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也吃不下中国唱片市场这个大蛋糕

 触摸音乐Keep 2021-12-28

     中国这个市场太大了,无论你的企业生产什么都不能忽视中国市场,唱片市场也一样,五大唱片公司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到本世纪初,在内陆的唱片市场赚个钵满瓢满。

      按照理论来说,中国这个唱片市场大到了,倘若有百分之一的用户,按照90年代12亿人口计算,中国就有1200万的市场份额;如果在这个份额中抓住百分之一的用户就会有12万的用户,如果再开发些潜在用户,一张唱片有10万张的销量是很正常的现象。历史上,我们有过超级销量的专辑,比如张蔷的专辑,据传闻是唱片总量超过2000万张,首张专辑《东京之夜》的单张销量是250万张,《害羞女孩》更是有420万张的销量。到了90年代,很多神曲专辑的销量也是可观的,像李春波的《小芳》和《一封家书》,张学友《吻别》,周华健《花心》,黑豹和唐朝的同名专辑等等,这些专辑在中国大陆都有动辄三五十万甚至上百万的不俗的销量。

     但是进入新世纪以后,实体唱片市场似乎一下子被数字音乐撞的粉身碎骨。

     其实打破唱片市场规则的并不是音乐的数字化,而是网络无度的下载,如果MP3免费下载,那音乐就不再是商品了,而这种破坏对一个按照商业规则运行几十年的行业来说是致命的,这一波打击一直到现在。

     免费下载,其实是另一种盗版形式,这种盗版与之前实体盗版不一样,因为它没有成本,之所以它是能对唱片市场产生致命影响就是因为它没有成本,不需要任何付出,只需要抓轨、上传到网络两个步骤,一首音乐就能分享给所有人。

      音乐介质应用于民用,国内市场是从黑胶唱片开始,唱片介质的变革完全不是因为提升音质而改变的,比如卡带取代黑胶,它是将音乐介质的尺寸变小了,工业成本降低了,听音乐的方式便捷了,但是这一切是在牺牲音质的基础上的。但是随着人们对“声音质量”的要求,一方面要提高声音质量,另一方面还要保持听音乐的便捷性,CD就这样适时的产生了,不管你喜不喜欢CD,它都是最科学、最中性的音乐介质,因为它的出现解决了信噪比的问题、声音质量的问题、方便聆听的问题、易于保存的问题,以上这些问题在黑胶和磁带都不是完全能够解决的。

     随着CD的普及,它的使用成本也很低,现在,我们只要付出不到两千块钱就能买到一部不错的全新CD机,而这个价格放到黑胶机和磁带机上是不存在的。

     CD的优势并没有给它带来好运。

     很多人都在给予CD的音色“妖魔化”评价,集中的问题就是所谓的“数码味儿”。于是很多人开始神话黑胶的音质,比如最接近原声、模拟味等等,这确实是黑胶的优点,要知道,我们大部分人根本不是听黑胶长大的一代,对所谓的“模拟味”真没什么情结,况且在我十几二十岁的时候做梦都会想什么时候能实现听CD自由,哪怕买一台VCD当播放器也可以。所谓的“模拟味”都是商家忽悠消费者的,说的人多了也就有人信了,他们对信噪比的事为什么只字不提呢?即便是提,也会为其取一个好听的名字——“炒豆声”,然后再赋予其一个浪漫的情结,难道真是瑕不掩瑜吗?

     声音工程师们用了几十年解决了音乐介质的信噪比问题,CD的信噪比甚至达到了忽略不计的程度,一个“炒豆声”是不能蒙混过关的。

     这都是为了活跃唱片市场商人们的馊主意。

     早先我写过一篇《黑胶唱片真是完美的音乐介质吗?》的帖子,就是我对黑胶的态度,贴在这里。


     好几个朋友问我关于上黑胶的事儿,我就说说我对黑胶理解,然后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综合考虑一下。

      我现在对黑胶唱片的态度都是不得已的情况才会买一张,也就是说我只有很少品种的专辑两种介质都有,这些年以来我都是用黑胶补充某张已经收不到CD版专辑这个遗憾,比如说早些年张学友、谭咏麟的专辑,收CD版的代价很大,而当年黑胶版最贵的品种也就100块,普遍价格在30-50块之间,这就是旧物市场的价格,性价比之王,所以当时选黑胶一定是我毫无选择时的办法。

