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广东省药学会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朱莎 梅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首,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列为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 千百年来,梅花以其特有的美感、气质“收集”了众多文人墨客的诗香。 《红楼梦》中曹雪芹对梅花有多处描写,在书中,第一个出现的药方是“冷香丸”,在介绍冷香丸的药料时,薛宝钗强调了四花:“要春天开的白牡丹花蕊十二两,夏天开的白荷花蕊十二两,秋天的白芙蓉花蕊十二两,冬天的白梅花蕊十二两。”而贾母平日爱喝的银针茶,产于湖南洞庭湖君山,名曰“老君眉”,每次贾母喝此茶时,都取用梅花雪水浸泡,使得此茶色泽鲜亮,香气高爽,其味甘醇,成为了贾母最喜爱的养生茶。梅花不仅可以用来观赏,还能作为化妆品原料,日常还可以做成营养可口、颇具养生保健功效的茶饮、佳肴。 本草文献梅花是中医临床上常用的花类药材之一,也是食疗佳材。 ---始载于《本草纲目》: 为蔷薇科植物梅的干燥花蕾,初春花未开放时采摘,及时低温干燥。花冠红色者称“红梅花”,主产于四川、湖北等地。入药以白梅花为主,主产于江苏、浙江等地,别名有绿梅花、绿萼梅等。 ---《百草镜》载: “梅花冬蕊春开,……有红白绿萼千叶单叶之分。惟单叶绿萼,入药尤良。……含苞者力胜。” ---《本草原始》中对梅花的功效有着这样的记载: “清头目,利肺气,去痰壅滞上热。” ---《纲目拾遗》中明确梅花有: “安神定魂,解痘毒”之功效。 ---《采珍集》曰: “梅花瓣,雪水煮粥,解热毒。专供疏肝解郁,美容艳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记载: 梅花,性平,味微酸,归肝、胃、肺经,具有疏肝和中,化痰散结的功效,用于肝胃气痛,郁闷心烦,梅核气,瘰疬疮毒。 性状特征本品呈类球形,直径3~6mm,有短梗。苞片数层,鳞片状,棕褐色。花萼5,灰绿色或棕红色。花瓣5或多数,黄白色或淡粉红色。雄蕊多数;雌蕊1,子房密被细柔毛。质轻。气清香,味微苦、涩。 现代研究梅花中主要化学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挥发类成分、有机酸及其他类成分。黄酮类化合物是梅花中主要的化学成分之一,主要包括黄酮醇及其苷类,以及花色素苷类化合物。挥发油类成分主要的组成包括萜类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和脂肪族类化合物。梅花中还含有酚苷类成分和醇苷类成分,以及大量的苯丙素类等成分。 现代药理实验表明,梅花具有抗抑郁、抗氧化、抗菌、抗血小板凝集、抑制酪氨酸酶活性、防止黑色素沉积、抑制醛糖还原酶活性等药理作用。 成药制剂1、梅花点舌丹 组成:白梅花、蟾酥、乳香、没药、血竭、冰片、朱砂、雄黄、石决明、硼砂、沉香、葶苈子、牛黄、熊胆、麝香、珍珠。 用法用量:每次2~3粒,每日2次,先饮水一口,将药放在舌上,以口麻为度,用温黄酒或温开水送下;外敷用醋划开,涂患处。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疔毒恶疮,痈疽发背、坚硬红肿,已溃未溃,无名肿毒等症。 注意事项:孕妇禁服。 2、混元丸 组成:紫河车、人参、黄芪、山药、甘松、益智仁(盐炒)、远志(甘草炙)、桔梗、茯苓、天竺黄、木香、砂仁、香附(醋炙)、梅花、莪术(醋炙)、牡丹皮、天花粉、滑石、甘草。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周岁以内小儿酌减。 功能主治:健脾,益肾。用于小儿先天不足,后天失调,脾胃虚弱引起的体质软弱,发育不良,面黄肌瘦,饮食少进,遗尿便溏。 药膳食疗梅花入馔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自殷商至清代、从宫廷到民间均有相关的饮食记录。以梅花制作的菜肴不仅具备丰富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而且成品造型多清新高洁、富有审美情趣,同时含有风雅的人文内涵,是众多花馔中不可或缺的一类。 1、梅花茶 原料:梅花10克,绿茶4克。 做法:将以上材料置入杯中,然后以沸水冲泡,代茶频饮。 功效:理气疏肝,和胃止痛。常用于肝胃不和症,症见两胁胀痛,胃脘胀痛,郁闷不舒,食欲减少等。 2、梅花健脾粥 原料:梅花4克,白扁豆15克,大米60克。 做法:先将大米淘洗干净;白扁豆清水浸泡20分钟。砂锅置火上,入水适量,下入大米、扁豆,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熬煮至粥黏稠,加入梅花稍煮片刻即可。每日一次,空腹温服。 功效:疏肝理气、健脾开胃、涩肠止泻。适用于慢性胃炎肝胃气滞、胸闷不舒、暖气、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等症。 3、梅花鸡块汤 原料:梅花10朵,鸡块500克,鲜汤100克,磨菇50克,豌豆50克,精盐、胡椒粉、味精各适量。 做法:将熟鸡块去骨,切成小块,将鲜汤倒入锅中煮。梅花摘去花蕊,取下花瓣洗净,控干。鲜汤锅内放鸡块、蘑菇、豌豆烧开后,放精盐、味精、胡椒粉,调好口味,撒入梅花瓣,微微沸腾后,即可食用。 功效:生津明目,益气强身。 4、梅花蒸蛋 原料:白梅花5克,鸡蛋1个,盐、油适量。 做法:先用白梅花煎取适量汤汁,再用汤汁与鸡蛋液混匀,倒入蒸碗,加适量盐,上蒸锅大火蒸10分钟,制成鸡蛋羹,加香油即可。 功效:疏肝、理气、散结,可用于气郁、情志不遂所致的颈部淋巴结核(瘰疬)。 审稿专家: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叶颖霞 以上为“药品安全合作联盟”志愿者的原创作品,如若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