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正电机研究报告:驱动电机打开新增长空间,有望迎业绩拐点

 晴耕雨读天 2022-01-01

(报告出品方/作者:安信证券,徐慧雄、徐昊、刘国荣)

1.国内驱动电机龙头,扁线电机产能加速扩张

1.1. 从微特电机到新能源驱动电机,成为国内驱动电机龙头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微特电机、汽车电子和家电智能控制器四块业务, 2012 年,公司搭建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生产平台,并开始试生产,之后陆续为上汽通用五 菱、吉利汽车批量供货,并已经成功扩产扁线电机产线,进一步拓展包括小鹏在内的新势力 客户和自主品牌客户,逐步成为国内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供应商龙头。

卓越汽车有限公司为方正电机大股东之一,卓越汽车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为中车城市交通有 限公司,其中,卓越汽车与中振汉江是一致行动人,同时股东张敏所持股票的投票表决权委 托给卓越汽车。公司总经理牛铭奎博士曾任职吉林大学汽车学院副教授,舍弗勒事业部副总 裁,团队的研发和产业积累优势显著。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家电智能控制器、微特电机和汽车电子等。 智能控制器业务:产品涵盖家电类和电动工具类的控制器,主要客户包括家电行业和电动工 具类产业链中的国内外主要龙头企业,包括伊莱克斯、飞利浦、科沃斯、TTI 等。 微特电机的产品主要为:家用智能缝纫机、汽车雨刮器电机、电动工具电机等,主要客户为 日本兄弟、TTI 等下游龙头客户。

文章图片1

汽车电子业务:主营产品包括柴油机控制器 ECU、气体机控制器 GCU、后处理器控制器 DCU 等。据公司公告,子公司海能已经成功研制国六排放标准气体机控制系统,和玉柴联合动力、 上海电装燃油喷射有限公司三方联合研发的国六柴油机也点火成功。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公司原有的产品主要为 A00 级车型中的圆线电机为主,主要客户为五 菱等客户。根据公司公告,公司已经进入小鹏、蔚然动力等国内主要造车新势力和吉利、蜂 巢传动、上汽乘用车、奇瑞汽车等自主品牌,客户结构有望继续拓展到国内其他主要的新势 力+强自主品牌。

1.2. 加速扩产扁线电机产能,产品结构逐步优化

2021 年 H1,公司新能源驱动电机出货 19 万台以上,主要应用于上汽通用五菱 MINI EV、 小鹏 P7、吉利帝豪 EV 等车型,为国内出货量第一的电机供应商。2021 年,15 万台的扁线电机产线投产后,公司驱动电机产能可达到 50 万台。根据公告,公司将投资 5 亿元,购臵 6 条先进新能源汽车电机生产线,扩产 100 万台电机的产能,项目达产后,可增加收入 25 亿 元。

100 万台电机扩产计划已经启动,份额持续提升可期。100 万台电机扩产计划,项目分两期 实施,2022 年 12 月底之前完成第一期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生产线 2 条的建设,形成年产新 能源汽车驱动电机 35 万台的生产能力;2023 年底前完成第二期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生产线 4 条的建设,形成年产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 100 万台的生产能力。

公司目前现有客户已经包括吉利、小鹏、蔚然动力、蜂巢传动、上汽乘用车和五菱在内的国 内优秀新势力和自主品牌客户,并且其他新客户的业务拓展较为顺利,新势力+强自主品牌 的占比有望持续提升,加速扩产可以支持公司对新客户的拓展。参考我们 2021 年 12 月 13 日发布的报告——《2022 年汽车行业投资策略:格局重塑,全新机遇》,我们预测 2022 年 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超过 500 万辆,中高端车型使用双电机的比例持续提升,国内驱动 电机行业的供需情况逐步改变,扁线电机的产能将出现短缺。

文章图片2

1.3. 产品结构升级,业绩强势复苏

扁线电机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新势力+强自主客户拓展顺利。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 展,公司基于原有微特电机的技术积累,逐步拓展到新能源汽车的驱动电机领域,从壁垒较 低的圆线低功率型号电机逐步向高功率的扁线电机拓展。公司已经将客户和待拓展客户延伸 到强自主+新势力车企,电机的销售结构逐步优化,高功率扁线电机占比提升。据公司公告, 目前公司已经进入小鹏、蔚然动力和柠檬 DHT 混动等多个国内主流新能源平台的供应链。

