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伯承都不敢打的“大别山首战”,他坚持要打,打出1:15的战损比

 茂林之家 2022-01-01

1947年7月,刘伯承元帅与邓小平同志率领12万大军强渡黄河,歼灭了九个半旅后,开始朝着大别山方向进行了长达千里的战略跃进。

在经历长达一个月的艰难跋涉与敌人的反复围剿追捕后,大军终于抵达大别山。

可就在刘邓大军相当疲倦之时,国民党40师却前来挑衅,以至于刘邓二人特地下令,

“我军力量分散,不宜对40师打无把握战”。

然而一纵司令员杨勇却一再坚持并表示这一仗非打不可,“大别山首战”就此拉开了序幕,最终我军在付出伤亡800人的代价后,歼灭了1.2万敌人,成为了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的第一场重大胜利。

那为何刘伯承元帅在刚开始不支持打这场战斗,而杨勇却要坚持到底?长途跋涉的刘邓大军,究竟是如何打出1:15的战损比的?这场“大别山首战”又究竟有着怎样的内幕呢?

刘伯承都不敢打的“大别山首战”,他坚持要打,打出1:15的战损比

千里跃进与难题

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之所以选择这里是因为这座坐落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的山峦,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位置,甚至可以说这里就是我军夺取中原、进军江南的最好支点。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宛如一根钉子插在了国民党统治区域的腹地,因此也让蒋介石坐立难安。

为了能够拔除这颗“钉子”,蒋介石让白崇禧指挥了累计12个整编师朝刘邓大军发起进攻,这其中包括了从皖西调来的46师、48师,从粤东地区调来的第40师、第7师等等精锐。

尤其是第40师,实力很受刘伯承元帅等人的认可。

刘伯承都不敢打的“大别山首战”,他坚持要打,打出1:15的战损比

其实我军刚刚抵达大别山南侧的时候,并没有要和国民党打硬仗的打算,因为当时已是深秋,寒冷而漫长的冬季即将来临,而部队里是既没有棉衣也没有物资,因此筹备物资才是第一要义。

为此,刘伯承元帅与邓小平同志二人决定将部队给分散开来,一部分去继续开辟革命根据地,另一部分则是化整为零,给我军准备御寒装备。

所以1947年10月24日,二人向全军发布了命令,“先解决冬衣问题,再集中力量打几个歼灭战。”

然而我军布置得很好,奈何国民党咄咄逼人,他们准备在我军做好整顿之前对我军发起突袭。

刘伯承都不敢打的“大别山首战”,他坚持要打,打出1:15的战损比

其中国民党40师,就接到了蒋介石的命令,对我军展开围剿,这让一纵队的司令员杨勇感觉到非常恼火,他与政委苏振华等人开会过后,紧急制定出了一个作战计划,然后交由刘伯承元帅与邓小平同志二人审批。

刘伯承元帅本来是不想打这场战斗的,不仅仅是因为物资短缺,更因为我军刚刚抵达大别山没有什么群众基础,行军过程中大量装备丢失、火力很弱。

而且习惯在北方作战的战士们来到了南方之后也很不习惯,有很多战士都病倒了,这种情况下,在陌生环境中与国民党军队作战是不理智的。

可纵然有如此多的“不打仗”的理由,刘伯承元帅最终还是同意了杨勇的作战请求。

刘伯承都不敢打的“大别山首战”,他坚持要打,打出1:15的战损比

大别山首战

刘伯承元帅之所以会答应打这场仗,原因有三。

一是部队长途迁徙需要鼓舞士气,二是此番重创国民党能够迎来一段较长的发展时间,三则是杨勇提出的作战计划,是切实可行的。

虽然作为敌人的国民党第40师很不好打,该部不仅人数众多,而且装配有最好的美式装备,是根硬骨头。

不过这倒也不全是坏处,也正因为自诩实力强悍,这支部队很快就露出了孤军冒进、骄横轻敌的弱点,而这也正是杨勇作战计划的起点与核心。

刘伯承都不敢打的“大别山首战”,他坚持要打,打出1:15的战损比

杨勇准备在敌人必定会经过的高山部地区,提前布置好三面埋伏,以此来将该地区做成一个“口袋”。

只要40师敢踏进来,提前埋伏在周围的一纵、六纵以及中原独立旅,就能将这支部队吃个干干净净。

唯一要考虑的就是敌军附近有两个桂系师可能会来支援,但这也不是太大的麻烦,二纵、三纵以及鄂豫军区的主力完全可以拖住。

计划制定好,接下来就是实施了。

10月25日晚第一纵队和中原独立旅率先抵达埋伏区域,10月26日第六纵队同样也埋伏完毕,确定二纵和三纵随时可以执行阻击任务后,我军当即抛出了“诱饵”——假装想要抢占广济和武穴地区。

刘伯承都不敢打的“大别山首战”,他坚持要打,打出1:15的战损比

我军只是做了个假动作,蒋介石却是慌了神,严令国民党第82旅和40师快速行军,让他们抢在我军之前占领广济和武穴两地,亲手教他们送进了“死亡陷阱”。

其实这两支部队本来有幸存的机会的,就在10月25日晚,82旅长官还向上级禀报了,部队太过疲惫、掉队情况太过严重的事情,提出了原地休整一天的请求

上级长官也觉得有道理,毕竟跟着刘邓大军跑了上千里,这支部队实在是太累了,作战实力已经严重折损,还是稳妥一些的好.

