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管佑||怀念娘娘

 文史艺苑 2022-01-05




怀念娘娘

文/管佑


五寨人称呼“奶奶”为“娘娘”。娘娘长父亲20岁,父亲长我27岁,所以自打我记事起,娘娘就50多岁了,是个老太太的形象。

娘娘

娘娘的大名和乳名只差一个姓,乳名叫丑女,大名叫白丑女。在我的记忆中,奶奶端庄漂亮,尽管从我记事起她一直是老太太形象,但丝毫没法抹去人们对娘娘美好体貌及品格的赞誉。大概是娘娘在她娘家是小闺女的缘故,她父母便很随便给她取了这么一个名字!更有意思的是,娘娘却把自己的闺女,也就是我的姑姑取名为美人这样做也许是为自己的名字鸣不平的!姑姑形貌之美与名字名副其实,不像娘娘那样反其意而用之。

娘娘虽没念过书,但通过自学认识的字却不少,这也成为启蒙她的四个子女和她的七个孙子女的强硬资本。娘娘不仅教我们认字,还教我们做人的基本礼仪。家里来了陌生的亲戚,娘娘一定要把我们的辈份关系及称呼介绍得清清楚楚,并顺带让我们说声XX叔,你刚来!”。比如她的侄儿来到我们家,就会让我们称呼大爷或者叔叔,她的哥哥或者弟弟来了家里,我们会称呼姥舅等等。甚至村里的其他邻里、近亲关系,我们打小就知道该怎么称呼,绝不会乱了辈分。就因为这一点,村里好多人都说我们家是有讲究的人家!

姑姑

娘娘心灵手巧,做事利索且乐于助人。村里的狗狗生病死了,扔到村口,爷爷拿回来把狗皮剥掉、晾干加工,然后奶奶就会用狗皮给我们缝制成精制的皮手套,冬天戴上甭提有多暖和了!正月二十、二十五、二月二娘娘会用糕面或者豆面捏出惟妙惟肖的灯盏盏;七月十五捏面人娘娘就成了村里大多数人家邀请的座上宾;进入腊月半头人们开始整摞年货,三个儿子家炸油食子,煎麻花、蒸馍馍、压粉条等工作,娘娘又成了高级顾问,该上多少碱面,该上多少油,该上多少明矾全由娘娘指挥!

有一回正是上学期间妈妈住姥娘家去了,为了不影响上学,我住在娘娘家。早上起床,我上了趟厕所,从窑洞到厕最多15,等返回屋里的时候,娘娘已把热腾腾的拌汤放在炕上了,同时洗脸水也倒好了!大家要明白,那时候没有煤气,没有微波炉,也没有电磁炉,而是我们烧柴禾的土灶火,我和娘娘可是同时起床的!初步判断从起床到把饭做熟以及倒洗脸水等一系列动作用不了十分钟。

娘娘勤俭节约,乐善好施。小时候孙子们去娘娘家吃饭,碰上山药蛋皮没有除尽想吐掉的时候,娘娘就会不高兴地反问:那一点山药皮能毒死你了?吓得我们就悄悄的把山药皮咽掉了!新衣服只有在特殊的日子才穿,平时就穿朴素的打补丁的衣服。比如过六一过年就穿新衣服,过了正月初五、六一就把新衣服放起来,换上旧衣服。娘娘经常教育我们:穿衣吃饭一定要有个初一、十五!通过勤奋劳动,日子过得渐近殷实。村里总有些孩子多的“大户”有困难时,张口借钱粮时,只要家里有,娘娘一般不会让来者失望,或多或少要借给人家一些。那些受过娘娘恩惠的人家总能记娘娘一辈子的好,而且逢人就说。这也为她的子孙落下了好名声!

从我记事起娘娘的身体就不太好。平素娘娘的主要工作就是哄她的几个孙子,做饭;每年八月秋忙龙口夺食的时候,娘娘就会投入到繁忙的秋收当中!娘娘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八月秋忙,秀女下床。”

娘娘去世到今年18年了,我一直想写,却一直没有提起笔来。主要源于娘娘对妈妈有成见。毕竟在我的心里,妈妈要比娘娘距离更近!以前我曾经在心里默默地恨过娘娘,因为她不太喜欢妈妈!但因为不知道缘故,我对娘娘的态度一直很纠结。直到成家后我才慢慢理解了娘娘为什么那么讨厌妈妈!

