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柴胡汤治颈椎病,辨证施治才是精髓

 中医药方便 2022-01-04

道医理庆健康馆善信  女  54岁

2021年11月20日星期六14点59分,右侧颈肩及右上肢疼痛半月余,伴有右上肢、右手麻木肿胀感,心烦眠差,舌面稍干,舌苔黄,怕热,口渴,但饮不多,小便少,大便正常。脉象右寸口弱,关尺弦细,左侧寸关尺皆沉弱,右大于左,口苦咽干,眼睛痒,流泪,血压高,颈肩部肌肉紧张、僵硬,体格健壮、肌肉厚实、浓眉大眼、毛发浓密。

辨证:三阳合病,体虚气滞血瘀

治宜:和解少阳,补虚行气活血

处方:大柴胡汤合当归散

北柴胡120黄芩45姜半夏65炒枳壳60赤芍45大枣45生姜75当归45川芎45白术22

服用七付后,反馈诸症皆愈,嘱咐停药。

【知识点】

中医治疗颈椎病,临床上不少验案皆用葛根汤治之,而我观此案患者体格健壮、肌肉厚实、浓眉大眼、毛发浓密,体貌特征符合大柴胡汤方人指征,故处方大柴胡汤,并据脉证合用当归散,疗效满意。

大柴胡汤

 柴胡 半斤  黄芩 三两  芍药 三两  半夏 (洗) 半升  生姜 (切) 五两  枳实 (炙) 四枚  大黄 二两  大枣 (擘) 十二枚 

【拆算现代剂量】 柴胡 120g  黄芩 45g  芍药 45g  半夏 (洗) 65g  生姜 (切) 75g  枳实 (炙) 60g  大黄 30g  大枣 (擘) 12枚 

【用法】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

【注】宋本无大黄,但有注:一方用大黄二两,若不加,恐不为大柴胡汤。另《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中有大黄二两。

【相关条文】

伤寒:

【94】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一作微),必先振栗汗出而解。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阴脉微者(一作尺脉实),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一云,用大柴胡汤)。

【103】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呕不止,心下急(一云:呕止小安),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136】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

【165】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鞕,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

【217】汗(汗一作卧)出谵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为风也。须下者,过经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语言必乱,以表虚里实故也。下之愈,宜大承气汤。(一云大柴胡汤)

【253】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321】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可下之,宜大承气汤。(一云大柴胡汤)金匮

【10.12】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

当归散

 当归 一斤  黄芩 一斤  芍药 一斤  芎藭 一斤  白术 半斤 

【拆算现代剂量】 当归 240g  黄芩 240g  芍药 240g  芎藭 240g  白术 120g 

【用法】上五味,杵为散,酒饮服方寸匕,日再服。妊娠常服即易产,胎无苦疾。产后百病悉主之。

【相关条文】

金匮

【20.9】妇人妊娠,宜常服当归散主之。妊娠常服即易产,胎无苦疾。产后百病悉主之。

图片

道医理庆团队经方昆昆

主治医师,擅长运用伤寒、金匮药方治疗临床各科疾病,笃信伤寒杂病论,供职于云南省楚雄州人民医院康复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