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咱们村‖愧疚/蒋春云(编辑亚静)

 乡愁文学 2021-12-29

愧疚

文/蒋春云

儿子大学半个学期的学习生活结束了,当他告诉我们哪天回家,坐哪趟车回来时,我跟他爹兴奋的一个晚上没睡着觉。

儿子八月末开的学,到现在四个月,我们只是电话和视频上偶尔简单地说几句话。每次儿子都说很忙,我也就不敢冒冒失失的去打扰。说实在的,我和他爸每天都在想着儿子,毕竟家里就这么一个孩子,虽然在家时不是每天嘘寒问暖,但从小就在眼皮底下看着长大,冷不丁的离开家四个月,除了牵挂还是牵挂。

知道儿子从小在花钱上就很谨慎,怕他大学里舍不得花钱,开学送他离开时,我特意给他留了一万块钱,嘱咐他正常消费,该买啥买啥。

偶尔的电话或者微信联系,问他每天都吃些啥,他会把他吃的东西微信上偶尔发给我,饭菜盛在一个盘子里,看不清是什么,但红红绿绿的,看着就很有食欲。在家时,因为我的厨艺一般,只是简单的能将生米煮成熟饭,把生菜炒成熟菜。儿子嘲笑我每次弄的饭菜像猪食。每次我做的饭菜,他也总是难以下咽。

听说大学的食堂饭菜花样繁多,我一直以为外边的饭菜肯定比我做的强,儿子肯定每次都能吃上可口的饭菜。所以,四个月来,除了电话微信里叮嘱他不要放松,还要继续努力学习之外,在他的吃方面,我几乎再没多问过。

儿子放假回来的那天晚上,我和他爸兴高采烈的去车站迎接,天很冷,外边也很黑。孩子羽绒服帽子遮着脑袋,看不清他的脸。只是觉得他的状态很不错,上了他爸的车,他就不停的跟我们讲他的校园生活。

孩子姑姑知道孩子回来,特意安排他晚上去吃火锅。火锅店里,灯火通明,当儿子把羽绒服脱掉之后,我才明显的注意到孩子瘦了很多,尖尖的下巴瘦到无法形容,腮帮子上没有一点肉,并且还塌下去了很多。我的心那一刻,除了心疼还是心疼!

儿子姑姑也看出来了,第一句话就是“王一瘦了”。是啊,瘦了很多,瘦了足足十几斤。本来就不是胖孩子的儿子,瘦成了另外一个孩子。儿子大口大口的吃着火锅里的肉,那样子,似乎饿了很久,吃得有些狼吞虎咽。孩子姑姑问孩子,给他邮的水果、牛肉干啥的好吃吗?儿子说好吃,邮的库尔勒香梨,他一顿能吃仨。他跟我说,他姑姑邮的牛肉干,他会经常的放到康师傅方便面里,这样,面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康师傅牛肉面。我问他,为啥经常吃方便面不吃食堂里饭菜呀,他说省钱呀。我原本以为,这是他曾经在我们微信聊天里的一句调侃的话。可现在看来,儿子真的是有意在省钱。给他的一万块钱,除了交一些班级费用他还剩了足足三千多元。

吃完火锅回来的路上,儿子跟我说,“妈妈,那些辣条、干脆面果冻啥的真好吃。我长这么大才在我们学校超市里买过,小时候你都不让我吃。”我故意调侃到:“这不挺好吗,你现在回到了童年,尝到了童年的味道”。

儿子出生那年,也是我们家开超市那一年。那时候,店里卖的最火的小吃就是“日本豆腐”   “唐僧肉”之类的辣条,还有五毛钱一包的干脆面,一元钱一袋的“喜之郎”果冻,八毛钱一袋的亲亲虾条,两毛钱一块的大大泡泡糖。常常有放学回来的幼儿园或者小学一二年的孩子,手里攥着五毛钱或者一元钱买这类小吃。儿子不到四岁也上了幼儿园,有一天他爸爸接他回来,他趁着我跟他爸不注意,搬起凳子去够柜台上盒子里的泡泡糖。他爸看见了,立刻疯了一般的把他从凳子上拽下来,一顿打。第二天,孩子的小屁股上,留下了红红的五个手指印,好多天才退下去。从那以后,儿子再没有自己要过超市里的任何一样东西。我跟他爸也很少把超市里的东西带回家给他。我们甚至算过那样的帐:如果给孩子拿回一联“娃哈哈”饮料,那我们就要卖掉好几联“娃哈哈”才能把喝掉的“娃哈哈”钱赚回来。我们卖掉十袋干脆面,才能赚回一袋他要吃的五毛钱干脆面钱。这样的算来算去,我们几乎真的除了吃饭,什么都没给孩子吃过。

