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金家族:成吉思汗和他的继承者们》成吉思汗的姓与氏<中国人的姓氏文化>1

 金色年华554 2022-01-01
    中国人一见面总免不了互相问一句:“您贵姓?”
    姓氏文化,是古老中华文化和东方文明中最具标志性的特征之一,它源出东方民族文明之肇始,在新石器时代之母系社会中勃发,带有东方人鲜明的血统、血缘崇拜的特质,首先出现的是姓,姓更多的是表达同一个母系血统的关系。
    而后,随着父系社会取代母系社会,“氏”产生了,姓、氏进行了分野,而氏则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和使用,因为它反映了父系传承的秩序,是人类社会从母系社会发展到父系社会形态后的一种人文反映。
    12世纪,帖木真出生于大草原的时候,蒙古部——这支年轻的族群,虽然还带有强烈的原始社会和奴隶制社会特点,但姓氏文化已有了充分发育,与中原地区别无二致。
    在汉字中,“姓”字的书写非常直观,代表雌性的“女”与“生”的结合,直接表达出人的来源是母亲,“姓”随母亲,而“氏”源出于“姓”却低于“姓”。
    在中原历史上,一个人、一个家族的“氏”的获得是有多种方式的。比如以国名为氏,战国时代的秦、晋、楚、韩、燕、赵、齐、魏等国后人就以国名为氏。
    还有以邑名为氏,如春秋时的楚武王熊通之子熊瑕,因食采于屈邑(今湖北秭归),其后人则以“屈”为氏,屈原就出自这一支。
    还有以王室或贵族的名为氏,如景差(差,音cuō,芈姓景氏,战国后期楚国楚辞赋家)既是楚平王后裔,又曾官至大夫,于是其后人便以“景”为氏①,同“屈”氏、“熊”氏、“靳”氏、“上官”氏等“氏”一样,都是从楚王室分化出的“氏”。
    此外,还有以“司马”、“司徒”、“司空”等官职为氏的。
    作为“姓”者,上古时期保留至今的还有姬、姚、姒、姜等(全都具有代表雌性'女’字旁),在现实生活中仍能见到,但更多的则是从“姓”中不断分化、裂解出的“氏”。秦汉以降,人们觉得企图让每个人都分得清清楚楚的“姓”与“氏”过于麻烦,于是将其合并称为“姓氏”,今人则更简单地直接问“您贵姓”了。
    那么,中国人的姓氏都是打哪儿来的呢?
    我们知道,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两万三千多个姓氏,直到今天常见的还有约三千多个姓,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的姓氏大都出自于几位老祖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皇五帝”, 其中有四位先祖更是为今天繁多的姓氏的出现做出了“突出贡献”······
————————————————————————
注①:景差为楚平王熊居(芈姓熊氏,初名弃疾,及即位后更名为)后裔,平王死后谥号全称为楚景平王,所以楚平王的后代中有以其谥号中的“景”字为氏的一支,这也属于用祖先的谥号作为“氏”的范畴。
          ---------万分感谢我的好友@黄金家族微博  李强先生所著、所赐惠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