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通州区第一实验小学张亚新——五年级语文第七单元知识点复习作业设计

 自主发展 2021-12-29

教师介绍


    张亚新  通州区青年骨干教师。工作八年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兼语文教师。“学无止境”是我的座右铭,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断自主学习,利用课余时间认真阅读各类教育杂志及书籍,注意积累理论知识,积极撰写教育随笔和教育教学论文。


    一、作业设计依据与理念

语文作业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对开展语文教学工作,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因此,在“双减”背景之下,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高效完成教学任务和学生作业,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一线教师不断探究的。
以人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也是我们日常教学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五年级学生初步具备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业的设计既要有语言、文章、文学、文化等的知识积累的范畴,又必须有培养和提高学生良好语言能力、发达的思维能力、丰富的想象力、大胆的创新能力和健康积极的情感价值观的内涵。在具体的作业设计中,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注意合理性和趣味性,切实依据学生的学习需要,数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以生动形象的形式提高学生的作业兴趣,以学生的学习要求为出发点,以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获得与提高为宗旨,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

    二、作业作品

以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四时之美皆成趣》为例,基于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初步体会课文中的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首先要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其次聚焦静动态描写,指导学生用多种方法、多个角度边读边想象画面,在集体交流中丰富自己想象的画面与感受。然后体会景物动静态描写中蕴含的“趣”,反复朗读,积累语言。最后梳理表达方法,安排语用实践。
基于以上教学内容,本单元的作业设计分为三方面:除了学生固定的字词和阅读练习以外,我们还针对“景物的变化”安排了小练笔,针对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安排了思维导图,我们还关注到了学科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尤其是语文和英语都是重表达的学科,鼓励学生能够关注到学科间的知识链接,学生把英语课上学过相关知识点运用到了小练笔和思维导图中,使本单元的作业更加完整、更加丰富、更加有滋味。


    三、教师批改

针对本单元的整体作业设计,我进行了如下评价、分析:
1.在字词练习中,多音字(幕 暮)(瑜 榆)和形近字(既 即)(膝 漆)是学生学习中的短板,需要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区分练习,巩固字词基础。
2.在小练笔练习中,学生能够抓住景物的变化进行描写,但是句子过于简单,建议运用恰当的比喻句或拟人句,使得描绘的景物更加形象、生动,画面感更强。
3.在进行单元知识点汇总时,考虑到具体学情,我给出学生两种思路:一部分学生能够抓住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汇总,另一部分学生只能停留在简单的字词句,就顺势将本单元要求掌握的字词句进行汇总,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适当积累一些描写景物的古诗词。

    四、关于本次作业设计的反思

本单元的作业设计是遵循“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进行的单元整合性作业设计,从基础字词的练习到小练笔的练习再到知识点的总结,注重作业的整体性和层次性,关注到了具体的学情特点,既保证了作业实效,又给学生充分的选择余地,减轻了学生的作业压力,保证了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从学生上交的作业效果来看,达到了作业设计的预期效果。

分享收藏点赞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