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投资策略:四条策略,超额收益的秘密 投资策略是投资体系的一部分,更多投资体系点击查看 我一直都认为,...

 昵称44696133 2021-12-26

我一直都认为,对于不同资金量的人,虽然都坚持价值投资的大理念前提下,但是应该采取不同的投资策略;资金量小于50w时,这一阶段日常收入对本金积累占比更大,在完成原始资本积累的时候多学习价值投资的体系更为重要;在资金量50w-1000w的过程中,结合个股的基本面和把握市场的机会,快速的完成资金的原始积累并逐渐达到财富自由的阶段,我自己目前也在这个阶段,所以本篇所聊的投资策略更适合资金量小于8位数的小伙伴。在资金量大于1000w的时候,我认为这一阶段主要是避免大幅度亏损风险,多元化资产配置可能是个比较好好的方案。

1.好时机出现时,只买两类企业

回顾自己过去5年的投资,基本可以分为四类: 

第一类,在乐观贪婪中买入:这一类买入的时候可能估值并不高,但是几乎市场对他一片看好,似乎盈利是板上钉钉的,例如平安、恒瑞等,这一类持有到最后无一例外全部止损出局。 

第二类,在黑天鹅事件发生后买入:这一类买入后有些盈利,有些亏损,盈利的例如疫情后买入的茅台,平安;18年股市持续大跌买的伊利,格力电器等;亏损的例如疫情后买入上海机场,港股的北京控股中国信达等等。其实这里用冯柳的话说就是需要我们自我识别黑天鹅属于杀估值,杀业绩还是杀逻辑;如果是单纯的杀估值,那么大概率依然会反弹的,如果是后两者则需要深入到商业模式里具体分析;例如投资的上机,北控,信达等均属于杀业绩和杀逻辑的情况。 

第三类,公司正常经营中买入:公司正常经营,市场没有特别乐观也没有特别悲观,估值正常。这类情况可能占了市场中90%以上的时间;但是如果买入商业模式好的公司长期持有,也能获略高于大盘的收益;获利的有五粮液泸州老窖片仔癀等,亏损的有福耀玻璃等 

第四类,在公司没有被市场挖掘的时候买入,需要超过市场的共识买入提前布局,然后等待盈利。这一类占了个人收益的80%以上,例如隆基、舍得。 

本质上第二类和第四类应该是我们投资策略中重点关注的:

第二类按照李杰的归纳,被称为“低估拐点型”。这类企业表明其正在或者即将从某种大的负面性经营环境中复苏。有些复苏是行业性的,有些是个股性的。其表现为经营绩效将从当前很差的状态转变为向历史平均水平靠拢,甚至挑战最好水平。总策略上来看,当压制企业的重大因素出现突破性进展时,我们应该大力度买入后安心持有。但是我们判断“低估拐点型”和“持续低迷型”的时候一定要多思考一下,行业企业到底是不是杀逻辑,持续低迷的时间有多久;例如这次疫情就是一个烟雾弹,从现在来看,持续的时间远比我预期的要远。

第四类被称为“未来优势型”。这种类别有近似“当前优势性”的特点,即在能力层面已经构建了强大的经营优势。但区别与当前优势型的地方在于,他当前的经营绩效并未完全展现出来其能力所对应的业绩水平,并且仍然具有广阔的成长空间。其绩效将展现出渐入佳境,乃至于走向卓越的过程;未来一定时期来看,业绩会逐渐优秀,估值由低向高转变。策略上来看,市场根据其当前并不靓丽的业绩给予打折,将是重大机会,大力度买入后安心持有。这一类是我最喜欢的公司,提前市场形成共识前买入,往往在被市场发现后会取得超额收益,但是这一类企业往往对我们研究的能力要求更高。“未来优势性”的几个关键点:企业处在经营周期的初中段;企业已经形成了清晰强大的差异化壁垒,这种壁垒能够带来长期的超额经营收益且难以复制模仿;企业的经营绩效没有反应出他的应该有的市场地位和竞争水平。

最后再提一下,当市场上一边倒看好出现时,一定要远离;投资市场上永远不要信仰某一只股。

2.永恒的周期钟摆

《投资中最重要的事情》这本书里,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让我至今难忘。“投资市场遵循钟摆式摆动:处于兴奋和沮丧之间,处于值得庆祝的积极发展与令人困扰的消极发展之间 ,处于定价过高与定价过低之间 ,处于亏损风险和错失机会风险之间,处于贪婪和恐惧之间。多数时候市场处在两个极端中间,但是处在中点的时间不长。”要想取得超额收益,就要看破周期钟摆的把戏,敢于逆向投资。

