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扬州五怪”与“徽州二马”

 义的寻味 2022-01-04

  开宗明义:之所以要篡改“扬州八怪”成“五怪”,是因为“八怪”中另有“三怪”不在此列;“徽州二马”,是指清朝徽州休宁人马曰琯、马曰璐兄弟。

  扬州八怪,说的是清朝活动在江苏扬州的八名画家。至于是哪八位画家,历来说法不一,现在公认的看法是汪士慎、李鱓、金农、黄慎、高翔、李方膺、郑板桥和罗聘。称其为“怪”,原因在于他们的画作别具一格,开时代之风气,因为在他们之前,清朝花坛上执牛耳者多是一些达官显贵,他们所推崇的,是对古人画作竭其能事的模仿,技艺拘谨,而“八怪”,则倡导“师物、师心、师自然”,即以大自然为师,尽情抒发自己的胸臆,形成特点明显的所谓“文人画”。另外,作为画家的“八怪”,几乎都是书法家,而作为书法家的“怪”,他们也存在明显特色,那就是书体独特,一变古风,像金农的“漆书”,郑板桥的“郑体”,都是前所未有的。

  然而,“八怪”的这种做派,在当时并不为大多数人接受,因此,穷困几乎是“八怪”的共同状态,即便像李鱓那样——两度作了皇室的画师,晚年也照样摆脱不了衣食之困。对于这几个狂狷的文人,即使画作卖不掉,他们也绝不做摇尾乞怜的事,依旧“文人相”十足:要到处闲游,到处听戏,到处喝酒……肩上养家活口的担子,谁来挑起?仔细研究,我们发现,“扬州八怪”身后有几个重要的商人,其中有两个是徽州府休宁县的一对亲兄弟——马曰琯、马曰璐。马曰琯与马曰璐当时已是名满扬州的大盐商,他们接待过南巡的乾隆皇帝,门庭荣耀,虽是商人,却热衷于学问,不仅诗写得好,而且对书画的鉴赏能力也相当出色。他们在扬州闹市建造了楼宇,成立了诗社,定期举办规模宏大的诗会,还常年养着一批穷困落魄的诗画文人,日日供给,却毫无倦意,而文人们也正是凭借着这些物质条件,得以专心从事无忧无虑的文化创作。马氏兄弟客观上完成了大多数学者本身无法解决的事情,推动了扬州乃至中国文化的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