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韩雪丽:身份(9)一个父亲的压力

 作家荟 2021-12-26

文/韩雪丽

身份-----乡里乡亲,让人说咱不懂事,和个孩子计较

这样的场合,李必达难得要应酬一下,他倒是周全,鱼做得了,叫周大树过来,你呢,把这两盆送到叔叔婶子那,周大树忙说,不用了,家里有。

李必达摇头,你们都过来了,不合适,你送过去,我妈的一点心意。

周大树在外面包工,什么人不应酬,什么事不知道,他心里佩服,如果论人情世故,没人能比得了李必达,他笑笑,起身回家了。

周家二老刚开始做饭,看见儿子端来的鱼,和排骨,色是色味是味香是香,周大树的父亲马上说,我有口福了,他不用等米饭,先就拿了筷子夹了排骨。

母亲也欢喜,行了,你回去吧,你丈人家倒是懂规矩,比你媳妇。她要说什么,看儿子皱眉,想想不合适,马上说,我不讲了,你去吧,别在这让我看你眉毛眼睛。

周大树这才出门,院子里周大树的父亲,摇头,我呀,不好意思说你,你说你,人家好意,你还唠叨什么呀,不懂事。

老头子的话,周大树的母亲没敢顶,这个家里,这一代是老子说了算,下一代是儿媳妇说了算,她感觉真是不公平。

她到底没好意思说什么,不管李栾如何,其实从心而论,李栾的学历和职业,哪个不说好,而且,李家是特别懂事,特别给面子,就是老头子的话,看人家大人,你好意思较真呀,乡里乡亲,让人说咱不懂事,和个孩子计较,可到底李栾,就是话少,照顾儿子和老公,该干的没少干,人家勤快,家里懂事,你挑什么,看看李必达的老婆,你儿子比李必达强吗,这是真话,周大树的妈,哪怕再骄傲儿子能挣钱,也不敢说儿子比李必达强。

哪怕周大树挣钱比李必达多,可是有几次结账,都是李必达找了关系,帮了忙,连村长都说,李必达是个人才,他们都明白,去年春节,村长请客,李必达居然是和他的女婿坐一桌子,村长还和李必达聊了大半个小时,周家的人,哪个不知道,村长是什么人,他能给李必达碰杯就不错了,居然还真的一起扯了不短的时间,连周大树这个没出五服的侄子,不过是打个招呼。

身份-----越是小学生的家长,越特别在意老师

提到李必达,到底不好说什么了,不管她对儿媳妇有什么意见,对于李必达却挑不出毛病,他儿子是托了关系找了工程,可是好些应酬,都是李必达陪着。她不能说,儿子的钱里,没有李必达的功劳,可李必达从来不要任何谢礼,一句话,一家子见外了,而且,有时候,李必达会唠叨李栾几句,说的话,都是她想说不敢说,比如过节的时候,李必达会先过来,叮咛李栾,穿颜色鲜艳的衣服,这是彩头,你不讲究,我们还讲究呢。

李栾就只好换件颜色明亮的衣服,有些事,李必达做到了头里,实在让人挑不了毛病。

此时的李必达,正给长辈们倒了酒,这个时候,大家都喝两杯,不过不会喝多,李盈管着丈夫和兄长,她性子泼辣,近亲里,没人不知道,李必达的父亲,自己过生日,也不好得罪妹子,主要是,前些年,求李盈的事太多,别的不提,这个宅基地,就是李盈给弄的,李家本族里的地,都在村子外侧,不及这里,这里买什么多方便,这样倒好,他也不能多喝。

方老师进来的时候,李必达的眉微蹙了一下,做饭时,李栾问了一句方老师怎样,当时正说别的,他没多想,这会子,方老师进来,他突然明白了什么,心里怪李栾和妈事多,不问自己,不过,他心里明白了,反而淡定了,他若无其事,主动热情招呼。

他明白,他越热情,越显得他没那个意思,他招手叫过李珠,你照顾你方老师,他把方老师定位在李珠老师的角度,不管怎么热情,都不过份,越是小学生的家长,越特别在意老师。

李盈倒是看懂了,这是家宴,不可能突然冒出一个外人,看嫂子一眼,感觉这姑娘不错,手里拿了点心和水果,礼仪周全,看得出,教养不错,她看了看,妆化得特别淡,顺是顺眼了,一身红色长裙,显得皮肤极白,眼睛极大,她点头,这个模样气质,般配。

