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人律师如何打通“任督二脉”|iCourt

 案律 2021-12-31

作者:陈铭沛

单位:广东方图律师事务所 律师助理

律所:funtolaw

作为一名新人律师,我每天脑子里都要想八百遍什么时候才能打通“任督二脉”,功力可以快速提升,站到法庭上与诸位同行前辈一争高下。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新人如我碍于经验浅薄,难以加入各种高深的案情研讨会,只能每天醉心于基础工作,慢慢修炼内功。

难道对于新手来说,就只能感叹一声路漫漫其修远兮?直到那天,我接到一项新任务后,才感觉豁然开朗——原来我所苦苦找寻的武林秘籍就在这里!这项任务,我相信每一位新人都曾经做过或者正在做着,它就是——归档!

在众多基础工作中,我最喜欢的工作之一就是案卷归档。每当接到一个归档任务时,我就知道,一场大戏准备要在我的眼前展开了。

从纷繁复杂的案件资料中,我不单要将它们按照顺序整理归纳,而且还要跟随各位前辈的步伐,抽丝剥茧般仔细观看整个案件流程的点点滴滴。要想在归档工作中吸取经验快速成长,一定要用心研究这几部分资料。

一、起诉状

整个诉讼的开端,都来自于那份看似简短,实际却暗藏杀机的起诉状。

因此一开始,一定要仔细地把起诉状逐字读清,而且在读的同时要搞清楚几个问题:

  • 被告都有谁?

  • 被告之间都是什么关系?

  • 原告提出了什么诉求?

  • 被告都干了哪些侵权行为?

  • 相关的法律依据都有哪些?

在我所归档整理的案件中,被告数量动辄五六个起步,而方图的某些大案要案中,被告的数量甚至可能多达十个。众多被告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被告们可能既有法人也有自然人,可能既有侵权商标的权利人,也有生产商、销售商,同一个自然人可能是其中某个法人被告的独资股东,同时又是其他法人被告的股东之一,某两个自然人之间可能是夫妻关系……要想理顺这复杂的被告关系,我通常会尝试着自己做一份被告关系图,通过图例的方式能够一目了然地看清楚被告的关系网。

而实际上,在庭审中为了让法官能快速看透被告间的关系,主办律师也会做一份被告关系图。因此我通常会用自己做的关系图与主办律师做的关系图进行比较,看自己做的图哪些地方标示得还不够清晰还需进一步改进。

在搞清楚被告之间的关系后,每个被告的侵权行为就较为容易对应上了。在此基础上,就能把案件的大概脉络掌握清楚,然而这才仅仅只是看完了案件的开端……

二、证据材料

在研究透彻起诉状后,下一步就要好好翻看一下那几本厚如字典的证据材料了。业内名言“打官司就是打证据”,可见证据在庭审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在研究证据材料时,值得我们花时间逐页查看。

特别是对于知产案件来说,由于知产案件取证的特殊性,往往需要进行多次公证才能取得侵权证据,而公证的种类会涉及到网页公证、购买公证、收货公证,甚至是录音、录像公证等。新手面对种类繁多的公证,往往不知道不同种类之间的公证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等到自己上手做公证时就容易手忙脚乱从而导致乱中出错。因此在查看归档证据时,可以特别留意归纳前辈们在做不同种类的公证时,公证书的内容都力求反映了哪些事实。

例如对侵权网店进行网页公证,必不可少都要对网店的经营主体、网店介绍中的经营规模、侵权产品的详情页、销售数量、用户评价等内容进行取证。

进行购买公证时

需要对购买地点的门牌与地图定位进行拍照——为了确定侵权行为发生地;

需要对购买地点的门头招牌进行拍照——为了确定侵权主体;

需要对店内环境进行拍照——为了确定侵权规模;

需要对购买过程、销售单据进行拍照——为了确定侵权行为;

需要对购买的产品及细节进行拍照——为了确定侵权产品。

在多次归档研究这些公证书后,对于如何完成一项公证,新手也基本可以做到心中有数,等到自己单独做公证时,自然也就更胸有成竹。实际上在我敲下这段文字时,昨天我刚经历了入行后首次独自一人跑到千里之外的某地,独立完成了购买公证的整个流程。公证过程十分顺利,拍摄固定的证据也基本符合要求,公证员大哥还夸我经验丰富沉着冷静,可能他没看到我拍照时颤抖的双手吧。

但无论如何,之前仔细查看过的公证书,的确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才能顺利完成这次公证。

三、反证与答辩

翻阅完证据材料后,下一步就该轮到观看被告方的精彩表演了。一般来说被告律师会针对性地提出反证与答辩。

我们在研究被告方的资料时,主要关注三个方面:

  • 首先要关注被告对我方的证据提出了什么质证意见?

  • 其次要关注被告提交了什么证据?

  • 最后要关注被告根据所提交的证据提出的抗辩理由是什么?