奈何远在天边的蒋介石,根本不管这些,电话里直接驳斥了他们的请求,大骂一顿后要求他们立刻行军。

刘伯承都不敢打的“大别山首战”,他坚持要打,打出1:15的战损比

接下来事情的发展就基本上和我军预料的一样了,10月26日拂晓正好下起了雨,雾蒙蒙的天气里,国民党的士兵们垂着头赶路,间歇性的还能碰到一些我军的零散部队。

82旅和40师的长官根本就没当回事,以为他们碰到的是游击队,于是顺便就进行了一番追缴,却没想到这其实是我军的部分主力,以至于他们最终踏进了“口袋”,与我军展开了一番激战。

虽然我军提前作出了部署,但是40师和82旅毕竟是国民党里的王牌部队,因此双方还是进行了一番惨烈的角逐,其中情况最惨烈的就是阵地战,国民党军队妄图坚守住,等待其他部队来源,因此敌我双方反复对阵地争夺了13次,最终敌军成功被我军打败,开始了最后的歼灭战。

刘伯承都不敢打的“大别山首战”,他坚持要打,打出1:15的战损比

胜利的落幕

10月26日晚,第一纵队司令员杨勇与政委苏振华等人共同主持了作战会议,这次会议上他们针对围剿国民党40师和82旅作出了细致分工,立志要以四面包围的形式,将敌人全歼于清水河以及高山铺地区。

此时此刻,被围堵的国民党部队还在期盼同僚的援助,却不想他们的援兵根本就是自身难保。

而随着时间过去,局势对于他们也越来越不利,10月27日清晨的时候,六纵也加入到了围剿中来,国民党残部开始还想突围,但奈何四周都是铜墙铁壁,就连原本安排用来围点打援的二纵都结束任务前来支援了。

以至于国民党部队的士气越来越低迷,打到最后有很多战士直接就放下武器投降了,整场战役加起来也没用到两天时间。

刘伯承都不敢打的“大别山首战”,他坚持要打,打出1:15的战损比

在这场高山铺战役中,除了部分投降的俘虏之外,国民党第40师和第52师的82旅被我军全歼,累计伤亡人数高达1.2万人,而我军的伤亡人数则仅有800人,敌我双方的伤亡比高达15:1,在整个解放战争中,这都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更重要的是,高山铺战役的胜利宣誓了我军在进入中原地区后首战大捷,这不仅鼓舞了战士们的士气,同时也给大别山以及中原地区的人民群众们带来了战争胜利的信心。

由于这场战役所带来的良性影响,我军很快就在大别山地区站稳脚跟并重新建立起了根据地,由此可见,杨勇司令可谓是功不可没。

刘伯承都不敢打的“大别山首战”,他坚持要打,打出1:15的战损比

那为什么我军能够以如此小的伤亡打出这么漂亮的战役呢?

原因主要包括以下4条。

第一,我军以逸待劳,提前设伏,打了国民党部队一个措手不及。

第二,我军一鼓作气,直接摧毁了国民党部队的士气。

第三,我军令行禁止,筹划得当,整场战役中全程都控制着节奏。

第四,我军仁者之师,缴枪不杀,给予了国民党士兵投降的机会。

俗话说得好,“窥一斑而知全貌”,国民党被消灭的40师和52师的82旅,其实可以看作整个国民党部队的一个缩影。

而他们的失败与整个国民党军队的败亡也基本是一个框架,都是蒋介石瞎指挥、部队太狂妄、士兵不死战等等因素综合影响下的结果,从这里就能看得出来,国民党的败亡早就已成定局。

刘伯承都不敢打的“大别山首战”,他坚持要打,打出1:15的战损比

反观我党,刘伯承元帅与邓小平同志二人虽然一开始不支持打这场仗,但那是出于全局考虑的。

倘若40师和82旅没有愚蠢的盲目追击,这场仗根本就打不起来,而杨勇作为前线指挥将领,敏锐地察觉到了战局的机会,并且用道理说服了自己的长官,最终促成了这场大胜,这种上下一心的精神哪里是国民党能够比拟的呢?这才是真正的“仁者必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