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二时辰养生钟」如何规划一天的学习计划

 终鸣物语 2022-01-03

本篇文章的主题有以下几点:顺天时,计划。

古代定义一天24小时为十二时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自古中医传授的智慧,强调人应该顺应时节,和天地相呼应的生活。

在黄帝内经中,除去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季节保养外,还认为十二时辰对应着人的五脏六腑及其经络。

人虽然不能控制肝脏分泌多少胰岛素,但是顺应变化,合适的时间做该做的事,那对调控身体一定是有好处的。

此前,写过一篇艾宾浩斯复习法。

那篇讲了怎么学(才能记得牢),这次则要讲什么时候学。

先搬出今天的主角【十二时辰养生钟】,内存占用非常小,功能也非常简单。

就是查看当前时段对应的经络,适宜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其次就是设置闹铃提醒,这功能不太重要,可有可无。

好了,主角可以放到一边儿去了,真正需要在意的,是如何规划一天的学习计划,掌握大脑的黄金时刻,其他都只是辅佐。

大脑记忆有四个高峰。一、清晨起床后,经过一夜的休息,此时神清气爽,记忆印象清晰,适宜学习一些难以记忆的东西;二,上午八点至十点是第二个高峰,此时体内肾上腺素等激素分泌旺盛,精力充沛,大脑具有严谨而周密的思考能力。认知能力和处理能力较强,是攻克难题的好时机;三,下午六点至八点,可以总结全天学过的东西,今日事,今日毕。四,入睡前的一个小时是第四个高峰,利用这段时间来加深记忆印象,特别对一些难以记忆的东西加以复习,据说睡觉的时候,潜意识会循环巩固睡前看到的内容。

除此以外,人们在记忆多个材料时,往往头和尾的材料容易被记住,还有在学习之初和学习结束前所记忆的知识,记忆效果好,印象深,再现容易。经过心理学家的研究认为,这是记忆的规律在起作用,即记忆材料间存在相互干扰抑制的关系,而且这种互相干扰在记忆相似内容的材料时会更严重。当我们连续记忆很多知识时,就会发生新知识的记忆抑制原有记忆的印象,这种情形被称为“后摄抑制”,而原有的记忆痕迹抑制后进来的记忆,这叫做“前摄抑制”。这两种抑制都会使记忆效果降低,甚至完全消失。

所以,最开头知识的记忆因为它之前没有更前的记忆,故不受前摄抑制的影响。而最后记住的知识,不受后摄抑制的影响,导致两者更容易记住。另一个原因是,在记忆活动中,开始人们总会有一种好奇心,情绪高昂,精神集中,可连续紧张地学习下去是不可能的,中间阶段容易出现松弛,疲乏的状态。到结尾时往往有一种轻松的结束感,因而造成两头好记,中间易混的现象。同时也表明了,在四个时间记忆高峰中,起床后和临睡前两个时期最为重要。

科学归科学,但个体的差异也不能忽视,生活中应该多留意自身什么时刻精力十足,思维活跃,掌控好属于自己的黄金时间。如何?是否对您有帮助,可以与我联系沟通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