公司的新能源驱动电机定转子均实现自制,同时也拥有一定电控领域的技术积累,公司加大 研发投入,在油冷电机、800V 高压电机和扁线电机等新技术方向持续投入,并且根据公告, 已经获得新能源汽车头部企业的 800V 高压电机的开发合同和项目定点。

原材料波动导致盈利能力受损,行业高景气度有望传导成本压力。公司驱动电机的主要原材 料包括稀土、铜材和硅钢片等,2020 年下半年以来,价格上涨幅度明显,公司产品原材料 上涨导致盈利能力受到影响。我们认为公司驱动电机盈利能力即将出现拐点,逐步改善提升, 原因包括:1)新能源汽车行业销量大幅增长,行业景气度高,驱动电机的下游需求增长显 著,有助于成本端的向下传导;2)公司扁线电机的拓展较为顺利,包括 800V 高压电机和油 冷电机也在积极拓展中,产品技术壁垒提升有助于盈利能力的改善;3)客户逐步从 A00 级 车型切换至中高端车型,单车价值量提升;4)出货量的迅速提升,规模效应逐步体现。

文章图片3

产品定价策略改变,已有客户的毛利率有望修复。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高增长,驱动扁线电机 的产能逐步切换到供需紧张的情况,由于原材料的显著增长,驱动电机的定价方式从固定价 格转变为按原材料价格波动联动的价格定价模式,成本上涨影响逐步弱化,公司毛利率有望 逐步恢复至 15%以上的水平。

规模效应+产品结构优化驱动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根据公司公告,目前公司计划扩产 100 万台电机的产能,将在未来陆续投放产能,并且公司已经获得蜂巢、小鹏、蔚然动力等多家 国内优质客户的定点,并且正在积极拓展其他强自主+新势力客户,未来公司的规模效应和 结构提升将逐步改善公司的盈利能力。

国内电机行业目前的集中度仍然较低,中高端市场的扁线电机仍然以合资供应商为主,国内 自主电机企业的出货量中,中低端圆线电机的占比较高,叠加在原材料涨价的冲击下,国内 自主电机企业的盈利能力普遍较差。我们认为,随着国内新势力+强自主的强新产品周期到 来,下游需求加速释放有望驱动行业供需的紧张,公司扁线电机的产能规划积极,在这一轮 高景气周期中,市场份额有望显著提升,逐步成长为国内电机行业龙头。随着中长期行业格 局的形成,以及行业本身的快速技术迭代,公司的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改善。

文章图片4

2.驱动电机空间广阔,扁线电机大势所趋

2.1. 量价双升,行业快速扩容

驱动电机是新能源车的核心部件,关系汽车行驶的主要性能。驱动电机是车辆行驶的执行机 构,直接决定了爬坡能力、加速能力及最高车速等汽车行驶的主要性能指标,是新能源车的 三大核心部件之一。驱动电机主要由定子、转子和壳体端盖等其他机械结构三大部分组成。 新能源汽车电机主要有 4 种:永磁同步电机、无刷直流永磁电机、异步电机和开关磁阻电机,其中永磁同步电机在制造转子时加入永磁体,具备功率密度高、能耗低、体积小、重量轻等 优势,已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中最广泛应用的驱动电机。

预计 2025 年全球和中国新能源车销量 CAGR 分别达 40%和 61%,有望带动驱动电机市场 快速增长。1)全球:在中国新能源市场即将高增、欧洲碳减排趋严、美国拜登新政不断释 放利好的背景下,据EVTank,预测2025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有望达到1800万辆,2020-2025 年 CAGR 高达 40%。2)国内:随着新能源车成本的下降、产品力的提升、营销推广的持续 以及双积分的压力下,新能源车市场有望快速增长。参考我们 2021 年 12 月 13 日发布的报 告——《2022 年汽车行业投资策略:格局重塑,全新机遇》,根据各汽车品牌的车型规划及 竞争力分析,我们测算得到 2025 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有望达到 1262 万辆,2020-2025 年 CAGR 高达 61%。全球和中国新能源车高速放量,有望带动新能源驱动电机市场快速增长。

