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访丁家冲红色遗迹

 鄂中京山 2021-12-28
京山城区往东北方向前行22公里处,有一座红色村庄屹立于此,这里就是京山市罗店镇丁家冲村。

丁家冲村位于罗店镇西南部,人口1155人,面积12.1平方千米。其红色文化影响深远。

丁家冲村是鄂中抗日根据地发源地和新四军第五师的摇篮。抗日战争时期,李先念、陶铸、陈少敏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长期驻扎此地,在这里指挥战斗,为这里留下了无数红色的记忆。

1938年2月,在日军进逼武汉的情况下,陶铸从汤池合作训练班派抗日骨干学员顾大椿、谢威、李蔺田等十多名共产党员到京山开展抗日发动工作。他们在京山宣传抗日,发展党的组织,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救亡,为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做准备。
为选择武汉及鄂中沦陷后开展游击战的基地,1938年6月上旬陶铸率汤池训练班学员到京山,在大洪山区察看地形。同年8月,训练班学员蔡松云等再次到京山,选择适合打游击的地方,最后选择了京山石板河丁家冲村猴子凹。


1938年10月25至27日,日军占领武汉三镇。23日,鄂中特委书记杨学诚和蔡松云率应城膏盐矿抗日武装开进京山丁家冲。随后,京山、应城、天门等县抗日武装纷纷在丁家冲汇集。11月初,陶铸从宜昌再次来到丁家冲,1939年,鄂中区党委成立后,“应抗”在丁家冲经过了二次扩大整编,扩编为挺进大队,部队发展到1000余人枪。鄂中特委、京应县委、“应抗”司令部进驻丁家冲猴子凹赵家祠堂。

1939年6月,丁家冲率先组织了后来遍及鄂中的“抗日十人团”。同年9月,周边各县近60人在丁家冲召开了“抗十团”第一次代表大会,并成立了鄂中“抗十团”总团。

1939年下半年,从石板河街沿石板河往上,以丁家冲为中心,逐步形成了丁家冲、熊家滩、八字门、小焕岭、向家冲一线,以及安陆、随县、钟祥、天汉等部分区域的抗日游击区,为李先念、陈少敏率部挺进鄂中,建立鄂豫边区抗日根据地提供了落脚点。由此,鄂中抗日烽火率先在丁家冲点燃,丁家冲便成为鄂中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心。

1939年,日寇在鄂中发动了春季“扫荡”攻势。为了打击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同年3月底,陶铸率领应城手枪队和京应独立游击队,进行了著名的公安寨伏击战和夜袭云梦城两次战役。公安寨战斗是我党领导的鄂中抗日武装首次与日军短兵相接的胜利战斗,这次战斗共毙伤日军20余人,其中日皇族劳军团长被击毙。

丁家冲村四处都充满着浓郁的红色文化气息。民居墙头,随处都可见当年新四军与日寇浴血奋战的壁画, 让前来重温历史、接受红色洗礼的我们,不禁驻足凝视。

走进陶铸广场,抬眼就能看到陶铸同志的雕像。陶铸,湖南祁阳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雕像中,陶铸站在大理石上方,右手拿着书,身着中山服,深邃而又坚毅的目光望着前方,仿佛在静静思考着鄂中抗日游击区的大事。

如今丁家冲村,村居环境大改观,一路畅行一路景。这里有干净整洁的路面,绿意盎然的庭院,错落有致的房舍,整齐有序的绿化带,每个角落简单而纯粹、古朴而休闲,无不彰显着这里别具特色的美丽。

丁家冲村不仅是红色革命老区,也是绿色生态发展的沃土。全村四面环山,小富水河穿流而过,林木丰富,森林面积2万亩、覆盖率90%以上,生态资源良好。

  

丁家冲红萝卜又红又大,剥开雪白晶莹,尝来甜脆如梨,人们称之为“水梨子”。“丁家冲的萝卜,蒋家堰的米”,这句代代相传、家喻户晓的顺口溜民谣,就是对丁家冲红萝卜在外口碑的最真实注脚。

当年李先念在此建立抗日根据地时,就特别喜欢吃丁家冲的红萝卜,直到当上国家主席后仍然要吃这里的红萝卜,此地红萝卜曾被供奉到北京中南海,在国内都小有名气。

这里是一片充满生机和希望的红色革命老区。也是一处红色体验和红色教育基地。吃水不忘掘井人,红色江山来之不易。今天我们一行来这里寻访红色遗迹,聆听红色故事,感受红色文化,更加热爱这片土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