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

 读原著 2021-12-27
  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

   先跟大家讲一个跟这一则内容相关相关的故事。

   包拯尤为人称道的是其断讼执法的明敏正直。 

   包拯执法之刚正不阿在其出知庐州时得到了充分的反映。

  庐州是包拯的家乡,任知州时,他的亲朋故旧多以为可得其庇护,干了不少仗势欺人,甚至扰乱官府的不法之事。包拯决心大义灭亲,以示警戒。时恰有一从舅犯法,包拯不以近亲为忌,在公堂上将其依法责挞一顿,自此以后,亲旧皆屏息收敛,再不敢胡作非为。 

  权知开封府时,包拯整顿吏风,改革诉讼制度。开封府旧制,凡往告状者,必须先将状纸交给守门的府吏,再由府吏转呈,是否审理,何时审理,则由府吏通知。由于诉讼者不能面见长官,府吏往往借此敲诈勒索,营私舞弊,而有冤屈者常因送不起钱财而告状无门。包拯革除此弊,大开正门,使告状者可直接至公堂见官纳状,自陈冤屈,于是审案也更能公正合理。  

  东京多皇亲国戚、达官显贵,素以难以治理著称,而包拯“立朝刚毅”,凡以私人关系请托者,一概拒绝,因而将东京治理得“令行禁止”。也正因他执法严峻,不徇私情,“威名震动都下”,在他以天章阁待制职任知谏院时,弹劾权贵,“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

   真正好的法官,是一定要先有自身品格修养上的光明万丈处,做事时无私意,私念,然后才去谈那些侦查判案技巧。像包公这样的法官,黎民百姓都称他为“包青天”,何谓“青天”?天道荡荡,不偏不倚,青天刚直无私,这是最重要的。一个真正刚正无私的人,做什么都会有高度自信。

  子路是孔子的十大优秀弟子,他为人忠信,人人对他心悦诚服,诉讼的人一听说案子由他审理,一看到他就会被他感化,有了纠纷在他面前都不会虚假陈述,所以子路也很容易凭一面之辞就可以明辨孰是孰非。有人说子路审理刑狱方面很有才干,但其实比才干更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德,正所谓《大学》中说:“是故君子先慎乎德。”司马迁也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

   一个至诚的人,假如做了法官,他自身的心就是一面明镜,外面的丑美善伪在面前根本就无处隐藏,以此断案起来也自然会比一般法官要更快更准,正如《中庸》中所言:“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
 
  孔子说:“听了单方面的供词就可以明判诉讼案件的,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说话没有不算数的时候。

   最后,我们大家一起再读一遍:

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