文章图片5

单车功率和电机数量增长有望提升驱动电机的单车价值量。

1)驱动电机的价格与功率具备非线性的正向关系,主要在 1000-5000 元左右。通常,A0 级和 A00 级车的功率在 100kW 以下,单价较低,多在 1000-2000 元,例如方正电机供 应的五菱宏光 MINI EV 的电机单车价值仅 1000 元左右;一般来说,车型级别越高,搭 载的驱动电机功率也更高,单价也随之上涨,例如,方正电机和精进电动供应的小鹏 P7, 196kW 驱动电机的售价在 4000-5000 元左右。2016-2018 年,我国新能源市场以 A0 级和 A00 级车为主,合计份额在 50%以上,自 2019 年起,特斯拉入华叠加自主中高端新 能源发力,A 级及以上车型份额开始提升。目前,A0 级和 A00 级车新能源渗透率较高, A 级及以上车型尚有较大渗透空间,参考我们 2021 年 12 月 13 日发布的报告——《2022 年汽车行业投资策略:格局重塑,全新机遇》,我们测算到,2022 年 A 级及以上车型市 场份额有望提升至 75%,进而带动单车价值量提升。(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2)双电机占比提升,单车电机数量增长成为趋势。目前,高端车型为满足对高性能的追求, 搭配电机的数量由原来的单电机增加到双电机。例如,2021 年 1-11 月占据我国新能源 车型热销榜 TOP20 的特斯拉 Model 3/Y、造车新势力的蔚来 ES6、小鹏 P7、理想 ONE, 以及强势自主的比亚迪汉等均配备了双电机。随着高端新能源品牌加速成立、高端新能 源车密集上市,未来由造车新势力和强势自主为主导的高端新能源市场有望高增,参考 我们 2021 年 12 月 13 日发布的报告——《2022 年汽车行业投资策略:格局重塑,全新 机遇》,我们预测到,2022年20万元以上的新能源乘用车有望超过191万辆,实现60-70% 增长。随着高端新能源车销量的高增,将通过提升双电机的占比进而提升单车电机数量 和单车价值量。

文章图片6

2025 年中国新能源车驱动电机市场空间有望达到 395 亿元。基于新能源车销量的高增长+ 单车电机数量和功率的提升,中国新能源车驱动电机市场有望快速扩容。我们做以下假设: 1)新能源车销量:根据各汽车品牌的车型规划及竞争力分析,我们测算得到 2021-2025 年 新能源乘用车分别达到 320 万辆、521 万辆、768 万辆、1015 万辆、1262 万辆; 2)单车电机搭载量:据汽车之家,2020 年单车电机搭载量为 1.1 只,假设逐年增长 0.05 只,预计 2025 年单车电机搭载量为 1.35 只; 3)驱动电机单价:参考巨一科技招股说明书,电机平均单价在 2000-3000 元左右,考虑到 单车功率的提升,假设单价逐年增长 3%;我们测算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车驱动电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95亿元,CAGR达 72.67%。

2.2. 扁线电机有望逐渐成为主流

2.1.1. 扁线电机具备高效率、高功率密度、散热好等优势

新能源电机的发展方向:高转化效率、高功率密度、小型化、低成本。目前新能源汽车处于 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消费者对于整车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新能源整车对于电机的需求 主要集中于转化效率高、功率密度高、小型化、低成本。高转化效率和小型化可以减少电量 损耗提升续航里程,高功率密度可以输出更强劲动力,低成本将进一步推动新能源车加速渗 透。

扁线电机较传统圆线电机更符合新能源需求,优势突出。扁线电机是一种绕组技术,采用了 扁平的矩形导线,绕组铜线的横截面为长方形。在定子组件的制造过程中,需要将绕组以插 入方式安装入定子中,由于单根漆包线形状像发卡,故扁线电机又称发卡电机。与传统圆线 电机截然不同的导线形态,让扁线电机具备高效率、高功率密度、散热好、NVH 表现佳、重 量和体积小等优势,更符合新能源电机的发展方向。

