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番茄为什么又“番”又“茄”?是蔬菜还是水果?圣女、玉女小番茄如何诞生?

 农家科技杂志 2021-12-30

番茄为什么又“番”又“茄”?

是蔬菜还是水果?

圣女、玉女小番茄如何诞生?

如果有一天田里和餐桌上的番茄消失,全球可能会暴动!没有番茄,水果拼盘黯然失色、罗宋汤和过半汉堡直接少一味、速食店的薯条鸡块找不到良伴、便当店的番茄炒蛋只剩炒蛋、意大利面只剩白酱跟青酱,整个世界简直大失血!

番茄是餐桌上的固定班底,但你知道吗?最初番茄不是用来吃的,而是用来“看”的!番茄是蔬菜还是水果,竟然出动最高法院判定?做红酱的番茄跟当水果吃的番茄到底有何差别?番茄的秘辛一箩筐,就让农家科技告诉你!

Q1

番茄的原产地在哪?跟茄子是亲戚吗?

A

番茄还真的是茄子的亲戚,同属茄科,原产于南美洲安地斯山区,在地理大发现后、16世纪传入欧洲。欧洲人对于番茄最早的纪录是一名草药师1544年撰写的《金苹果》,指的就是番茄,书中介绍了许多烹调方式,不过,当时的欧洲人并不把番茄当成蔬果,而是当作观赏植物。

番茄被“看”了很久才慢慢登上欧美餐桌,据传1820年时美国名人罗伯・强森说要吃下亲手栽培的番茄,还吸引群众到场围观。食用番茄约是近两、三百年的事,而出现计画性的F1杂交一代育种则是约近六十年前才开始。

Q2

番茄到底有几种?都是红色吗?它到底是蔬菜还是水果?

A

最常见的番茄是红色,但其实番茄的颜色、大小、形状都相当多元,以美国植物学家Charles Rick的分类法,野生番茄可分为9类,其中农业主要栽培的是“普通番茄”,但光是普通番茄的品种就已经多到数不完。

番茄除红色外,还有橙、黄、绿、粉红色,甚至有黑色、带有条纹的番茄。不同颜色的番茄拥有的营养素也不同,番茄的红色来自茄红素,橙色的番茄则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绿色的番茄拥有叶绿素,黑色的番茄含花青素。

番茄有大有小,小如可以一口吃掉的小果番茄,大果番茄直径可达十公分以上。小果番茄单粒约10至20公克。

“蔬果之争”是番茄的经典话题,植物学中番茄是水果(fruit),美国最高法院则在尼克斯诉赫登案中将番茄归类为蔬菜,原因是番茄常入菜。而在中国农产运销公司则将大果番茄分为蔬菜、小果番茄归类到水果,因此,番茄既是蔬菜也是水果。

Q3

做番茄酱的番茄,跟市场买到的番茄,是一样的吗?

A

番茄酱是速食店炸物必备良伴,也是家庭常备品,意大利面专卖店中,红酱更是经典款。不少人用市场买的番茄自己熬红酱,却怎样都少一味,这是因为番茄的品种根本不同。

番茄酱、红酱、卖场常见番茄糊,其实都是用加工番茄品种来制作。加工番茄特色在于酸度高、茄红素含量特高,酸度高的好处就是能防腐、风味强,茄红素高则使颜色十分鲜红。

加工番茄并无特定品种,有时是多品种混合。番茄酱的风味也跟制程有关,例如西西里番茄酱会将打碎的番茄泥涂在木板上,日晒风干使水分减少后刮下收集。

Q4

番茄有个“番”字,是从外国传入?

A

早在15世纪末,印第安人就开始种植番茄,18世纪初传入欧洲,18世纪末开始食用番茄。据考证,大约在2000年以前中国就有番茄,中国种植的番茄是从欧洲以及东南亚传入的,清朝的《广群芳谱》的果谱附录中就有“番柿”记载:“茎似蒿,高四五尺,叶似艾,花似榴,一枝结五实或三四实……草本也,来自西番,故名”。由于番茄有特殊味道,在当时多作观赏栽培,到20世纪初,城市郊区开始有栽培食用。中国栽培番茄,是在50年代初迅速发展起来的,现已成为特大城市蔬菜面积中的主栽品种。

Q5

“圣女小番茄”是最常见的小番茄,是谁育种的?

