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妈妈的存折

 摇摇晃晃地长大 2021-12-29


这位妈妈事业有成,对孩子教育更有着独到的见解。她的双胞胎儿子去年入读美国排名不错的大学,活泼的小女儿温和有礼,大方可爱。

在他们家,钱不是禁忌,是作为鼓励和规范孩子行为的工具之一。

家庭教育本来就是为了孩子成人的准备。现代社会离不开钱,父母也可以用合适的方式让孩子懂得钱的作用。他们的三个孩子每人有一个储蓄账户。

储蓄账户是一个神奇的复利账户。

在孩子四五岁的时候,妈妈就给他们分别建立了储蓄账户,就是利用银行的废存折,设有日期,收入,支出,余额几个项目,备注栏注明收入来源和支出原因。最初的收入是压岁钱和卖废品,孩子很兴奋,因为他们和妈妈一样也有了这么一个折子,这个折子能取出钱,而钱可以去超市换到他们需要的东西。妈妈会在每年的元宵节,他们存压岁钱的时候,按上一年的余额计算一个8%的利息,告诉他们资金会产生利息。这可能是孩子们对金钱和商品的最初概念。孩子们每年会很情愿地把压岁钱上交。孩子慢慢长大,更知道做好理财可以获得比银行利息高很多的收益,也领会到复利的神奇力量。

储蓄账户是一个感恩账户。

孩子们储蓄账户中的钱,大多来自家人、亲戚和朋友的压岁钱、礼金。从他们出生开始收到的第一笔礼金,每次妈妈都在备注栏里写上是谁为什么送礼金给他们。十年二十年以后再去看这个存折,就能体会到长辈亲人对他们满满的爱。

储蓄账户是一个用来立规矩的工具。

孩子的储蓄账户除了收入,当然也会有支出。妈妈保证合理的消费,其他的额外消费,要从自己的账户支出。父母有抚养孩子到18岁的义务,但要求孩子们珍惜物品,妥善保管和使用。有一次,老大的眼镜不小心坐坏了,需要重新配镜,对不起,配镜的费用就得从存折中扣除。所以,孩子们几乎没有丢三落四的现象,学习用品、生活用品都保管使用得很好。

储蓄账户更是一个成长账户。

妈妈对孩子一般的考试分数不做奖励,但会为阶段性的进步发奖金,而且孩子自己获得的奖学金等都会体现在存折上。现在儿子去看自己的存折也会哈哈大笑,瞬间回忆起童年的进步情景。

记得在初中的时候,儿子有一段时间对没有零花钱很不满,又不愿从自己的储蓄账户中支取,认为身边的同学每个月都有好几百的零花钱,为什么我没有。而父母认为合理的消费都已经满足了,这些所谓的零花钱没有正当理由不能给。以此教育孩子钱必须用在刀刃上,在他们家所谓的刀刃就是教育,突出了教育的重要性。在儿子初中毕业后,为了能尽快适应国际课程的学习,送两个儿子去美国参加英语夏令营,一个假期就是十几万。上了国际高中,每年的学费和培训费以及社会活动费用每人每年将近三十万,美国私立大学每年学费和生活费每人每年近六十万。高中毕业的时候,妈妈问儿子,还觉得妈妈抠门吗?让他们自己算一下账,妈妈每月给你4000元零花钱,是不是能养你们80年。现在再让你们自己选择,你们会选择什么?你原来羡慕的同学,现在是不是羡慕你们了!其实,妈妈费尽心思这么做,就是想告诉孩子,父母愿意倾其所有为好的教育付出。

在父母用心的教育下,孩子们逐渐学会为自己的学业和生活负责,已经可以让爸爸妈妈为远在美国求学的孩子放心。这位妈妈的教育初见成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