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冚倒 搣断 打撇撇……湖北话常用词汇,您会写吗(第三批)

 汉无为 2022-01-02

○湖广渔夫·趣说方言○

本回重点介绍与方言相关的8个字词。

冚kǎn 㝩kǎng 堕duò

——均有盖住的意思。

厾dū 杵chǔ

——均有刺、戳的意思。

搣miè 扚dí 撇piě

——均有拉扯之意。

方言天天说,就是不会写。

看了湖广渔夫文章后,网友感慨:

“还真有对应字啊!说了一辈子,今天才知道。”

“原来我们天天说的方言,不少是古代雅言呢!”

湖北方言有一些就是普通话,还有一些,属于古汉语、古楚语遗存。

本回,湖广渔夫继续与头条网友交流,湖北等省地方话常用字词写法,以及由来。

要说明的是,普通话汉语拼音是无法为地方话准确注音的。普通话没有入声,但西南官话、赣语仍保留了古汉语入声特征。

一种情况,方言字用普通话可拼音,但没有对应汉字。如常用字“科”(ke一声),湖北、四川等西南官话地区多读“kuo一声”,现今字典中没有对应的字。

粤语有9个声调,普通话只有4个声调,汉语拼音更是无法注音。

第二种情况,同字不同音,普通话无法准确拼音。如常用字“客”(kè四声),西南官话读音,无法用汉语拼音拼出。方言“客”不读四声读二声,韵母类似国际音标“ε”,不是“e”。客(kè)念作“k’ε”

常用字“伢”(ya二声),武汉方言读音“ng-a二声”,属于“ng”声母字,汉语拼音没有这个声母,不能准确注音。

第三种情况,同一个词汇,在一个省、一个地区之内,读音也不相同。如蛤蟆(即青蛙),湖北各地方言读音不一。

针对同字不同音问题,湖广渔夫认为,我们在表述方言时,只能选用对应的规范汉字,同时标注方言读音。

吃chi饭,不宜写为“七qi吃”;

哥哥gege,不宜写为“锅锅guoguo”;

“蛤蟆há ma”,不宜写为“克蚂”;

豇jiang豆(豆角),不宜写为“缸豆”。

豇,普通话读“江”,方言读“刚”。

本回重点讲几个湖北方言“动词”词汇

文章图片2

把坛子盖上的“盖”,湖北、四川、江西、广东等地方言,不说“盖”。

一种是“砍”发音,对应粤语常用字“冚”。

冚,音kǎn砍。冚,字义为盖着,引申为牢笼或全部。

“冚”字很形象,“冖 + 山”,山都能盖住,所以在粤语中,这个字有全部的意思。

新版《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大字典》未收入冚字。

这么重要的粤语用字,竟没收入?

下面接着说与“盖”“冚”相关的字。

文章图片4

关于“盖”的方言,湖北各地口音不一。有说为kǎn的,与冚字同音;有说为kuǎng的,也是三声,无对应汉字,kuang一声为匡字;但更多地区说为kǎng。

kǎng,三声,普通话无对应汉字。kang一声为康。

四川方言也说kǎng。方言专家指出对应汉字为——

㝩kǎng,三声。

㝩,盖或遮之义。

把坛子㝩上(盖上)。

㝩章子(盖章子)。

把锅㝩倒(盖上),让肉多焖一会儿。

民国时期,四川有童谣:“娘系麻,女烧锅,客来倒锅,客走了,娘儿吃得笑呵呵。”

“客来㝩倒锅”——见客人来了赶忙盖上锅盖,不让客人知道锅里有饭菜。

以前人们生活困难,不“小气”不行,呵呵!

当然,这只是童谣戏说,反映童真童趣,不可当真。

与冚字一样,词典、字典,也未收入㝩字。

湖广渔夫认为,㝩可以用冚代替之。一个字在方言中,可以有多种读音。

文章图片6

堕,音duò四声舵。

湖北网友跟帖:“盖”,方言也说为“duò”“duò倒”,问湖广渔夫对应什么字?

湖北渔夫分析后认为,“duo倒”的由来应该是“堕”。

堕,是往下“落”、往下“掉”之义,与盖盖子动作相像。称“盖上”为“堕倒”,合情合理。

是否是这个由来,也欢迎网友、专家发表看法。

文章图片7

厾,普通话注音dū一声(督)。

方言读dou二声,无对应汉字。

dou一声字为兜。

厾,湖北方言常用动词,与“杵”字意思相近。

厾字并不生僻,字典收录有此字。

厾,用手指或针尖、棍 棒、毛笔等轻点。

点厾:画家随意点染。

厾一个点儿。

厾,在方言中,有刺、捅之义。网友在跟帖中,列举了以下用法:

小心针厾到眼睛 (刺)。

他刚刚拿筷子厾我 (戳)。

小鸡厾米 (啄)。

这车子好厾人(指车子颠簸,座板弹起不停地冲击屁股)。

与“杵”一样,厾还有插入、呆立之意。

文章图片8

杵字,在前文中只简单介绍了一句话,应网友要求,再细说下这个湖北、四川等地常用字。

杵,普通话拼音chǔ,同音字有础、储、楚等。但湖北方言多念“qǔ”。

释义:舂米或捶衣的木棒。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个来自诗人李白的谚语故事大家都知道。铁杵就是铁棒。

杵也是古代兵器,棒形,两端粗,中间细。

文章图片9

但“杵”又可以作为动词用。

用长形的东西戳。用指头杵他一下。

杵,也有呆立、莽撞等意思。

杵头杵脑——比喻对人态度生硬,说话呛人。

你杵在那么干什么(呆立)?