在娘娘的三个儿子中,只有我们家是三个小孩,二爹三爹家都是两个小孩。可能是这个原因,我们家过得不及二爹三爹家。可能是这个原因,妈妈做事总是慢一拍。比如秋收,我们家每年完得要比他们两家迟,甚至比村里好多人家都迟!为了撵上进度,娘娘经常早上会帮妈妈洗锅洗碗。也许洗得次数多了,娘娘就有了怨言!我个人感觉娘娘之所以讨厌妈妈,不是因为她为妈妈付出了劳动,纯粹是两个人做事观点的对立!

作者和母亲

因为我清楚地记得妈妈是非常孝顺爷爷奶奶的。每当家里吃点顺口的妈妈总要让我们姊妹三个中的一个给爷爷奶奶端上一碗!但是妈妈的孝顺并没能改变她们之间的关系!

娘娘和妈妈的矛盾焦点到今天我才明白一一那是婆媳间千年不变的魔咒!

此刻,我提笔写娘娘的时候,我对娘娘的成见已经荡然无存。我似乎觉得娘娘对妈妈的怨气也属正常。

在我上大学之前,因为娘娘对妈妈的态度,我对娘娘敬而远之。我的这些微妙心思根本逃不出娘娘睿智的眼睛。

有年我还在上大学,放寒假回家过年。我帮娘娘接通院子里的灯泡,准备过年用。三下五除二,我就把灯泡接通了,正要转身回家却被娘娘叫住了。我执意要走,娘娘的眼神里充满了渴求和慈爱!类似于英文中“would you like some fish?”那种期待。

面对娘娘的一番热诚,我别无选择,很愉快地跟爷爷奶奶吃了一顿过年饭。跟我举的英文句子一致,那天吃的就是鱼和大米,这在平时是上待客人的饭食,而且爷爷破例给我倒了半碗白酒!

娘娘虽然没有读太多书,但她对我们整个家庭是有功的:她把自己优良的基因传给了父辈乃至孙辈,她协助爷爷为了这个家族劳累了一生!娘娘的四个孩子中虽然达不到飞黄腾达,但没有一个贫困户,没给国家添任何麻烦和负担:父亲和三爹,都是民办教师转正成为正式老师的;姑父是老师,范生毕业后教了一辈子书,二爹虽说在村务农,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日子过得丰衣足食!

娘娘走的那一年正月我结婚了!她老人家高兴地吃了我们的喜糕!2003年1月29日(农历2002年腊月二十七)娘娘离开这个她生活了77年的世界,抛下一切劳累、病痛以及牵挂欣慰地走了……七天以后,女儿诞生了!据传:人去世以后七天内,其魂魄是不走的,等待着投胎。我在想:这就也许是娘娘和我的缘分吧!他要把魂投到女儿的身上,与家人再处一世吗?

看到女儿,我就想起了娘娘,女儿是另一个延续生命的娘娘!衷心地祝愿娘娘在地下安好!二明(我的乳名)会在特殊的日子到您的坟前给您送钱!

作者简介

佑子,原名,管佑,网名:一杯清秋。祖籍:山西五寨管家湾。因生活教书,因梦想写作!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作品散见《星河》《清涟碧波》《荷叶飘香》《神武华章》《西部散文选刊》及《中国作家网》《散文精选大全》《文史艺苑》《砚城文苑》等多家网络文学平台。独立编著《管家湾村志》《动能晨语》。

特别声明:本平台作品以原创为主,转载为辅,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作者提供的部分照片来源于网络,如文章、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自告知之日删除。


管佑||一图激起千层浪

管佑||再攀东雪山寺

管佑||韩家楼系列故事

管佑||特殊玩伴——小红

管佑||背河




史政发展 塞外文化 红色文化 乡土文化

名人民俗 文物非遗 传说轶事 往事琐忆

投稿信箱:scgsjzb@163.com

主编微信:zb16632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