兵起家早已腐朽没落的女真金朝,整整花了22年,才将金国覆灭。可以说金朝的实力是绝对极其强悍的,纵使成吉思汗如此雄才伟略,都没有在其有生之年将彻底打败。更何况南宋本身先天存在缺陷,骑兵极其有限,根本打不了追击战,只能打围歼战,要彻底打败以机动性见长的女真铁骑,收复北宋失地的难度可想而知。
南宋对于武将的政策基本延续了北宋时期,虽然表面上看,南宋初期崛起了很多名将和几支能征善战的军队,但是这些将领麾下的军队数量并不多每人统率数万军队跟一个庞大的帝国军队数量比起来完全是杯水车薪,而且他们相互之间存在很大的协同问题,很难拧成一股绳。对于汉地的各支义军,南宋的态度也是模棱两可,既希望能友好合作,又对这些有着很深的防范和芥蒂,导致双方之间沟通存在很大的障碍。


岳飞第四次北伐,事实上并不是只有岳家军这一支部队,吴磷韩世忠刘琦张俊等当世名将都参与其中,可惜除了岳飞如神兵天降般将金兀术打得丢盔卸甲,其他几路大军都出现了问题——韩世忠被堵在淮东寸步难进,张俊从亳州退守寿春,刘琦从顺昌调回江南。
面对如此局面,岳事实上已经失去了侧翼和后翼的保护,只是岳家军屡战屡胜让人们忽视了很多细节,这样一支前后无,孤军深入的军队,想要力挽狂澜难如登天,而且岳家军人数有限,只有数万之众,想要完全收复北宋失地,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基于此,南宋朝堂普遍认为这次北伐已经失败了。


虽然岳飞的第四次北伐极有可能失败,但如果他后来不惨死风波亭,南宋要收复失地并非遥不可及。
南宋虽然偏居一隅,但是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仍然要强于金国,在中兴名相李纲、吕颐浩、赵鼎等人的励精图治下,南宋国力日渐增强,已经从动荡不安的局势中摆脱出来,社会秩序恢复,发展速度增强。
反观金朝虽然占据了北方大片土地,但是游牧民族的强大破坏力导致整个北方的生产力出现了大衰退,经济一片萧条,又因为实行奴隶制加深汉人与女真的民族矛盾,导致义军频出,反抗斗争不断扩大,当时的金国已经处于内外交困的瓶颈期,并非完全不可战胜。


为了对抗如日中天的金朝,南宋初年涌现了很多杰出的将领,包括岳飞韩世忠,吴玠、刘琦、张俊等,其中当时年纪最大的张俊56岁,年纪最小的岳飞则只有39岁,完全有时间精力继续对金朝作战和施压。
作为对金作战成效最好的将军,岳飞在四次北伐中取得的战果一次比一次大
第一次北伐,短短几个月便收复襄阳六郡,并通过一系列措施,将襄阳六郡打造成反攻中原、收复失地的战略基地和跳板;
第二次北伐,收复商州和虢州的部分地区,将襄阳六郡和新占领区连片,成为战略反攻的大后方;


第三次北伐,主动出击,将金和伪齐的反攻打退,巩固原有领土。
第四次北伐,一路攻克六郡,大有直捣黄龙之势岳飞甚至几次大败金兀术,令金兀术感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总体来看,当时南宋和金攻守形势已经发生变化,虽然想要一口气拿下北方失地的可能性不大,但如果缓缓图之,凭借强大的国力和精兵良将以及北方汉人的支持,收复失地完全有可能,甚至还有机会拿幽云十六州。


历史不可能重演,岳飞的悲剧并不只是因为北伐无疾而终,哪怕第四次北伐最终失败,岳飞惨死沙场,留给世人的愤懑都不止于此
古来征战几人回,将军当战死沙场,马革裹尸但如此英勇忠义的名将,没有死在敌国手中,被自己人用“莫须有”的罪名处死,实在令人无法接受。
参考资料:《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宋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