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院博导痛批:文化受西方影响,中国当代不可能出现艺术大家

 滴水斋主 2022-01-06
谈到中国当代书画艺术与古代经典的差距,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段精彩论述:

....................................................................

当我们的眼光转而投向今天的中国画坛,留给我们深刻印象的是与古人完全不同的造型能力和无所不能五花八门的制作技巧,但繁复华丽的表层却无法掩饰文化精神的单一苍白,难以抵挡古代大师们的寥寥数笔。
....................................................................
图片
....................................................................
为什么当代搞书画的人才那么多,却难以出现大师级人物呢?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王孟奇认为,我们这个时代书画大家、艺术大师不太可能出现,因为基本上没有这种前提的基础和条件。从几十年以前开始,我们社会基本上这种文化就是跟历史切断的,文化的生态链是不完整的。
图片

王孟奇说,要出现书画大师,我觉得首先还是要有一个好的文化生态环境。中国书画艺术能出现大师的前提,一般都有一个完整的生态链。这种生态链包括前期的思想资源以及前期积累的文化成果。也就是说文化大家的出现其实并不是偶然的,都有一个积累的过程。

图片

中国的书法和绘画都是脱胎于中国的整体文化,若不了解中国文化的成果与文人的精神状态,就很难了解一个整体文化生态。“五四”时期涌现的这批人士,基本上他们年轻时候受到清末的学术训练。清代的学术是非常严谨的一个时期,尤其是在考据、小学这些基础学问上是非常严格的一个时期。所以他们打下了很好的学术基础。

图片

而我们当代这个时期就比较可怜,大家都是“一穷二白”。虽然自由的程度也不低,没有任何人会来干涉你,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怎么画就怎么画,没有太多的干涉,但是为什么当代人的作品没有前辈们的那种深度?或者说没有他们那种文化高度了呢?实际上就是基础都不行,严格的传统文化训练没有。

图片

另一个问题,就是没有新的思想资源。现在所谓“新”的思想资源,基本上来自西方。我们这一辈人学艺术的时候,就是文化上的“一穷二白”,什么都不懂,基本上就是受西方或者是徐悲鸿那种教学观的影响,觉得只要有“造型能力”就什么都能画。受西方或者是徐悲鸿那种教学观的影响,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懂中国画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关系,甚至是割裂开来的。

图片

文化上受西方的影响,而没有自己的思想,中国当代就不可能出现艺术大家。明清时期与当代的文化生态环境不一样,比如明代至少还有王阳明的心学。他的这种思想影响甚广,明代中晚期就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书画家、艺术家。王阳明心学强调个人性灵的表现,也是强调童心,其实跟魏晋时期强调自然,还是有遥相呼应之处。

图片
也有网友总结说:“艺术的系统观不足,是造成这种局面的主因。思想家的欠缺,导至美学与人文境界的疲弱。书法本真是人性与本我的进化,可惜当下尽是耍技而无艺,弄术而显空。”虽然如此,但是中国艺术还须一代代传承,中华文化还是要有自己的生命力。

王孟奇痛批“文化上受西方的影响,中国当代就不可能出现艺术大家”。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