原告在提交立案证据时,总会下意识地认为自己所提交的证据是几乎完美的,但是在被告眼中,这份证据又可能会存在一些漏洞。因此首先我们要看看被告所提出的质证意见,从而能够看到立案证据的不足。这些不足就是以后我们做证据材料时需要重点关注的地方,可能是一份单据的日期存在问题,可能是一份微信聊天记录的某些对话存在逻辑漏洞,又可能是公证时某个照片拍摄内容不完整。

新手可以从中总结,对方一般都是从哪些方面寻找证据漏洞的,以后在制作证据材料时,自己就可以特别关注一下这些点,使所提交的证据更加完美。

而第二个关注点与第三个关注点之间是息息相关的,被告根据所提交的证据证明自己提出的抗辩理由是成立的。而我建议新手在查看这一部分内容时可以反过来,先看看被告所提出的抗辩理由是什么,然后再看为了使得抗辩理由成立,被告都提交了哪些证据?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新手对于不同的案件能够提出的抗辩理由并不熟悉,而各抗辩理由的论证侧重点又各不相同,因此如果一开始直接观看被告提供的证据,可能并不知道这些证据的作用是什么。

但是如果反过来先把答辩意见的论证过程看一遍,搞明白论证的思路,然后再回过头查看相应的证据,就能明白被告提交的证据的证明目的是什么。

当然,除了一些正规的答辩思路以外,有时候我们也能看到一些被告律师剑走偏锋,提出一些并不寻常的答辩理由,从中也能开拓新手的答辩思路。

例如我所归档的一个案件,被告律师在接受委托后,马上提起了管辖权异议。在法院审理管辖权异议的时间内,被告律师一方面当然是在收集对被告有利的证据,而另一方面,被告律师竟然代理被告一在另一法院向被告二提起一件新的诉讼,诉请法院确认被告二擅自在自己制造的产品上使用被告一的企业名称。

新诉讼走了速裁程序,在原诉讼管辖权异议审理期间,新诉讼的诉讼结果已经出来了,被告二被判败诉,法院判决被告二停止侵权行为,并向被告一赔偿损失。被告律师将该判决作为原案件的证据提交到法院,意图将所有侵权责任归到被告二身上,使被告一可以免除侵权责任。

面对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方法,新手当然无从应对,但是前辈们自然能够看出其中破绽,所以下一步,我们就可以看看前辈们是如何一招制敌的。

看完被告的材料后,下一步就要回到原告身上,看一下原告律师所提交的代理词。一个复杂案件的代理词可能多达十数页,因此在看的时候需要对重点内容进行归纳提炼,寻找优秀代理词的一些共同特征。

首先,需要归纳不同案件的代理词都是围绕哪些内容进行阐述的。不同案件的论述侧重点会有所不同,例如商标侵权案件总少不了需要论述原告及原告商标的知名度、被告的侵权行为、被告的主观恶意程度、被告其他的负面证据、原告因侵权受到的损失或被告的获利情况等。又或者在专利侵权诉讼中多数会围绕涉案专利稳定性、侵权产品与涉案专利特征比对、被告的侵权行为以及获利情况等方面进行论述。

对不同案件的论证思路进行归纳后,将有助于我们掌握不同案件的论证重点,以后面对同类案件时,无论是在证据收集阶段还是在准备起诉材料阶段,甚至是有一天将由我们操刀起草代理词时,都能做到有的放矢。

其次,对于代理词中所列举的证据内容中我们感到比较陌生的部分都需要重新翻看证据材料的相关页面。我们之所以会对部分证据内容感到陌生,那是因为在前面观看证据材料时可能并不仔细,又或者是下意识地认为该部分证据并不重要。

但在代理词中,这些我们没有仔细查看或者认为不重要的证据,恰恰却成了主办律师的论证重点之一,这就是新手与老手对于证据的敏感性的差距了。因此这些遗漏的地方,值得我们回过头去再仔细查看一遍,想想自己当初为什么会把这些点给忽略掉了?

最后,当然就是看一下对于被告律师的答辩意见,主办律师是如何进行反驳的。在这些反驳中,既有可能会指出对方提交的证据中的漏洞,也有可能会提出对方逻辑上的纰漏。

特别是上文所说,当被告律师想要出奇制胜时,更值得我们仔细研究原告律师是如何进行应对的。例如在上面例子中,主办律师对被告提交的裁判文书进行了仔细阅读,随后在代理词中指出,被告二在庭审的过程中并没有出庭应诉,而是采取在答辩状中通过自认的方式承认自己擅自使用了被告一的企业名称。

该行为明显属于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最终法院采纳了原告的观点,将该裁判文书所认定的事实排除在外不予采信。

四、查看判决书

最后最为重要的当然就是要仔细查看法院的判决书。阅读判决书的重要性不然而喻,但是阅读归档案件的判决书与阅读指导案例、典型案例的判决书又会有一定的差异。指导案例、典型案例往往反映了最高法院对于不同案件的审判思路,因此无论是公检法还是律师,都会倾注相当的精力对此进行深入研究与解读。但是这些案例往往只公布简单的案情与判决书,对于新手来说,缺乏案件的第一手资料再加上水平所限,能够从案例中吸收到的知识极其有限。

但是归档案件的判决书却恰恰相反,其所引用的证据材料我们都掌握在手中,能够清晰地掌握整个案件的脉络,对于案情的前因后果心中有数,因此结合这些一手资料,解读判决书中对证据采信的逻辑、对事实情况的推定、对法理论述的思路等,将更有利于我们理解法官对于这一类案件的判决思路,可以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

新人的工作内容虽然大多是基础性的工作,但是这并不代表着我们就不能从工作中汲取经验。我们在忙着手上的工作时,多点低头看看手中那些文字的内容,有时候武功秘籍可能就藏在里面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