她主动招呼,老师你好,请坐,坐我这,李必达心里感叹,得,我姑姑还看上了,不过,他很淡定,现在他想明白了,骄傲的孔雀周盈有一句话是对的,不为别人活,为自己活,他现在,很多地方妥协,不过婚姻的事,不会妥协了,他离婚时还犹豫过,还是周盈说,行了,我亲爱的大表哥,您就痛快一次,不喜欢的何必勉强自己,你们离婚,几年后,都会感谢对方的成全。

周大树真以为是李珠的老师过来了,李珠学钢琴,而李珠正好是美音那边的老师,不过,她教的不是钢琴,她更喜欢小提琴,父母是舞蹈学院的,她小时候,不喜欢跳舞,太吃苦,就学了钢琴和小提琴,她更喜欢小提琴,她的小提琴独奏曲《梁祝》每次表演都是满堂彩。

她挺喜欢李珠,李珠身上,没有独生子女的娇惯,她也活泼,更是懂事,特别懂得看人的表情,活泼不吵人,是她的优点,李珠正和小豹子玩,她喜欢这个小弟弟,因为她喜欢姑姑。

身份-----只是多数时候,他收敛了,不等于他没脾气

因为李珠在,所以李必达所有的热情,都有了落在实处的理由,反正,李必达的父亲没多想,姑父也没多想,多了个老师,大家都斯文了些,周大树也要斯文些,他本来说话高声大气,嗓门亮,基本上他一进村子,半条街都知道,因为老婆的同事来了,他不得不收敛起来,怕李栾不高兴,他不习惯轻声细语,只好抱过儿子,哄儿子是个好工作。

李盈观察了方老师,方老师和李珠相处不错,李珠也挺喜欢这个年轻优雅的音乐老师,她听过方老师的小提琴独奏,有时候,她想学小提琴。李栾说,得了吧,那个太累,不如弹奏钢琴,又高贵又大方。没有人明白,她要李珠学钢琴,是圆自己的梦,她喜欢弹奏钢琴,可惜,小时候,没那个条件。

李珠无所谓,后来她拿过方老师的小提琴,感觉是太累,不如弹奏钢琴好,就不提小提琴的事了。

大家散得早,毕竟有个方老师,方老师留到最后,帮着李栾收拾东西,李必达上前,方老师不用了,天也不早了, 我们这个村子很深,正好让李栾送你到马路上,周大树点头,行,我们正好散步。

李栾看了眼哥哥,兄妹俩心照不宣,都明白对方的意思,李栾明白,哥哥没想法,她心里奇怪,这个方老师,眉眼不比前嫂子差呀,而且,如果论气质,还优雅些。毕竟是搞音乐的,难得人家没嫌弃李必达离婚带孩子。

不过,李必达的个性她清楚。这个哥哥,他想做的事,没人拦得住,他不想做的事,没人管得了,他不是没个性,只是多数时候,他收敛了,不等于他没脾气。

李栾放下心事,反正,她和方老师说得含糊,没有明说,属于你可以意会,也可以不意会,今天请她来参加母亲的生日会,也是以李珠的名义邀请的。

因为方老师的关系,李珠的钢琴课,打了八折,这是老师的优惠,说李珠是她的亲戚,这才有了折扣,而且,买钢琴也是方老师出面帮了挑,算是感谢吧,也说的过去,李珠上来和方老师说再见,她礼仪周全,尤其是外场上。

收拾好东西,李必达检查了女儿的功课,这才和母亲打招呼,我先回去了,母亲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李必达一定要回到他的住处,那她去过,说是两室两厅,让她看,和鸽子笼一样,一个几平的小阳台,哪里有院子敞亮,她不明白,李必达怎么会喜欢住在那样的地方。

身份-----只是多数时候,他收敛了,不等于他没脾气

倒是李珠过来,爸爸,你明天还送我学琴吗。

李必达想起来,温和地说,让姑姑送吧,我明天上班。

他和母亲说,我明天开始上班了,可能,不能天天过来,有事打我电话。

母亲心里松了下,这是个好消息,其实李家现在条件好,李必达上班不上班,也没什么关系,反正,家里的费用,不用他出,他是每月给生活费,说是要不然,就不让李珠在这了,母亲才收,不过都存了下来,给李珠以后用。

周庄的位置,本来不在市中心,可是二环边有二环边的好处,周庄的格局,是南北长东西短,住宅在二环里,大多的地都在二环外,其中一百多亩,租给了汽贸中心,年年村民有分红,一般人家,分到的平均下来,一个人也合七八千,李家的户口都在村子里。李必达倒是有眼光,他在本地上大学,没迁户口,这样下来,只他们五个人,也有四万多,反正家里的生活费是有了,而且,毕竟还有三亩地,自种自吃没问题。

