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与温病、暑病

 秦皮 2022-01-01
《内经》提到,伤寒而反发热者有三种意思∶

第一,有当时急发者,曰人伤于寒,则为病热也;

第二,有过时发热者,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也;

第三,有随时易名者,曰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也。

病温或者病暑,在其对应季节而生病,暂先不论,但凡温病、暑病因伤寒所引发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人体之内的郁火。

《内经》曰∶“藏于精者,春不病温。”说明了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的根本原因。同时也申明,冬不藏精,夏亦病温的原因。

人伤于寒,则病热,这是永恒不变的道理。而因为伤精而导致春夏生病的,是因为其本人肾阳有余,好行淫欲,不避寒冷,虽然外伤于寒,其自身的阳气足以抵御。虽然知道寒在身,但并不因此被寒伤而生病。外表之寒虽不能内侵,但体内虚阳无法外散,导致虚阳下陷入于阴。所以身体感觉不到热,也不会发热。

冬季为收藏,所以阳热不能急发,寒越久,阳热陷的就越深,由此内部阳热日盛,阴气日虚。

如果寒日少,蓄热浅,那么阳火应春气而发就是温病;寒日多,郁热深,那么阴火应夏气而发就是病暑。阴消阳长,阳自内至外而发。

王叔和所提出的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这是不对的。如果身体无热御寒,这寒犹如无守备之城,便可深入脏腑。如果身体有热,寒伤于表,得热则散,此寒也无法藏于肌肤之间。

《内经》论温的脉症治法十分详细,大多数学习的人不得其要领,唯独张仲景能够提纲挈领,阐述“发热而渴、不恶寒”为温病提,与《内经》冬不藏精的经旨相合。


少阴与太阳互为表里,太阳根起于至阴,名曰阴中之阳。所以太阳病,会有恶寒的症状。

与伤寒进行对比,温病提纲所说的“发热而渴、不恶寒”,说明阳中无阴,所以不恶寒。

热病:口燥舌干,而渴属少阴,少阴者,封蛰之本,精之处也。发热而渴,是少阴之渴,少阴之所以会“渴”,是因为精不藏也。所以,发热如果出现渴的症状,说明太阳的根本已经暴露出来了。

《黄帝内经》云: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孤阳无所依附,发则为温病。温病的治疗方法,散见于六经之中,可以此类推。

如:

伤寒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是区分伤寒、温病的关键所在。就如同太阳和阳明合病之间的区分,是“发热恶寒”四字,只要还有“发热恶寒”症状,病就在太阳,没有“发热恶寒”,病就在阳明。

如: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就是温势猖獗。所以用白虎加人参,保元气于清火之时,这是所有因为伤寒为诱因而发展成温病的正确治疗方法。

被寒邪所伤而发病的,病随大汗而解。若被寒邪所伤而转成温病的,若此时随大汉而发,所以会出现虚证。如果白虎汤之中不加人参,那么热邪虽然被白虎汤清除,谁又能保证寒邪不随白虎汤入于体内呢?所以,这种情况下,需要兼用补法,才是治病求本的思想。

如:

服柴胡汤后,渴,属于阳明病。

柴胡有参、甘、芩、枣,皆生津之品,服用之后反而渴,是微寒之剂,不足以解除温邪,少阳相火,直接从阳明发动。这种情况要用白虎加人参治疗,而以柴胡加人参治疗,并非正确的治疗方法。

相火寄于甲(阳木,胆)乙(阴木,肝)之间,所以肝胆为温病的发源之地;肠胃为市,所以阳明为温病聚集之所。

阳明病一开始的时候恶寒,这种症状在第二天就会停止,症状出现反转,不恶寒反而恶热,这也是伤寒转而成温病的有一个特征。

如果温病不是因为伤寒所导致的,只需要扶阴抑阳即可,就不需人参补中益气。

温邪有浅、有深,治疗方法也有轻重之分。

如:

阳明病,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瘀热在里不得越,身体发黄,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茵陈汤主之。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大承气汤急下之。

厥阴病,下利欲饮水者,白头翁汤主之。

这是张仲景治疗温病的大方向。

温病与暑病,偶感天气而病轻的,因为不藏精所致,这种情况是自伤,病情重。如果再感风土异气,加上自身虚衰、温邪或暑邪,这三气合在一起,就成了瘟疫。

温热利害,只是在于一人而已。瘟疫则不同,瘟疫会传播,祸延邻里。今天我们分不清温热、瘟疫的区别,统统称为温病,令人讨厌而且忌讳,这是因为言辞表达不当,使得不同病症没有表述其应用的意义。

吴又可《温疫论》,程郊倩《热病注》,俱有至理可传,在这里就咱不重复赘述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