     从参数上比,除了声场之外黑胶唱片没有一点优势,尤其是信噪比,CD要甩掉黑胶唱片十几条街。最重要的一点是原始录音如果是数字录音,那么上黑胶的意义就大打折扣,数字母带转成模拟信号要经过DSD处理这样的打磨,这种打磨本身就会有很多信号缺失,这种转化就好像音响信号线的转接头,比如同轴转RCA、全平衡转RCA、光纤转同轴等等,只要转换就有损失,你不能将不统一的接口强行嫁接到一起,直插永远是效率最高的办法。

     换一种对比方法:你要是对比最近的国摇同一张专辑的黑胶和CD版本,你会怀疑你的黑胶唱机是不是有问题,不仅仅是电平低,解析度简直低到不能再低了,这样的黑胶显然不是最优选择。当你付出了三倍的价格买到了只有一半细节的唱片,这种损失拿金钱对比就一目了然了,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就是数字与模拟间的不合理转换,Eric Clapton最近的两张唱片都是数字与模拟两组录音同时并联进行的,所以以双张45转黑胶唱片的形式呈现出来的时候,你会感觉这才是黑胶该有的模样,但是这种制作出现在国内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最后对比一下播放器:CD机是个比较成熟的播放器,像马兰士、雅马哈、天龙最低端的型号售价都在2000块钱以下,这种档次的CD机是足可以应付日常听CD的,它是专门机,而且符合所有CD的播放标准,如果你是一个不挑剔的人,买一部二三百块的DVD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唱机是直接接触播放器,靠唱针与唱片的物理摩擦发生,原理上它就是一个用直流电机驱动,用一部无源麦克风拾音的播放器,没有任何科技含量,但是为了体现它的小众,一部能听的唱机要2000左右,但是这种机器没有牌子或是贴牌产品,同时也不是最优选择。如果换成入门级的机型就要10000块左右,这个价格可以买到某些品牌的次旗舰CD机型了。要知道,唱机与CD机不一样,CD机价格高确实是在信号、滤波、解码上下功夫,但是黑胶唱机不是,它是在自重、电机稳定、避免自转协震这些问题上下功夫,这个投入显然毫无性价比。一部高端的黑胶机,它在重量上可能达到200公斤,完全是配重的底座重量,真正直接提升音质的部分只是一个小小的唱头和一个电机,而你要为这个重量付出一二十万甚至三五十万,这显然也不明智。

     我的意见是,CD一定是短时间内无法被替代的介质,如果上黑胶,就表面上玩玩就行了,没必要深入的投入精力和金钱,如果你想有点小情调,也可以上一部简易黑胶的集成系统,买几张自己喜欢的老唱片配个咖啡、茶搞点暧昧的氛围,但是时间长了你就会烦,因为二十多分钟你就得去给它翻面,回头你想想,还是CD好。黑胶可以玩,也仅仅是玩,它并不实际,这是我的意见。


     其实我今天是想说中国这么庞大的消费市场为什么卖不动几张唱片的问题。换个思路,如果让薇娅和李佳琦卖唱片能不能卖动呢?我想也未必。

     现在的从业者本身就没有善待这个市场,也没有给这个市场立下规矩,这个市场就是在无序生长,无论是商人还是艺人都想用唱片赚笔快钱,搞起了饥饿营销、限量编号,于是各种只出一版、绝不追加的字样出现在广告语中,但是却没有一个能够有说服力的文案。什么时候唱片从业者变得不再职业了?这个行业中似乎不再是唱片从业者在做,而是一群二道贩子,这些人都没有三十年前做盗版那批人职业。

      黑胶回流真如我们想的那样吗?是满足人们对模拟味的向往,想多了。这只是一次营销手段,从2016年黑胶回流开始到现在,5年间只是在个别热门品种上出现了一夜售罄的现象,但是又有多少人拆开把它当做音乐软件去认真聆听呢?它已经转变了使用属性,唱片市场向收藏市场转化,这绝不是个好主意。

      国内流行音乐市场如今就是靠炒冷饭,抱着过去的所谓“辉煌”不停地将黑胶停产时期的各种专辑再黑胶化一次,用这种方式唱片公司再收入一笔,对于消费者完全是愿者上钩,根本不是要考虑你的听音感受,他们知道,听流行的很少有烧设备的发烧友,只要过得去就好,甚至他们也知道,多数消费者不会拆开听,音质问题根本不是问题,搞来搞去,黑胶回流我看也快要凉了。

      真喜欢听音乐,听什么介质真不那么重要,选择一个经济、方便、成熟的方式就好。至于唱片市场,不是我等关心的事情,中国市场这块大蛋糕,现在就算五大唱片公司吃了也得患上胃肠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