“杵”还有插入之意。“用力杵进去!”

文章图片10

扚,音dí二声(敌)。

是引、拉、扯、手掐。

“你把绳子扚紧点!”(拉、扯)

手掐。拉扯并掐断。

扚蒜薹。

把萝卜扚起来

这菜蕻子好嫩,一扚就断了

词典、字典未收入扚字。

文章图片11

搣,音miè(灭),基本字义是用手拔。

湖北方言读三声miě,指掰开、折断的意思。把甘蔗搣断(两个手各持一端扳断)。

新版《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大字典》未收入此字。

南方多省有这个方言,但声调与含义有区别。

文章图片12

撇piě,普通话常用字。是汉字的一个重要笔画,“丿”。

一位仙桃网友跟帖说,撇piě,搣miě,发音相近似,都是三声调,但意思不一样。

“搣甘蔗”,是从中间折断。“撇甘蔗”是从根部折断。

湖北方言用词很精细,“撇甘蔗”不宜说成“扯甘蔗”。“扯”“拔”是向上用力,人很吃亏。“撇”是向侧边用力,利用杠杆原理将将甘蔗根部折断,然后扯起来,很省力。

收获萝卜,是“拔”“扯”。收获甘蔗,是“撇”。细想一下,两者动作不一样。

文章图片13
文章图片14

撇piě三声,含义很多。

1.平着扔出去:撇砖头。把早晨说的事撇到脑后去了。

2.倾斜:他是八字脚,走起路来向外撇。撇撇歪歪(这里撇读四声piè)

3.用撇嘴的动作表示轻视或不高兴。她嘴一撇,什么也没说,走开了。

4.汉字的笔画。俗语“八字还冇得一撇”。冇得——没有。

谈到“撇”字,渔夫想起小时候玩过的两种游戏,都叫“打撇撇”。

一种“打撇撇”,是拍纸片比赛。纸片称为撇撇,是用香烟盒纸折叠而成,呈三角形或正方形。撇撇放在地面上,两人或三人互拍。把“撇撇”拍翻为赢,收为己有。

武汉方言,形容一个人很瘦,会说“像个撇撇”。形象啊。

文章图片15

另一种“打撇撇”,也称为打水漂。是水平用力,向水面扔瓦片(石片),瓦片在水面跳跃滑行。技高者,扔出的瓦片会在水面上滑行很远。

另外,臂力比赛,北方说“掰腕子”,湖北多说“撇手腕”。

最后,简要复习一下前文《方言其实很“古雅”!您品品这些湖北话……》内容。

31.泅qiú,古义为“游水”。

打鼓泅,或打刨泅。音同“球”,但不能写为“球”。

32.沕mì,四声,音同觅。古义为“潜藏”,即潜水。

打沕鼓泅、吸沕子、扎沕子,均指潜水。

33.姊zǐ,音同子,本义姐。

姊妹,即姐妹。但也有地方的方言,姊妹含兄弟。

34.耳,方言作动词,有“理睬”之义。

“你不要耳他。”

山西网友跟帖说,当地也有此说法。

35.奢shē,方言有裂开、张开之义。

“这里奢开了(缝)。”

36.奓音zha渣,方言“张开”说“奓开”。

武汉有地名“奓山”。此字不能读“爹”。

37.嗟jiē。方言常用叹词。“嗟!给你。”

38.坤kūn。方言有稳、慢之义。“你还坤着!”

39.悔huǐ。方言有松开、反转、褪色之义。

扭紧的绳子松开,说“悔开”。

孝感等地方言,衣服褪色,说“悔了”。

40.契qi,有相合、相投之义。方言指好朋友或干亲。老契。

41.昼zhòu,释义为白天。

上午,下午,湖北多地说为“上昼”“下昼”。

方言有音变。鄂东方言,上午为“晏昼”。晏有迟、晚之义。方言晏读暗。“下昼”读为“哈昼”。

42.朝zhāo,释义为早晨、天。

今朝——今天;明朝——明天。方言有音变现象,有的地方“今朝”读为“真朝”。

43.苦楚——痛苦,苦难。

44.靛水——墨水。靛,义为“深蓝色”。

靛,音diàn,与电、淀同音。靛水,本义指纯蓝墨水,不可写为“电水”。

45.求祈——请求。

46.殃疲——疲倦,没精神。生病之人,病殃殃!

47.堂客——老婆。

48.不来哉 zāi——不联系,不来往。

49.企倒——站住。企qǐ,会意,人+止,停。鄂东方言读ji。

50.箸zhù。本义:筷子。

文言文用字,但湖北荆州、宜昌民间口头语仍用。

箸篓子——盛筷子的竹筒。

文章图片17

相关前文目录

湖广渔夫——

湖北话这些常用词汇,您会写吗(第二批)

《湖北话这些常用字词,您会写吗?》(第一批)

钩沉乡愁民俗,聚焦城乡共荣

点“关注”,看湖广渔夫趣说杂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