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乐集》:近代道学文化精华之作,一篇《发凡》提要尽显奥秘

 勇敢的芯2 2022-01-06
图片
全套《天乐集》32卷,共计8册。
该书影是某藏书家提供,可惜不允许复制。
希望未来能够重见于世

       按:《天乐集》一书,据说印刷量极少,原来仅仅在西派门内秘传,概不向外彰显,存隐仙古风之范。1973年,先师陈毓照先生,考虑到《天乐集》原刊太少,难以满足同门道友阅读之渴求,因此联合同志,商定以蜡纸手工刻版,油印20份。谁知由于特殊年月,成为了定罪依据,致使数年牢狱之灾。1980年得到平反,办理了提前退休手续,返回浙江原籍做修养功夫。油印之《天乐集》在蒙冤之时,全部被追缴查抄,毁于一旦。幸好当时负责油印之人,多印了2套,因而未在查抄数目之内,逃此劫运。后经陈师将此2套索回,成为弘扬西派之张本。至2000年前,门内师兄弟能阅读到《天乐集》者,非常少。仅有个别师兄弟允许抄录。1999年,因缘殊胜,陈师将《天乐集》付吾研读。展读之下,叹为观止,如久旱逢雨,如获珍宝。因之,谏言陈师将《天乐集》重新刊印出来,以利大江西派之流行。进言再三,终获陈师允若,故在2000年,笔者用了9个月的时间,将20多万字的《天乐集》重新抄录点校,以资排版之用。该油印本《天乐集》,共计8卷186节。2002年前后,《天乐集》电子本被公布在互联网,可谓为天下丹道爱好者免费公开矣,虽是“大道流行”之运,实为陈师之慈悲也。2009年,吾得到铅印本《天乐集》16卷,后在2013年得以公开出版。1942年铅印本《天乐集》,总共8册32卷,上面《天乐集》书影,就是全本《天乐集》8册32卷之足本。可惜,因缘不聚,32卷足本《天乐集》尚难以得到,希望在不久的将来,32卷本《天乐集》可以重见天日,以飨西派学人研读。


天 乐 集
 
浙西玄静居士海印山人徐颂尧 著
 
《天乐集》自序
 
岁在丁丑,战事既起,予自嘉迁住湖之乌青。容膝之下,趺坐焚香,闲取《大易》、《庄》、《列》诸书,反覆玩绎,妙义纷披,时有会心,乃笔而藏之,将以此为幽居之鸿爪,旅中之纪念。戊寅六月,乡镇不靖,予自乌返嘉。九月,又自嘉迁苏。既得安身之所,乃复出其旧稿,从事删修。禅观有暇,复著《玄元道妙》、《禅玄合参》、《儒道会通》、《道室随笔》、《道室杂著》、《卫道论衡》等编。卷帙日增,重为厘定,合前作共得三十卷,而以《服食考》二卷附焉。书既成,订名《天乐》,取《华严》天鼓说法,超登十地之意。又集中,虽儒、释兼举,要以玄宗为归,是则《庄子》天和天乐、逍遥抱真之旨趣存焉。
或曰:“古今论道之书,亦已多矣。今子又益此数十卷,其义何居?”
答曰:“予所著者,乃欲解前人之象,罄壶天之秘,抉老、释之藩篱,融儒、道于一家。使后之习三教者,溯流穷源,融会贯通,泯是非之争耳。”
或又难曰:“古人谓:理虽互融,教必不滥。今以儒教还孔,玄教还老,释教还佛,各各不相羡,各各不相碍。若耳之与目,各成其用,岂非并育并行,川流敦化之旨欤?奚必会儒入玄,摄玄入佛,多此葛藤缠绕焉。”
则应之曰:“道本离言,注非名相。古人著书,大都应病与药,病除药废。自来三教之争,皆起于见执,见执生于有我。今此集中,反覆阐明息见忘己之旨。近而至于证一空三昧,再进而至于俱空不生,则有相无相,同归实际;了性了命,咸契真常。玄宗、儒宗、释宗,同入无为法性海中,共证圆觉。各认圆觉,分即是合,合不碍分,如千灯一室,光影重重,涉入交参,非一非异。此正是药,子毋执药成病焉,其可也。”
问者乃唯唯而退。
是书也,草创于浙,而卒成于苏,历地二省,历时五载,删修增订,稿经数易。以避乱之因缘,作弘法之滥觞。世之君子,苟不弃刍荛,玩索而有得焉。则柱下一脉,不致就湮,道种相孚,继起当必有人矣。
1942年岁在壬午孟冬之月浙西海印道人徐玄静自序于吴县
 
图片

发  凡
 
一、道家之学,导源于黄、老,发扬于庄、列。丹书后出,乃道之绪馀也。本编发挥玄理,以《老》、《庄》、《列》、《尹》所说为经,以丹书为纬,兼及儒、释,会三归一,曲畅旁通,以显玄宗博大精微之学,内圣外王之旨,天人合一之妙,迥非管窥蠡测者所能想像也。
 