文章图片7

1)效率高

截面设计提升槽满率:电机的本质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转化效率至关重要。目前, 电机损耗主要来自于 4 个方面:电机铜耗(65%)、电机铁耗(20%)、风摩损耗(10%) 和杂散损耗(5%),其中电机铜耗损耗最大。传统圆形电机的排列方式会产生较大的间隙,扁线电机截面为方形,空间利用率高,裸铜槽满率较圆形电机可提升 20%-30%, 能有效降低绕组电阻进而降低铜损耗;

端部尺寸更短:定子端部的铜不影响电机功率,只产生连接作用,会产生额外电损耗, 因此端部尺寸越短越好。与圆线电机绕组相比,扁线电机端部总高度缩短 5-10mm,可 有效降低端部绕组铜耗,进一步提升电机效率。

截面设计+缩短端部尺寸等结构设计,可以让扁线电机的平均效率较传统圆线提高 1%以上。 具体表现为:最高效区间范围及对应的转速范围和扭矩范围均扩大,在 WLTC 工况下和全域 平均情况下,扁线电机效率较传统圆线电机分别高 1.12%和 2.02%。

文章图片8

2)功率密度高

相同体积下,扁线电机功率密度更高。扁线电机的裸铜槽满率较圆线电机高 20%-30%,这 意味着在相同体积情况下,扁线电机可以容纳更多的定子绕组,即相同损耗下扁线电机可以 输出更高的功率和扭矩。目前,国内采用扁线绕组的电机最高功率密度达到 5kW/kg,而普 通电机的功率密度最高仅能做到 3kw/kg。

3)散热能力强

与圆线电机相比,扁线电机的扁线形状更规则,在定子槽内紧密贴合,与定子铁芯齿部和轭 部接触面积大,可有效降低槽内热阻,提供热传导效率。

4)NVH 表现好

一方面,扁线电机使用的导线及绕组具备更好的刚度,可有效压制噪音;另一方面,扁线绕 组通过铁芯端部插线而非槽口嵌线,因此电磁设计上可以选择更小的槽口设计,能有效降低 齿槽转矩脉动。相较于圆线电机,扁线电机 NV 下降 12%,电机齿槽转矩减少 81%。

文章图片9

5)重量和体积小

同等功率下,由于扁线电机槽满率和效率更高,因此铜材用量减少导致扁线电机的体积和重 量更小,在提升续航和车速的同时,也能为整车留下更多的空间;此外,扁线电机的端部总 高度较圆线缩短 5-10mm,也可有效减低重量和体积。

2.1.2. 扁线电机壁垒高,核心难点正逐步突破

扁线电机拥有超越传统圆线电机的多种优势,但是在设计、制造工艺、设备、原材料等方面 的劣势使得过去扁线电机无法大范围应用。目前,随着技术的成熟和新能源加速渗透,扁线 电机大规模产业化的难点正逐步突破。

“趋肤效应”增加损耗

趋肤效应,即当导体中有交流电或者交变电磁场时,导体内部的电流分布不均匀,电流集中 在导体的“皮肤”部分,即电流集中在导体外表的薄层,越靠近导体表面,电流密度越大,导体内部实际上电流较小,增加导体的电阻和损耗。电动车动力需求逐渐增加,带动电机转 速越来越高,导致通过绕组的交流电频率也越来越高,趋肤效应愈加显著。

文章图片10

方正电机、华域电动等头部企业通过增加多层扁线绕组减弱趋肤效应。近年来,扁线绕组技 术由 2 层、4 层升级为最新的 8 层扁线绕组技术,导线面积增大,电阻和能量损耗降低,电 机效率提高。以上汽新能源 ER6 车型为例,与 4 层发卡绕组电机相比,8 层扁线绕组电机效 率≥90%的区间从 83%提升到 88%,且 NEDC 工况的平均电耗从 13.8 千瓦时/百公里下降 到 12.2 千瓦时/百公里,降幅超过 11.5%,提升车辆续航里程。

制造工艺难、设备投入大

扁线电机制造工序多且复杂,对于绕组成型的精度和应力要求也很高。与圆线电机相比,扁 线电机难以通过人工制造,必须依赖专业的高端设备才可以实现大规模量产。电机厂家必须 建立自动化产线,产线和设备投入较大,扁线电机产线投入约是圆线电机的 2 倍,且量产后 还需对良品率进行控制。扁线电机巨大优势下,方正电机等头部企业率先研发并投建产能。