其实李必达提过,让李栾把户口迁到婆家。她说,一个村子里迁什么,不够折腾。

周大树家,倒真不在意,周大树的收入高,不在意,婆婆提过一次,周大树马上说,全当李栾孝顺父母了,他一开口,没人提这事了,也就一直这样了。

不过,当妈的最懂儿子,李必达要强,他怎么可能吃个分红就安心了,他心气高,话里话外,他最支持的是李珠学英语,似乎想让女儿出国留学,那可是大开销了,所以李必达给女儿定期存着教育基金,他有他的压力,一个父亲的压力。

所以哪怕这段日子,李必达没说什么,神色如常,可是当妈的知道,他介意,他烟抽得多了,人也感觉瘦了,说是苦夏,没食欲。

现在,儿子这么说,她倒是真高兴,马上说,你一上班,就忙,注意按时吃饭,要养胃,对了,新收的小米,我说让你带,一直忘记了,你正好拿上。

李必达想说不用,可是看母亲的目光,到底进了厨房,拿了十多斤的样子。

他没有太急着走,怕这时候,遇见妹妹和方老师,要是那样,倒尴尬,他盘算着,不如先到姑姑那里晃一圈,他从家里出来,又到了姑姑家。周宏睡了,他喝得不少,他其实喜欢喝酒,在外面特别注意不喝多,在家里,就不控制了。

李盈倒是高兴,那个方老师,是给你介绍的。

李必达摇头,不合适。

李盈奇怪,哪里不合适,人不错,看着不错,工作好长得好。

李必达笑笑,过几年吧,李珠开学才上二年级,我想过两年,她大点,现在这样,委屈她。

提到李珠,李盈犹豫,可还是说,你想多了,李珠早知道你们的事,她自己还说过,她妈妈有男朋友了,你放心,有你父母和我们,珠珠不会委屈。你别耽误了自己,看得出来,你妈急。

身份-----我和这个家,是一个整体,分不开

李必达笑笑,姑,这是缘份,不是结婚早晚的事,我结婚不晚呀,可是,他苦笑,不一样吗,随缘嘛,我现在特别相信,这是命。

李盈皱眉,她倒是知道老话,命里有时终须有,可是她一直相信,人定胜天,反正,她倒是乐观,你这个条件,哪个姑娘跟了你,都是享福的,李珠的妈例外,那个不是过日子,心太大,像,她想说像周盈,她闺女,到底懒得提,牵挂是牵挂,关心是关心,可是不喜欢是不喜欢。

李必达明白,绕开了话题,姑,您放心,我也考虑了,有合适的会考虑,感觉上,不合适。

李盈不明白,你的合适,是什么意思。

李必达想想,同类人吧,我感觉,人家好是好,不是同类人,融入不了我的生活。您看她吃饭时的动作了吗。

李盈想想,有些明白,你是说,她有些洁癖,现在好多年轻人都这样。到底提到了周盈,你妹妹盈子,不就那样吧,这干净,那不干净,洗个手,用这个用那个,恨不得拿刀刮了一层,都这样。

李必达笑笑,不完全是这个,是她,其实并不接受我的家庭,不只是因为珠珠,是这个环境,不是她能接受的,估计是以为,我可以独立单过,可是我,不可能,我和这个家,一个整体,分不开。

这话倒是李盈爱听,她当年和苏梅就说过,你们单过可以,我不是那个老古板,但不管在哪里,逢年过节必须过来,每周末必须在这,你们是这一家的人,必须有家的感觉。幸而苏梅倒是个省心的,愿意和婆婆过,少操心,她家里原来人口多,热闹惯了,所以儿子在这里,她倒乐意,周海天让她带,可消受不了。

她点头,你说得对吧,好似是,她感觉,方老师好似是不太融入那个环境,眼神就能感觉出来,她不多话了,行,你看吧,我信得过你,你这样的人,踏实,做事有你的理。

让她不解的是,一向稳重踏实的侄子,倒离了婚,她感叹,人不如命硬。李必达起身,估计方老师肯定早出了村子,这才起身,我明天就上班了,不能天天过来,有什么事,您就打电话。

李盈点头,放心吧,你家有我呢,有事肯定找你,你也是,成天不在这住,楼上周宏的屋子里灯还亮着,这时候,苏梅带了儿子周海天进来,小名海子,海子一进来,就扑进了李必达的怀里,叔叔,我今天吃了炸鸡,还有一大瓶子可乐。

李盈皱眉,苏梅瞅儿子一眼,没心肝的,说了半天,回家不提,可还是,她笑笑,妈,就一点,那可乐,主要是我喝得多。

李必达叫声嫂子,放下海子,那我先回去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