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众奶粉火热,如何“解忧”是关键

 母婴时代 2022-01-02

奶粉行业的细分领域越来越深入,以骆驼奶粉、驴奶粉、牦牛奶粉、马奶粉等品类的小众奶粉受到市场的青睐。

小众奶粉以“营养价值比牛奶高”、“好消化、易吸收”等特点吸引消费者,在高昂的价格面前,消费者依旧热情不减,让小众奶粉市场变得热火朝天。

乳企看到市场巨大的发展潜力,纷纷布局,在没有相关标准的管理下,小众奶粉市场变得混乱,屡次出现虚假、夸大宣传等诸多问题。引起国家监管部门的重视。

01

市场火热促进标准修订

小众奶粉品牌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不断增加,产品类型也日益丰富,除牦牛奶粉、骆驼奶粉之外,还有驴奶粉、马奶粉等。小众奶粉的火热发展不仅催生了更多的企业入局,也引得国家对此的关注,并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乳粉(征求意见稿)》标准,拟把小众奶粉纳入监管范围,这对近年来火热并略显混乱的小众奶粉市场的规范将起到促进作用。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乳粉(征求意见稿)》显示,将牦牛乳粉、调制牦牛乳粉、骆驼乳粉、调制骆驼乳粉、驴乳粉、马乳粉等具有特色的小众奶粉纳入。

征求意见稿主要对乳粉的范围、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等方面的内容,以及乳粉的感官要求、理化指标、微生物限量、产品包装等各方面作出了修改。

征求意见稿增加了牦牛乳粉、调制牦牛乳粉、骆驼乳粉、调制骆驼乳粉、驴乳粉、调制驴乳粉、马乳粉、调制马乳粉等特色奶畜乳的技术要求和理化要求。针对理化指标,征求意见稿更新了脂肪的检测方法和复原乳酸度的检测方法。在微生物限量的修改中,将微生物限量要求扩展到牦牛乳粉、调制牦牛乳粉、骆驼乳粉、调制骆驼乳粉、驴乳粉、调制驴乳粉、马乳粉、调制马乳粉产品。

新规中,为了终止最严重的的产品掺假现象,将“乳粉”修订为:以单一品种的生乳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粉状产品;“调制乳粉”修订为:以单一生乳和(或)其加工制品为主要原料,添加其它原料、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经加工制成的乳固体含量不低于70%的粉状产品。

企业想要占有更多市场份额,必须加强自我监督与自我约束,渠道宣传过程中做到实事求是,产品生产过程中保证百分百安全达标,守住行业底线,让行业正本清源。行业发展的好,企业也才能多分点蛋糕。

02

利益利润导致小众奶粉市场混乱

小众奶粉市场上,动辄四、五百元一罐的价格,让普通消费者咋舌。在销售人员的口中,小众奶粉变得神乎其神,一款驴奶粉,号称降血糖、治疗痛风,增强免疫力、缓解肺结核等功效,照此说法,甚至可以和传说中“包治百病的仙丹”相媲美,引得不知情的消费者购买。

其实,小众奶粉市场逐渐火热,其发展前景好、市场规模潜力巨大、利润空间丰厚,还处于几乎空白监管地带,部分企业马不停蹄地布局市场,争取市场份额。再加上虚假的宣传,小众奶粉变得混乱不堪,监管部门多次查处,但是在巨大利润面前,企业屡屡以身犯险,欺骗消费者,破坏乳业市场发展。

有业内人士指出,任何食物都不可能代替药物起到治疗作用,而许多产品的宣传显然已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严重诱导消费者。

其实,不管是牛奶、羊奶、驴奶,还是骆驼奶、水牛奶,都是不错的食物,都能为人体提供优质的蛋白质,都是摄取钙很方便的途径。它们的成分不尽相同,但是奶毕竟只是食谱的一部分,对人体健康真正起作用的,是人们的总体食谱。所以,这些奶之间的差异对人体健康有什么样的影响,很难进行简单的比较。

商家炒作某种奶“更有营养”,甚至某种奶“最好”,仅仅是断章取义的忽悠而已。市民应根据口味谨慎选择,不应迷信“营养价值更高”等噱头。

为了便于乳粉的监管、保证消费者知情权、明确乳粉的真实属性,意见稿增加了乳粉标识的要求。具体内容为产品包装上标明乳粉和调制乳粉;牛乳粉可标识为“乳粉”或“奶粉”。其他奶畜来源的乳粉应标识奶畜品种,如“羊乳粉”或“羊奶粉”等描述。

这样一来,更加方便了消费者选择产品,也维护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让监管部门便于管理,保障奶粉行业健康发展。

03

解决行业混乱则发展前景光明

不可否认,小众奶粉尽管还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但还是一种极具特色、发展前景广阔的产业。

小众奶粉可凭借此次国标修订的东风,消除不良影响,补齐短板,借鉴牛奶粉优秀的营销理念,打造一篇广阔的天地,增强市场占有率。

小众奶粉在确保产品高端品质的基础上,围绕其“小众”的稀缺性,打造大众化,主流化的市场发展目标,突破自身的限制,谋求更大的市场。

而打开市场的首要问题,是消费者教育,在清除虚假、夸大宣传的基础上,向消费者传递小众奶粉真实的优点,普及小众奶粉的常识,做好市场营销和渠道开拓,让更多人知晓小众奶粉,提升其知名度。这样才能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不至于一搜索“小众奶粉”,出来的结果是种种问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