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张庆祥讲《道德经》第七十一章之心得分享

 在下不敏 2021-12-26

第七十一章 不病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大家好!今天与大家继续分享听张庆祥讲师说《道德经》第七十一章之心得。

上一章老子说他讲的《道德经》五千言,天下没人能知、没人能行,因为天下之人皆不知自己内在圆满俱足的本性,所以才不能在自身中来求道、悟道。本章老子承上章之“知”来进一步阐明什么样的“知”为真知,什么样的“知”为妄知。

不知,上。

这里虽然老子没有明确说明这里的”是知什么,但依据上一章老子的“言有宗,事有君”的警醒,我们可以明白这里的“”不是指对外在东西的认知,或者知晓,而是指对自身内在的本性,即对道的觉知。因此“”是说知“道”,觉知、认识自身内在本性的意思。

不知”,由于后面紧跟了一个“”,说明这个“”否定的并非是“'道’”,就如“天地不仁”“圣人不仁”“上德不德”“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等,否定的并非事情的本身,而否定是因该事情所引发的贪嗔好恶、分别取舍的私欲。因此,“不知”是指不因“”而产生的我是、我能、我慢等私欲,即不自恃其知的意思。

老子在三十三章言自知者明”,意思是说一个人若能认识自己的本性,认清障碍本性圆满造化的贪嗔好恶、分别取舍,那这个人就可以称得上是“明”,即其德性光明的意思。正因为其德性光明,所以才可以做到不自恃其“”,才不会因知众人所不知而贡高我慢,所以老子称这样的德性为”,即合道的意思。 

不知知,病。

相反,若一个人对自己内在的本性一无所知,却以为自己'道’”,总是在身外求道,比如作为世人的我们总是以享乐为道,以满足自己的欲望为道,以为这样的人生就是快乐,就是幸福。

有心理学专家认为,人应该要跟随内心的指引、顺应内在的需求,可是这样的心理学专家却不知道,如果一个人缺乏对人类贪嗔好恶、分别取舍的习性的觉知,其所接收到的指引或感觉到的需求,其实往往出自于内心的贪嗔好恶、分别取舍的习性,而非圆满俱足的本性。

所以老子将这样的”称其为“病”,即背道、离道的意思。

而要去掉这样的“”,唯有真正地认识自己的“”,所以接下来老子又言: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一个人唯有认清自己的“病”,才能去掉这个病。

一个人明明有“病”,可从不以为自己有“病”,就如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中的桓公就是如此,扁鹊三次见桓公,发现其病,并且渐渐恶化,几劝其医治都遭拒绝,桓公均说自己无病,最后却不治身亡。

蔡桓公为何要拒绝扁鹊的医治?因为当一个人心神外驰时,对内就失去了觉知的能力,只要外境顺风顺水,自我感觉就会非常良好,这时候外人说其有病,自然是嗤之以鼻了。

实作为世人的我们何尝不是如此呢,我们总是将向外追求快乐、幸福看成是理所当然,丝毫不觉得这会给自己造成怎样的危害,相反如果谁要告诉我们说这是“病”,这样的“病”最终将导致我们在烦恼痛苦中轮回,而没办法获得真正的快乐和幸福时,我们会相信吗?不会的,就像蔡桓公不信扁鹊一样。

所以,如果我们不能往内觉知,觉知内心的贪嗔好恶、分别取舍,这个人类所共有的习性,给我们身心性命所造成的危害,我们是没有办法从根本上来改变“人生是苦”这一“宿命”的,这也就是老子要言“夫唯病病,是以不病”的意义所在。 

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圣人之所以不被贪嗔好恶、分别取舍的私欲所遮蔽,就是因为圣人能够认清其对人类身心性命的危害,并且能够时时刻刻对其戒慎警惧,所以圣人圆满俱足的本性不被贪嗔好恶、分别取舍的私欲所遮蔽。

圣人并不是生下来就是圣人,就像释迦牟尼并非生下来就是佛,都是因为看到了人生的苦,觉知到了人生之苦的源头,即人类共有的贪嗔好恶、分别取舍的习性,最后通过修行,从根本上卸除了危害身心性命的习性,最终而成圣成佛。

因此老子这里是要告诉我们,成圣成佛并非遥不可及,只要能往内去觉知,觉知“病”之所在,觉知“病”之源头,最后去“病”返真,返回本原,返回到俱足圆满俱足的本性造化,终有成圣成佛的那一天。 

好了,本章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您的阅读!我们下期再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