扁线要求和技术门槛高

扁线电机对于扁线的要求更高,1)粗铜线具有一定的弹性,弯折后容易反弹导致绝缘层损 坏,因此必须保证铜线的质量高,且在设计时留有足够的变形余量;2)扁线制作工艺更加 复杂,缘涂层在烘干后会产生收缩形变,通常圆线能够自然收缩均匀,而扁线容易产生损坏, 良品率更低;3)扁线需要保证 R 角的范围控制在 0.65-0.8mm,需要依靠专业的模具且对模具的精度要求高。以精达股份为代表的头部企业,经过多年研发已经成功突破扁线技术,实 现了电动车驱动电机用扁线产业化量产,目前正积极进行布局和扩产。

文章图片11

与传统圆线电机相比,扁线电机具备高效率、高功率密度、散热好、NVH 表现佳、重量和体 积小等优势,更符合新能源电机的发展方向。随着技术的成熟和新能源加速渗透,过去桎梏 扁线电机大规模产业化的障碍和难点正逐渐扫清,扁线电机替代传统圆线电机成为大势所趋。 随着国内电机企业在扁线电机产品和工艺上的突破,2017 年上汽首次使用扁线电机,随后 造车新势力和自主品牌如比亚迪、长城等也开始实现配套,预计扁线电机渗透率将不断提升。

2.3. 车企自产+第三方共存,扁线化有望加速市场集中

我国新能源驱动电机市场中,车企和第三方供应商平分天下。车企:电机作为新能源车的核 心部件之一,深受主机厂重视,具备较强电驱动集成能力的车企选择自产驱动电机,例如特 斯拉、比亚迪、蔚来汽车、上汽集团等;第三方供应商:1)主机厂与传统电机供应商成立 合资公司,例如大洋电机(北汽集团),2)由于新能源驱动电机和传统电机构造类似,传统 电机供应商顺势转型进入新能源领域,例如方正电机等,3)始终专注于新能源驱动电机的 第三方供应商,例如深圳大地合、精进电动等,4)以合资身份存在的海外巨头,例如博世、 日本电装等。据 GGII,2021 年 H1 我国新能源驱动电机市场中,CR10 集中度为 74.4%, 车企和第三方供应商平分天下。

多因素致盈利承压,2017-2021 年行业集中度提升。2017-2021 年,新能源乘用车补贴持续 退坡,全球新冠疫情爆发,原材料涨价等多因素下,新能源车驱动电机行业受到冲击。主流 企业的新能源驱动电机相关毛利率呈下降走势,大地和、精进电动和正海磁材的毛利率甚至出现负值,规模更小的电机企业经营或更加艰难,新能源电机行业出清,CR10 从 2017 年 的 56%提升至 2021 年 H1 的 74%。

文章图片12

扁线电机壁垒高,有望加速市场集中。扁线电机基于高效率、高功率密度、散热好、NVH 表 现佳、重量和体积小等优势,有望逐渐替代传统圆线电机。但是,扁线电机技术难度高、前 期资金投资大,大规模量产前难以实现盈利,抬高了扁线电机行业的进入门槛。目前,能够 实现扁线电机量产的企业仅方正电机、华域电动、大洋电机、松正电机等,这些具备技术领 先、先发优势以及资金实力的电机企业有望通过高铸的壁垒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电机行业 有望加速集中。

