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资本助推下的果酒

 哈酒界 2022-01-03

撰文:吴界

监审:范慧新

出品:

随着消费结构发生重大调整,健康饮食观念深入人心,近几年国内果酒发展势头十分强劲,需求市场不断升温,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同时也赢得了资本市场的青睐。

资本蜂拥入局

2021可谓是“果酒元年”,除了火出圈的精酿啤酒,果酒也成为一匹“黑马”。果酒,即采用新鲜水果发酵酿造而成的酒,具有度数低、口感香甜、健康微醺的特点。

果酒势头迅猛,更是体现在一级市场的投资热度上。由于市场数据向好,资本也注意到了正在飞速发展的低度酒市场。近一月内,起泡果酒品牌“Belong”、网红水果酒品牌“贝瑞甜心”等三家低度酒品牌获得资本近亿元融资。

在资本的加持下,果酒赛道更是不乏新品牌涌入。除已经被大众熟知的“贝瑞甜心”、“梅见”低度酒品牌外,货架上新增很多低度酒品牌。

统计数据显示,RIO、梅见、三得利和乐怡等常见品牌是消费者认知度最高、最常购买的,已渐有头部效应。而腰部品牌中新贵涌现,冰青、米客、十点一刻、贝瑞甜心等份额紧咬、竞争激烈。

在资本助推下低度酒赛道日渐拥挤,据统计2020年仅在天猫平台新加入的低度酒品牌就有5000多家。不仅新品牌不断加入低度酒赛道,多家饮料企业也推出低度酒产品加入到市场竞争当中。

网红”标签傍身

面对新消费人群,低度酒市场增量迅速,抖音、小红书平台上,“晚安酒”、“少女酒”、“微醺酒”词条热度极高。

许多品牌忙于打造网红效应,围绕果酒的营销等五花八门,网红低度酒悄悄占据市场。

果酒成了名副其实的“网红”,在线上既有流量又有粉丝。据了解,在在新浪微博、小红书、豆瓣等社交平台关于低度酒的信息更是十分丰富,关于推荐低度酒的帖子层出不穷。仅小红书中关于女性酒的话题笔记多达7万+,浏览量已超1亿;微博上“低度酒”话题的阅读量也有12.2万。

从2020年“双十一”电商战绩来看,天猫平台以果酒为代表的潮饮品类销售额就增长了11倍,京东超市在双11当天果酒的销售额也同比增长了近40倍。

低度酒的风靡程度可见一斑。但相对于白酒而言,果酒比较小众,但从低度酒角度来看,果酒的增长速度很快。

天猫新品创新中心《2020果酒创新趋势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梅酒、预调鸡尾酒与果酒的增幅均超过50%,而梅酒增幅最大为90%。艾媒咨询的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酒类新零售市场规模将达到1363亿元。

可见,在网红经济和资本的加持下,果酒能否一直保持市场热度,并打造出明星大单品,成长为酒类市场的主流品类,还无从考量。

自主研发力偏弱

水果是果酒的主原料,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世界水果生产第一大国,在果酒产业发展领域有着天然的优势。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的水果产量不断增长,至2020年,产量达2.87亿吨。

由于我国新鲜水果主要倾向为鲜食,深加工比例低,规模化果酒酿造与生产研发起步较晚。

根据酿造类型不同,果酒分为发酵酒、蒸馏酒、配制酒和特种果酒。其中,特种果酒包括冰酒、加强酒、波特酒、起泡酒等。

虽然果酒赛道上玩家越来越多,但大家依然在起步阶段,产出严重同质化,口味选择上也比较单一。

因打造自有供应链成本过高、自建工厂产能大会带来较大的起订量需求,对品牌的备货、仓储方面都是挑战,大多品牌放弃了自我研发,选择了找代工厂ODM产品,然后贴上自己的品牌标签。

这也导致了低度酒行业准入门槛的降低,同质化产品过多,使得低度酒赛道竞争激烈。

标准体系待完善

由于目前配制酒、低度酒以及果酒之间划分的标准不一,统计口径不一,市场规模暂无确切数据,导致该品类很难建立产品壁垒。

当前,我国有关酒的标准有160余项,其中国家标准90余项,果酒占到1/5,但大部分不是产品标准,而是流通标准、机械标准等,果酒的技术标准体系尚未建立。

2020年4月,《果酒通用技术要求》发布,10月1日起实施,行业将摆脱“葡萄酒标准”的束缚。该标准填补了我国无果酒技术标准的短板,完善了我国果酒产业创新体系,对于我国果酒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继2020年10月1日《果酒通用技术要求》实施后,我国已发布4项轻工行业标准(《果酒通用技术要求》《山楂酒》《猕猴桃酒》《荔枝酒》)和2项推荐性国家标准(《蓝莓酒》《葡萄酒》),其中产品标准5项、通用技术要求标准1项。

在产品标准中,果酒指标体系的建立借鉴和参考了《葡萄酒》国家标准,主要包括感官指标和理化指标,同时依据不同品类果酒的特点,具体要求上进行调整。

据了解,《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发酵酒及其配制酒(草案)》标准已完成行业征求意见,下一步将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

此外,国家卫健委、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新修订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发酵酒及其配制酒(草案)》规定,果酒甲醇含量≤800mg/L。薯类、乳制品、蜂蜜也可作为果酒发酵酒的原料。

同时,果酒(葡萄酒除外)标签应标示原果汁总含量,在配料表中以“××%”表示。此外,应标注“过量饮酒有害健康”,可同时标注其他警示语。

主笔观点:企业想要做好果酒这个品类得先做好品牌还好需要有自己的工厂,具备很好的品控能力,否则品牌会在未来的发展中面临极高的风险。另外,加强供应链等方面才会帮助低度酒走得更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