孩子上了小学,因为中午都在小饭桌,我会每天给他一元或者两元钱,让他中午买根冰棍儿。

有一次,给他洗书包,竟然从他的书包里倒出来二十多张一元一元的纸币,我问他这是怎么回事儿。他告诉我,我平时给他买冰棍儿的钱他都没舍得花,都攒在了一块。

再大点儿上了初中,他回来说,前后桌的同学经常买些零食分给他,他几乎从不接受。我问为什么,他说,那些零食他从没吃过,也不见得好吃。我鼓励他说,你可以尝尝,然后也买些零食分给你的小朋友。儿子居然跟我讲,他拿着我给他的十块钱去超市,左看右看,竟然不知买些啥。因为那么多的好吃的,他几乎从没吃过,他不知道哪个好吃,应该买哪个。

上了高中,儿子似乎学会了一点怎样去花钱。时常放学回来,看到他的书包里放着康师傅冰红茶,或者手里拿着一杯优乐美奶茶。在他看来,这就是最大的花销,最好的奢侈品了。

本以为,上了大学,儿子会“学会”花钱,善待自己。可我那傻傻的儿子为了省钱,还是饿了肚子。他说,即使这样的省钱,每天光吃饭还要拿出二三十块钱。

唉,其实我明白,儿子的瘦,儿子的不会花钱,不舍得花钱,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从小我和他爸对他的影响。那次吃泡泡糖的毒打,在他幼小心灵上肯定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以至于他每花一分钱,每吃一样小东西,都会小心谨慎。他从小看到我和他爸省吃俭用,为了省钱,挖空心思的算来算去,他甚至不知道哪些钱是应该必须去花的。上大学了,每天拿出几十块钱吃饭,他会错误的认为这是一种浪费。为了省钱、心疼钱,他宁愿苦着自己,饿着自己。而我,除了大学给他提供了所谓充足的钱之外,再没给过他任何关心。用他的话说,别人家孩子的家长每次电话或者视频都会问孩子吃的好不好,钱够不够花,还会邮寄很多好吃的。而我每次除了叮嘱他努力学习之外,再没其他。

我一直把孩子的学习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他在学习上取得的每一次成就,都成了我最大的自豪和骄傲。可我从来就没真正的关心过他身体上的成长和健康。甚至没有认认真真的动脑筋琢磨给他做过一顿好吃的饭菜。我曾经以为自己是个称职合格的妈妈。我曾经认为自己以身作则,教会了他如何生活节俭,如何对钱敬畏,不能随便乱挥霍。可现在,看着瘦了十几斤的儿子,除了自责愧疚,还是自责愧疚。我连孩子最起码的温饱胖瘦问题都没做好,我算什么妈妈呢?我曾经清高的以为,一个人总是大谈特谈吃什么喝什么太过于庸俗。殊不知,人生的一半是诗和远方,另一半就是烟火。更何况一个孩子,正是长身体,需要补充能量的时候。如果身体都不搞不好,那么怎么会有好的精神状态去对待学习和生活呢?

这个寒假很长,六十天,我会变着样的给孩子做饭做菜,努力让孩子长胖!问儿子“我做的菜香不香?”儿子闷头不吭声,一大碗的饭菜全吃光。

从前对儿子缺少的正真的关心和爱,我也会慢慢的努力去补偿。我会跟着儿子一起慢慢成长,纠正自己从前的一些错误思想。让儿子“学会”如何花钱,让他真正的长大,长高,长胖,身心都健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