3.驱动电机新增长点,传统业务稳健发展

3.1. 驱动电机技术突破,打造第二成长曲线

3.1.1. 驱动电机技术突破,单车价值量翻番

公司注重研发,高研发投入+国际化研发团队+新设研究院。1)高研发投入:公司坚持在新 技术方向持续高研发高投入,2018 年以来研发支出始终居于高位,每年约 1 亿元左右,主 要投向新能源驱动电机;2)国际化研发团队:2018 年,公司率先把握新能源电驱行业发展 先机,聘任牛铭奎博士担任公司总经理兼新能源电驱事业部总裁,并打造了一支国际化的面 向现代汽车产品开发需求的技术研发团队,据第一电动,该核心团队接近 160 人,包括系统 集成、电机研发、结构设计、电控和测试团队,超过 50%来自于外企,多数成员拥有长达十 数年的全球领先零部件企业工作经验,他们将欧美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模式和开发流程带到方 正并付诸实践,从多方面支持公司发展;3)新设研究院:2020 年,公司与中车城市下属子 公司上海中振交通装备有限公司共同出资 2.5 亿元成立方德智驱研究院,截止 2021 年 12 月, 该研究院总人数 126 人,其中研发人员 117 人,占总人数 90%以上,研发人员多毕业于国 内知名大学,具有世界知名外企工作经验,长期从事汽车传动系统研发,在汽车传动系统、 变速箱零部件、动力总成控制、电机及控制系统、新能源车电驱动系统技术、新能源电驱动 整车 VCU 控制技术等方面具备丰富的经验。该研究院主要为公司新能源汽车用驱动电机和 汽车电机业务提供研发技术支持。

公司把握到新能源市场即将爆发以及新能源驱动电机高功率、小型化的大趋势,积极布局驱 动电机新技术,主要包括扁线电机、油冷电机和 800V 高压电机。

文章图片13

扁线电机

扁线电机指的是定子绕组所用的导线形态发生变化,从多根细的圆线转变为几根粗的矩形导 线(扁线)的新能源驱动电机。扁线电机具备多种优势,1)电机的平均效率将提升 1%以上; 2)功率密度提高 20%以上;3)散热能力强,温升比圆线电机低 10%;4)有效降低机械噪 音和电磁噪音;5)质量和体积小;6)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低。

公司的扁线电机参数全部达到或超过目前市场上最先进产品公布的指标。扁线电机是未来驱 动电机的发展方向,在具备诸多优势的同时,也同样存在劣势,比如设计难度高、工艺制造 难、更易损耗、前期投入大,需要自动化生产线等。因此,目前具备量产扁线电机能力的企 业较少。据公司公告,公司代表新能源驱动电机全球最高水准的扁线电机已完成研发和量产 准备,参数全部达到或超过目前市场上最先进产品公布的指标,已经拿到蔚然动力的驱动电 机组件,以及蜂巢传动 4 个型号扁线电机定转子部件的定点。

文章图片14

油冷电机

目前,新能源驱动电机的散热与冷却方式主要有水冷与油冷。相对于水冷电机,油冷电机具 有优势:1)冷却效率高,能够最大程度发挥电机的潜在效能,提高电机的功率密度以及转 矩密度;2)绝缘性能好,可以与绕组以及磁性材料接触,直接冷却热源、消除热点,冷却 方式直接、干脆,且不导磁、不导电,不影响电机的电磁场特性;3)相较于水,油的沸点 高、凝点低、高温不易沸腾、低温不易凝结,适用范围更广阔,且不易相变;4)对于喷油 式冷却的电机,外壳不需要设计水道,也不需要风扇及风道,能够减小体积。

目前,BEV 车型电机主要以相对成熟的水冷方式为主,由于要和发动机、专用变速箱集成, HEV/PHEV 车型使用油冷电机较为普遍。由于当前新能源市场主要以小功率电车为主,油冷 电机相对水冷的性能和成本优势尚未完全表现;未来,随着市场与配套技术的成熟,以及整 车对驱动系统的功率密度与低温环境下续航里程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油冷电机有望显现出巨 大竞争力,渗透率持续提升。

文章图片15

800V 高压电机

现阶段,国内普遍采用 400V 系统的直流快充或通过 OBC 进行交流慢充,充电慢仍旧是新 能源车的主要焦虑。基于此,新能源汽车 800V 高压平台方案应运而生,目前全球已推出或 确定推出 800V 系统的汽车品牌多达 20 多家。除充电快外,800V 高压平台还具备其他优势, 例如电缆直径更小、布线更少的、布线重量更轻、基础电压高,可以重复高功率输出等。

