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温乳酸菌饮料还有机会吗?

 乳业财经 2021-12-31

乳酸菌饮料热度不减,近些年来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相比之下,常温乳酸菌饮料打破了冷链限制,能够辐射更多人群,也更具市场优势。

然而,常温乳酸菌饮料市场也面临很多问题,比如活菌数量、含糖量等。由于进入门槛较低,市场上出现了很多品牌,大大小小的品牌之间竞争也十分激烈。

当下健康营养的需求不断提升,常温乳酸菌饮料是否还有发展的机会,向什么方向发展成为关键,契合消费需求的常温乳酸菌饮料无疑拥有更多的可能。

市场有望达到160.6亿

后疫情时代,消费者对健康乳制品的需求不断增长。乳酸菌饮料早已以“健康”、“助消化”等形象深入人心,大家也不再只是简单的把乳酸菌饮料当做零食饮料,而是更多的扮演起了帮助肠道健康的角色。

实际上,乳酸菌饮料市场一直都是“热闹非凡”,市场在持续扩容的情况下也保持了较快的增长。

欧睿国际数据显示,2015-2019年,中国乳酸菌饮料市场复合增长率为11.2%,2019年中国大陆乳酸菌行业市场规模达364.8亿元。未来乳酸菌饮料市场将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预计2020年有望达到389.3亿元的规模。

乳酸菌饮料可以分为两大品类,即常温乳酸菌饮料和低温乳酸菌饮料。相比之下,常温乳酸菌饮料市场规模更大、增速更快。

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大陆的常温乳酸菌饮料市场仅为77.2亿元,但2019年已经达到148.8亿,预计到2020年,常温乳酸菌饮品市场有望继续增加到160.6亿元。

常温乳酸菌饮料摆脱了冷链的制约、保质期更长,能够快速的打开市场。尤其当下一二线市场的乳制品消费基本已经饱和,三四线市场被视为新的机会市场,常温乳酸菌饮料能够更快的切入低线市场。

相对来说,常温乳酸菌饮料能够触及的消费人群更为广泛、适合各种饮用场景,布局常温领域的品牌越来越多、市场竞争越来越大。

老品类焕发新生

常温乳酸菌市场虽然在不断扩大,但却仍然面临着较为尴尬的处境。

一方面,常温乳酸菌饮料市场增长速度在下降。2015年市场规模不足百亿,市场增速却高达35.4%。然而随着市场规模扩大,行业增速开始下降,目前已不足10%。

另一方面,常温乳酸菌饮料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不少企业都进入了这一领域,大大小小的品牌充斥了整个市场。但是这些品牌推出的常温乳酸菌产品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在口味、功能上也比较相近。大多都是酸酸甜甜的口味,主打富含膳食纤维、有益肠胃蠕动等。

在这种情况之下,为了能够在竞争中突出自身产品的优势和特色,成为能够吸引人购买的亮点,企业正在努力让老品类焕发新生。

光明新上市的AD钙乳酸菌饮品,选用光明高品质牧场牛乳、进口乳酸菌发酵,特别添加维生素 A、维生素 D,无色素和防腐剂,健康配方。均瑶味动力益生元AD钙奶选用纯正进口奶粉,0添加防腐剂、0脂肪,有原味和草莓味两种。

康师傅推出“轻世代”的概念,围绕年轻人打造了小酪多多。主打清爽口感,采用新西兰进口脱脂奶粉,特别添加了欧洲进口HN019乳双歧杆菌,在包装设计与品牌传递上与年轻人保持一致。

当下年轻人更具备超前的健康意识,消费需求也发生了明显改变,常温乳酸菌饮料还需抓住这部分人的心。

市场并非真正“蓝海”

对于常温乳酸菌饮料来说,还要面临一些更突出的问题,比如活菌数量、含糖量、品牌繁杂等。

虽然乳酸菌饮料扮演者促进肠道健康的角色,但众所周知只有活的乳酸菌才能起到有益作用,而常温乳酸菌饮料基本都是灭菌型,不含有活性益生菌,乳酸菌的添加量也无法与活性乳酸菌的含量相关联。

常温乳酸菌饮料的配料表十分丰富,含有不少的添加成分,而且含糖量较高、蛋白质含量却较低。

绿贝林乳酸菌饮料中蛋白质含量为0.7g/100ml、碳水化合物含量为3.1g/100ml。优乐多风味乳酸菌饮料中蛋白质含量为0.7g/100ml、碳水化合物含量为9g/100ml。小样小乳酸中蛋白质含量为1g/100ml、碳水化合物含量为11.4g/100ml。

另外,进入常温乳酸菌饮料市场的品牌众多,除了伊利、蒙牛、均瑶、小样等比较知名的品牌之外,更多的是一些小品牌如明趣、界界乐、吉悠悠、惠宜、喜乐、宜养、麦欧欧等。

尤其在低线市场,由于常温乳酸菌饮料市场门槛较低,滋生了不少小牌、杂牌,这会让常温乳酸菌饮料产品质量无法得到保障,从而乱象频生、问题频发。

大品牌相对来说无论是在渠道还是品牌上都更具优势,但是品牌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留给小品牌的机会更少,要想真正占据一定的市场还是有难度的。

上海睿农咨询总经理侯军伟在接受《乳业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低温盛行的当下,常温乳酸菌饮料市场必然会受到影响。主要在于消费者健康意识提升,对于乳酸菌饮料,消费者已经逐渐认识到这仅仅是休闲饮品,并不能代替营养。

挖掘市场机会

虽然常温乳酸菌饮料市场面临的困难很多,但是也并非毫无值得发展的可能。

常温乳酸菌饮料在活菌数量上没有明显优势,但是仍有不少消费者会因为口味而选择这类产品,因此在发展常温乳酸菌饮料时还需注重口味和口感的提升。

强调营养和健康,对于常温乳酸菌饮料来说,提升蛋白质含量、减少含糖量是当下的发展趋势,毕竟营养和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消费者可能会慢慢减少选择欠缺这些要素的产品。

从细分方向寻求突破,比如人群、功能等。海底捞就推出过在包装上标注“冲淡辣感”的乳酸菌饮料,定位于“火锅伴饮”。儿童乳酸菌饮料也在不断增多,针对儿童生长发育进行定制。这需要企业关注当下明确的功能需求,并针对相应的菌株进行验证。

作为以“乳酸菌第一股”上市的均瑶健康,企业发展要求践行“大健康”要求,但是当下产品系列单一、过多依赖味动力系列,未来有机会推出更符合健康需求的常温乳酸菌饮料产品。

常温乳酸菌饮料同样具备健康属性,但如何贯彻和落实这一要求就是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了,这将影响企业的市场地位和常温乳酸菌饮料的市场规模。

侯军伟表示,乳酸菌饮料未来的市场还是有机会,这个机会在于要通过产品和口感创新,做新式的饮品,使之符合消费者对于休闲、解渴等口味性消费的需求。而且中国的市场规模很大,特别是现在的低线市场依然存在着很大的销售机会,虽然常温乳酸菌饮料整体增长下滑或者停滞,但是市场依然有需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