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薛家的条件还不如傅家,宝钗凭啥惦记贾宝玉?为何最后还成功了呢

 姜子说古书 2021-12-26

  题:薛家的条件还不如傅家,薛宝钗凭啥惦记贾宝玉?为何还成功了?

  文/姜子说书

  青埂峰下一顽石,曾记幻相并篆文,月旨石见《石头记》!

  荣即华兮华即荣,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红楼梦》!

  声能两歌手两牍,两鉴风月两生花!以诗传史石上墨,谁识画眉昭风流?

  女儿未嫁将未降,末世忠义明闺阁!先时名号通灵玉,来时姓氏原是秦。

  源为二玉演二宝,慷慨隽逸作姽婳,荣源宁演隐甄氏,《胠箧》《南华》续《庄子》!

  ——《石头记》序

  《红楼梦》故事里,琼闺秀玉的薛宝钗,在一众堂妹表妹的簇拥下,越发显出她是一个大龄未嫁的老姑娘了,而书中才貌俱全的傅秋芳,则是一个和薛宝钗处境相同的老姑娘。

  那傅试原是暴发的,因秋芳有几分姿色,聪明过人,那傅试安心仗着妹妹要与豪门贵族结姻,不肯轻意许人,所以耽误到如今。目今傅秋芳年已二十三岁,尚未许人。争奈那些豪门贵族又嫌他穷酸,根基浅薄,不肯求配。那傅试与贾家亲密,也自有一段心事。

  看官听说,古代和现代不一样,薛宝钗和傅秋芳也绝对不可能是独立女性、不婚主义者,她们就是一心想嫁入豪门,攀附权贵,为娘家借力的传统女人,然而打脸的是,她们的心事路人皆知,她们的诉求,却不被认可。

  那么,同样是惦记着和贾家联姻,嫁给贾宝玉,不值一提的暴发户傅家,其根基与薛家相比,究竟孰强孰弱呢?

  宝玉听说,便知是通判傅试家的嬷嬷来了。那傅试原是贾政的门生,历年来都赖贾家的名势得意,贾政也着实看待,故与别个门生不同,他那里常遣人来走动。

  却原来,傅试是贾宝玉父亲贾政的门生,如今是通判,官职不小,掌管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项,甚至于对州府的长官有监察的权力,清朝通判也称为“分府",品等为正六品。

  《新唐书·百官志四》:“市令一人,从九品上。掌交易,禁奸非,通判市事。”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所谓通判,乃中允也。”

  这样一比较,只能说薛宝钗和傅秋芳不相上下,傅家却比薛家的地位高些,好歹是个通判,虽然依附于贾家的名势,如今倒也是得意之时,再看薛蟠,显然被人家傅试比下去了。

  这薛公子学名薛蟠,表字文龙,五岁上就性情奢侈,言语傲慢。虽也上过学,不过略识几字,终日惟有斗鸡走马,游山玩水而已。虽是皇商,一应经济世事,全然不知。

  《红楼梦》故事里,薛蟠老大无成,傅试则是于世路上好机变,言谈去的,两相对比,岂不是高下立判?

  最要命的是,薛蟠身上是有案子的,金陵应天府的门子出主意,让薛家的人替薛蟠报了个暴病身亡,换句话说,薛蟠已经成了黑户。

  门子道:“小的在暗中调停,令他们报个暴病身亡,令族中及地方上共递一张保呈,老爷只说善能扶鸾请仙,堂上设下乩坛,令军民人等只管来看。老爷就说:'乩仙批了,死者冯渊与薛蟠原因夙孽相逢,今狭路既遇,原应了结。薛蟠今已得了无名之症,被冯魂追索已死。”

  看官听说,这样的薛蟠,虽然得了一命,却只当是永无出头之日,薛家怎么还敢上京,到天子脚下去招摇呢?薛宝钗又如何竟然想着进宫呢?后来怎么又惦记上贾宝玉了呢?

  《红楼梦》故事里,薛家的儿女都是有着不符合当时传统的晚婚行为的,薛宝钗住进贾府第二年春天,就已经在过不大不小的十五岁生日了,也就是说,薛宝钗已经到了应该出嫁的年龄了,而薛宝钗口中的凤丫头,早就结过婚生过女儿巧姐了。

  再看薛蟠,还比薛宝钗大两岁呢,也是到了《红楼梦》第七十九回,才有了“薛文龙悔娶河东狮”一节故事,也就是说,薛蟠二十几岁才结婚,薛宝钗则是二十几岁依然待字闺中,因为她惦记着嫁给贾宝玉,成就金玉良缘,而贾家人看不上薛家。

  然而,《红楼梦》讲的却是一个怀金悼玉的故事,在林黛玉死后,薛宝钗还是嫁给了贾宝玉,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贾府已经被抄家,不可同日而语了吗?其实并不是。

  《红楼梦》原是以史为鉴的《明亡清兴史》,故事里的贾家,是林家和薛家,林家为朱家,是前朝;薛家是爱新觉罗氏,是当今;王家则是李家,是为他人作嫁衣裳的流寇李自成。

  明白了这一点,很多疑问都会迎刃而解。比如薛家为啥会冲着通灵宝玉而来呢?因为通灵宝玉便是传国玉玺!贾宝玉和林黛玉两小无猜,为啥最后会因为薛宝钗而悲剧呢?因为薛家是窃国大盗,抢了林家的玉。

  再比如:尤三姐是刚烈而非贞烈,她与贾珍确实不妥,柳湘莲为啥后悔?因为尤三姐的是吴三桂,柳湘莲是郑成功,贾珍是康熙,联姻等于合作。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赵家和尤家便是登场之人,亦是“为他人作嫁衣裳”的荒唐之人;“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反认他乡是故乡”说的是柳湘莲,是三姑娘贾探春“走出去做一方事业”之语;“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是写袭人和史湘云失节之事。

  二玉合传为源(荣国公),所以,元春与荣国公同为正月初一出生,宝玉与荣国公一个模样;演(宁国公)为二宝合传,寅将军为大虫,薛家为长虫,是清风之虫。

  荣国府是一部《庄周》,宁国府是一篇《外篇·胠箧》,写的是窃国大盗“擿玉毁珠”、“焚符破玺”、“迷眩缠陷天下”之事。二玉为诸艳之冠、绛洞花王,冷香丸则以“百花之蕊,万木之汁”入药,是古坟里刨坟掘墓、翻尸盗骨作了药。耗子精的故事,便是薛宝钗夺了玉,取代林黛玉的故事。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红楼梦》程高本、《脂砚斋全评石头记》、《新唐书》、《阅微草堂笔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