800V 高压平台对驱动电机提出更高的要求,主要在绝缘系统上。相比于 400V,800V 电压 带来的最大挑战是局部放电导致绝缘劣化并最终绝缘失效。400V 电机的绕组绝缘漆的局部 放电起始电压可以高达约 600~700V,当电机电压达到 800V 时,现有绝缘材料远远不够, 一旦电机绕组中导线之间或导线和叠片之间绝缘系统有缺陷或受损伤,局部电流产生并将逐 步破坏绝缘材料,产生热量加速电机绝缘系统的老化,最终造成失效。因此,研发量产 800V 高压电机不仅需要提高绝缘系统的能力,还需要做大量的绝缘系统的验证。

公司在扁线电机、油冷电机、800V 高压电机等新能源驱动电机新技术方向取得成果,目前 扁线电机获得蔚然动力(蔚来 ET7 等车型)以及长城汽车 4 个项目,800V 高压电机获得某 新能源汽车头部企业开发合同和项目定点。据公司公告和搜狐汽车,从低功率为主的传统圆 线电机到以高功率高端车为主的扁线电机、油冷电机、800V 高压电机,公司的单车价值量 从 2000 元左右增长至 5000 元左右,实现了翻番。

文章图片16

3.1.2. 竞争格局优化,公司竞争力提升

扁线电机抬升门槛,行业竞争格局优化。新能源车销量快速高增长,叠加单车电机数量和功 率的提升,有望推动中国新能源车驱动电机市场快速扩容,我们预测 2025 年中国新能源车 驱动电机市场空间有望达到 395 亿元。拥有众多优势的扁线电机成为新一代驱动电机的发展方向,但是其对于电机企业在技术、规模、资金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也进一步抬升了扁线 电机行业的进入门槛,新能源电机市场份额有望持续向具备技术优势、先发优势和规模优势 的企业集中。

公司是第三方驱动电机龙头,技术和规模优势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竞争力。目前,具备量产 扁线电机能力的电机企业很少,主要包括方正电机、松正电机等独立第三方供应商,以及大 洋电机、华域电动和蜂巢电驱等背靠车企的企业。车企为掌握驱动电机核心技术选择自行研 发,通常优先供应本车企,且多属小批量供应,出于成本、供应稳定性及效率的考量,仍旧 需要独立第三方企业;公司作为传统圆线电机行业的独立第三方龙头,在扁线电机的布局上 更加领先,体现在技术突出、量产时间早、客户优质(造车新势力和强势自主的旗舰车型或 者爆款车型)、扩产积极(产能投放快、产能大)等,基于以上所形成的技术和规模优势逐 渐增强,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竞争力。

文章图片17

3.1.3. 客户持续升级,可拓展空间大

从传统圆线电机到扁线电机,客户持续升级,主要体现在:

1)客户:低端自主→造车新势力+强势自主

传统圆线电机的客户主要有上汽通用五菱和吉利汽车,后拓展至小鹏汽车,扁线电机自带的 高壁垒让公司先后获得蔚来和长城的项目,客户升级带动公司供应的产品单车价值量从 1000 多元提升至 5000 多元。

2)车型:爆款车型+高配套比例,公司驱动电机市占率持续提升

2018-2019 年公司新能源驱动电机出货量较低,市场份额分别为 3%和 6%,尚未进入行业前 三;2020 年年中,公司配套的上汽通用五菱的五菱宏光 mini EV 和小鹏 P7 陆续上市,五菱 宏光 mini EV 上市首月便超越特斯拉 Model 3 摘下新能源车销冠,截止目前长期占据榜单第 一,小鹏 P7 也逐渐起量,从 2020 年的第 17 位上升至 2021 年 1-11 月的第 11 位,2 款车 型的热销叠加超过 50%的高配套比例,公司驱动电机出货量和市场份额持续上涨。据 GGII, 2020 年公司成功挤入驱动电机出货量市场前三,仅次于特斯拉和比亚迪,2021 年 H1 市场 份额提升至 10.20%;据公司公告,2021 年公司预计驱动电机出货量可达 45-50 万台,较 2020 年增长 350%-400%。

公司驱动电机客户端的增量来自于现有客户放量和拓展新客户。1)现有客户放量:上汽通 用五菱 MINI EV、小鹏 P7 等爆款车型持续热销;据公司公告,为蔚然动力、上汽乘用车、 奇瑞汽车开发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预计将于 2021 年第四季度量产;据公司公告,公司扁 线电机还获得蜂巢传动 4 个型号扁线电机定转子部件,预计新增年需求 40 万套。2)拓展新 客户:基于各新能源品牌的新车规划,我们预算到 2025 年新能源车销量有望达到 1262 辆, 其中自主新能源车销量有望达到 980 万辆,CAGR 高达 41%。公司有望依托现有客户,持 续向其他强势自主和造车新势力进行拓展。