A

小果番茄受到国人瞩目,是从“圣女小番茄”开始。起源是农友种苗公司创办人陈文郁发现孙子陈威廷不爱吃番茄,因为当时番茄品种都偏酸,于是他积极育种,终于在1990年育成甜度高、果实小,小孩可以一口一个的圣女小番茄。圣女推出后一炮而红,消费者反应热烈,不仅成功打开国内小果番茄市场,并让小果番茄被定位为“水果”。

现在“圣女小番茄”已从过去的品种名,成为泛指同一个类型的小番茄。随著气候变迁、病虫害频发,圣女小番茄从露天栽培慢慢转为温室栽培,但仍受病害所苦,因此陆续育成比较抗病的相近品种如“小女”、“爱女”等。

Q6

“玉女小番茄”超好吃,但听说刚推出的时候被骂爆?

A

相较于圣女小番茄从品种变成类型泛称,玉女小番茄则都是同一品种。皮薄多汁、果肉嫩、高甜低酸的玉女小番茄,是许多人的最爱,但近二十年前玉女小番茄推出时,从田间走入市场却是一波三折。

玉女小番茄对病虫害敏感,且一遇露水就严重裂果,皮薄肉嫩又不耐运输,那时候接到不少农民客诉,凶巴巴的骂:“为什麽要推出难种的番茄!”

传统番茄贩售都是大量装箱运至批发市场后,小贩批走番茄再堆置在摊位上贩售,通常都把番茄堆得犹如小山。为了推广玉女小番茄,种苗公司请农民改成小盒分装,克服运输问题。

但因为加上人工分装、盒子的成本,价格比当时的圣女番茄贵了两倍以上,农民一开始是用宅配半买半送推广,谁知推出后消费者越吃越爱,最后连批发市场都来抢货,玉女的价格顿时成为国内小番茄的龙头,也改变了所有小番茄的包装贩售方式。

有趣的是,玉女小番茄推出时,其实还有两个“同班同学”。当时育种同时推出三种颜色,分别是红色的“玉女”、黄色的“金童”、粉红色的“小春”,但可惜玉女太有名,另外两位相形之下难出风头。

Q7

番茄是温带作物,“温室番茄”有比较厉害吗?

A

不少番茄都是种在温室里,番茄偏好15°C至25°C之间的环境,国内夏季较热,容易出现病害,又常下大雨,为了增进品质及降低裂果,农民才会从露天环境慢慢改为温室种植。

而因为不少病害都是透过土壤传播,所以有时会把番茄嫁接在茄子上,增强抗病力。不过嫁接有副作用,嫁接的番茄果实会变小、糖度会提高,因此大果番茄相较于小果番茄较少嫁接。

Q8

怎麽买番茄才不会踩雷?

A

掌握“当季”、“品种”、“形状”三原则,就可以找到心中最好吃的番茄。番茄是冬天的水果,冬天日夜温差大,番茄的养分累积效率会比较好,相对比较好吃。

季节对了,接着看品种。决定番茄风味的主因是品种差异,因此消费者要多尝试不同品种,例如喜欢甜,就可能会喜欢玉女小番茄。而同样品种的番茄,则要看果实是否圆润,圆润的果实通常纤维较为细致,因为氮肥施用过度的番茄比较会有明显的棱角。

Q9

网路上说番茄有饮食禁忌,例如空腹时不能吃、不熟的番茄会伤胃、煮熟的番茄才营养,这是真的吗?

A

番茄因为含有麸胺酸,料理时能带来鲜味,反而能提振食欲、常作为餐厅的开胃菜,这与空腹不能食用显然矛盾。至于没熟的番茄带有微量的番茄硷,会在成熟过程慢慢退掉,食用微量也不会造成人体危害,最重要的是“市面上的番茄都是熟的”,消费者不必太担心。

倒是“煮熟的番茄才营养”的说法并非谣言,番茄富含茄红素,一般来说,茄红素的吸收率只有10到30%,但食用番茄前将番茄切碎、以橄榄油烹调,吸收率会增加。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