从策略上来看,熊市是主要的建仓期,这个时期要注意的是分批建仓,不要猜测低点在哪里,以股权思维来思考市场,每一次下跌都是获取筹码的好机会。

总结熊市的一些特点:

A.几乎所有股票都在市场底部,一大堆股票的分红率大于了存款利率,总市值占gdp历史最低

B.宏观经济一片惨淡,政府各种救市推出各种救市措施;证券市场中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回购、大股东增持;

C.市场中充斥着对股市的痛斥;原本立志长期投资的各种投资者认栽出局,或者干脆不看账户;人们讨论各种不利消息,悲观和谨慎的观点受到赞扬;

猴市是策略是持有优质股,寻找市场波动的机会以更合理的价格买入,积极研究和寻找被市场错杀的优质种子;这一阶段占了市场95%的时间,所以要求我们别去骑驴找马,追涨杀跌,持有优质股不动或许是最好的方法。

总结猴市的一些特点:

A.从股市的长期收益率来看马马虎虎,不太高也不太低,股票的结构化分歧很严重,有些估值高昂,有些却还很便宜,而且符合这两个特征的群体还不少;能够获得高股息的股票越来越少,但是也并非完全消失;股票总市值占GDP的比例处于既不过高也不很低的水平

B.宏观经济已经摆脱了严重的低迷,但也不是高度的景气,行业的景气程度分化明显;政府对于股市也没有特别明确的态度,也并未正对股市出台各种专门刺激和打压的策略;股市的融资功能正常,鲜有公司出现回购、大比例增持的现象

C.身边不太关心股市的人看到股市上上下下,也没有多大兴趣进入;对于市场未来预期,看多和看空的分歧很大

牛市是撤退期,策略是分批撤退,严格按照投资体系撤出,已经退出的股票千万别进来。为克制冲动,可以保留10%-20%仓位试错,一直等到熊市确定再清仓。

总结一些牛市的特征:

A.绝大多数股票已经被爆炒了几轮,估值在历史上限;那些大市值并且普遍同质化的企业也获得了较高的溢价;股票占GDP水平的比例达到了巅峰

B.宏观经济形势一片大好,各个行业普遍景气,不断有经济上的新概念新口号提出;上市公司数量和开户数量屡创新高;

C.市场被各种乐观的声音淹没;市场出现各种新生代股神,收益率高的惊人;那些从不关心股票的人开始向你推荐股票,市场的乐观开始肆无忌惮

了解我们当下所处在哪一个时期,并不是让我们更好的“操作”,而是让我们更好的“不操作”,我们应该理解钟摆理论,减少择时,追求复利增加。

3.挥棒理论

巴菲特用棒球传奇明星Ted Williams的挥棒来比喻投资.“Ted Williams将打击区域划分为77个框,只有当球进入最理想框框时才挥棒。挥棒就是投资,当球进入77个击打区域中很少的理想区域时,挥棒。”

每个人选择挥棒的时机不同,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思考赔率与概率的问题,机会来的时候你要敢于挥棒下重仓。举个例子,舍得在55块的时候,我自己认为结合年末的销量,当时pe为21左右,这个无论是横向对比次高端白酒,还是纵向对比历史估值都是极底的;加上复兴入住后一些向好的不确定措施,使得有机会戴维斯双击。考虑到赔率很高且概率很大,这时我就一直买入成为当时的第二重仓股,股价从55涨到了最高264,完成了一次资本原始积累。如果当初只是轻仓试一试,那么获取的收益是无法有本质上改变的。

此外,如果有确定的赔率和概率,我认为一次重仓的机会至少要超过持仓的20%;所有从个股数量上来看,不应该超过5个,从风险控制上来看,不应该低于3个;我自己认为3-5个是比较好的持仓数量。

以上三点是我过去获取超额收益的投资策略,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投资心态,这一点我之前就聊过,是投资中最难的事。大部分获利的股票在低点买入后依然继续跌了很久,隆基18年5月买入后,最低点亏了30%多,现在盈利超过600%;舍得买入后最低点跌了将近20%,最后盈利超过250%;目前持有的中炬高新最低点也亏了将近30%,牧原则是20%。所以这里再提一下投资心态的重要性,没有人能够买在最低点,如果这个过程中,如果损失厌恶超过了你的接受程度,最后依然是没有办法获利的。

总体上看,我的投资策略总结起来就是四条:熊买牛卖,只买两类,看准挥棒,逆向投资。 #投资体系#   $隆基股份(SH601012)$   $中炬高新(SH600872)$   $牧原股份(SZ00271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