文章图片18

3.2. 细分业务全面发展,传统产品稳中有升

3.2.1. 缝纫电机业绩稳定,微特电机稳中有升

缝纫电机是越南方正的主营业务,方正电机于 2017 年将国内的缝纫电机业务转移至更具成 本优势的越南。缝纫电机是公司的拳头产品,多功能家用缝纫机电机全球市场占有率约为 75%,多年来业绩稳定,由于 2020 年越南方正未受到疫情和多边贸易摩擦的影响,营收实 现 37.07%的增长。但是,由于国内服装行业持续低迷,国内缝制行业竞争加剧,行业整体 盈利能力持续下降,公司缝纫电机毛利率从 2016 年的 24.24%下滑至 2021 年 H1 的8.36%。

越南成本优势强,缝纫电机盈利能力有望提升。公司家用缝纫机电机产品转移至越南,具备 较强成本优势,1)核心零部件实现越南本地化采购,原材料成本较低;2)越南人工成本较 国内低,具备制造成本优势;3)越南有较好的税收优惠政策优势。借助越南的成本优势和 较小的国际贸易摩擦风险,缝纫电机业务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微特电机还包括电动工具电机和雨刮器电机等,未来业绩有望稳中有升。电动工具电机是越 南方德的主营业务,已经进入 TTI、史丹利百得等电动工具行业龙头的供应体系,目前已经 正式投入批量生产,未来有望进一步拓宽公司在微电机领域的下游应用市场,成为公司在微 电机行业内的新的业绩增长点。雨刮器电机是湖北方正的主营业务,客户包含国内外主要整 车厂,未来有望持续拓展新客户。(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文章图片19

3.2.2. 前瞻布局国六产品,汽车电子业务有望底部回升

汽车电子是公司子公司上海海能的主营业务,产品主要包括柴油机控制器 ECU、气体机控制 器 GCU、后处理器控制器 DCU、AMT 及其控制器等。2016-2018 年,上海海能盈利水平好, 净利率始终在 25%以上;2019 年并表越南方正,2020 年受新冠疫情及行业产品结构变化影 响,气体机控制器产品销售下降较大,影响了汽车电子业务的整体表现。

前瞻布局国六产品,汽车电子业务有望底部回升。上海海能前瞻布局国六产品,据公司公告, 例如自主研发的“国六”排放的气体机控制器产品已经完成产品验证,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和上海电装合作开发的柴油机“国六”排放标准控制器也已点火成功,目前正在客户端进行 产品测试;正与四维图新下属公司合作开发搭载国产自主芯片的发动机控制器产品。随着 2021 年 7 月重型柴油车国六排放标准的实施,我国汽车标准全面进入国六时代。据公司公 告,公司的国六排放标准的气体机和柴油机新客户项目,预计将于 2021 年年底量产,未来 持续进入新的主机厂客户,汽车电子业务有望底部回升。

文章图片20

3.2.3. 智能化提振需求,智能控制器业务有望持续增长

智能控制器是子公司深圳高科润的主营业务,主要面向家电领域。2016-2021 年 H1,在智 能终端产品的不断升级的大背景下,公司智能控制器业务整体表现稳中有升,2019 年由于 中美贸易摩擦,营业收入短暂下滑 9.36%,毛利率水平常年维持在 15%左右。

智能化提振需求,智能控制器业务有望持续增长。在智能家居大趋势下,家庭智能控制器需 求旺盛。2021 年 H1,公司下游战略客户科沃斯、伊莱克斯等需求旺盛,带动深圳高科润的 智能控制器(PCBA)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78%。此外,为满足下游客户全球供应链布局的需 求,公司在越南投资成立高科润(越南)公司,从事电动工具及家电智能控制器业务,目前 正处于筹建阶段。未来,受益下游需求旺盛和家电行业加速集中,智能控制器业务有望持续 增长。

文章图片21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