二、本编直揭钟、吕门下西派相承“大定真空”之旨,注重先天法身,一洗元、明以来,就色身取象之陋习。
 
三、自来谈玄修者,每以炼气养神、长生久视为究竟。本编除敷陈“外身易形”之秘诀外,兼明《庄》、《列》“朝彻见独”之道,“无生而生”之真诠,庶几与禅宗最上一乘教外别传之旨,涵盖相应。
 
四、本编以“外身易形”、“朝彻见独”,两句八字,贯摄到底。外身易形者,炼己筑基,外还内返,脱胎神化,乃玄宗根本工夫也。朝彻见独者,彻证真常,道契环中,乃玄宗向上一着也。《玄修抉微》所陈,大半皆“外身易形”之旨也。《玄元道妙》,则示“朝彻见独”之蕴也。《易学发隐》,“外身易形”之秘奥也。《庄列阐幽》,则又“朝彻见独”之宗趣也。《道室随笔》与《杂著》,大半皆“外身易形”之说也。《卫道论衡》,则又揭橥“朝彻见独”之要旨也。总斯二门,层映回互,反覆穷研,于是有为养命之术,无为妙觉之道,宣泄靡遗矣。
 
五、本编着重虚炼,以“真空”为炉鼎,“妙有一炁”为药物,定慧为水火,以身心不动为采药,以打成一片为结胎,以打破虚空为了当,与李道纯《中和集》内《炼虚歌》,旨趣最合。
 
六、本编返还要旨,悉依先师所传口诀,而加以充分发挥。老、庄妙道,钟、吕丹法,尽情披露,俾学者易于入门。
 
七、本编诠理,如阴神阳神、盗机天机等,皆不依旧说。其馀解象,虽不求立异,亦不必强同于古人,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抒己见,各陈心得可也。
 
八、《玄修抉微》内,睡、醉、定、忘各节,示工夫之进展;天根、月窟、自然、混然等篇,示火候之幽微;持后、玄同等篇,示修学处世之方;大慈、具德各节,则示敦品持戒之要。盖德不重,不足以载道。必德品与道行并进,然后修持有成。故《庄子》曰:“德者,成和之修也。”
 
九、玄宗修证,由浅入深。所谓忘形以养气、忘气以养神、忘神以养虚、忘虚以合道。妙键实在一“忘”字。丹书揭“忘”字妙谛者,惟《白紫清全集》,子书则惟《庄子》言及之耳。本编反覆申述,秘密醍醐,倾篋倒箧以献。苟遇知音,自当默契。
 
十、古来丹经,皆不肯吐露口诀。故虽读尽万卷,仍不知从何处下手。真师难遇,参访不易。况大都又职务系身,或限于财力、精力,并此云游参访之机会而无之,致抱道而终者甚多。著者怀普济之心,根据《大易》所云“乾以美利利天下”之词,将初步功夫,尽情披露,俾学者依解起行,实地试验,随分获益,稍慰其向道之忱。然非谓得此一书,即不必再求真师也,以此作为初度闻道因缘可耳。
 
十一、本编不用铅汞、朱砂等象言,蒙蔽后学。但揭“心息相依”之一行,旋转万流,会归于定忘;登峰造极,同证乎大觉,相契乎大空。禅玄、孔佛,至此皆大休大歇,正所谓“千山势到岳边止,万派声归海上消”。
 
十二、著者体老圣“清净无欲”之旨,将炼精化炁,所以枯爱欲而断淫机、淫根之原理,会通《楞严》,尽量发挥,俾他宗学者,了然于玄宗立教之本意。
 
十三、《楞严》“十种仙”之说,开后世佛徒轻视仙宗之滥觞。不知仙佛两宗,皆有小乘、大乘之分。柱下正脉所传,脱胎神化,妙用无碍,齐《楞严》之十地位,集中均有发明,望学者参详。
 
十四、本编揭“杀生”义,有顺行与逆行之别。逆行,系破生死心,断相续业、烦恼网,证三解脱。顺行,乃杀害物命以养色身,是乃造业之举。著者体老氏三宝,以“慈”为首之旨,主张戒绝。
 
十五、《玄修抉微》,《阳和之美》节下,采集禅宗古德阳和之作,达三百偈之多。著者费旬日之力,方将上下千馀年来宗门著述,汇集一处。此种诗偈,均辑自稀本。不惟玄宗学者从未读过,即禅宗久参上士,亦鲜寓目。著者志在会通禅玄,故不惮烦琐,博稽旁考,搜罗宏富,蔚为大观。此中颇费一番心力,望阅者注意。
 
十六、集中《儒道会通》与《庄列阐幽》,融通儒、释,皆明确有据,一扫颟顸儱侗之病。使学者心领神会,不执己而毁他,党同而伐异。入佛入儒,有左右逢源之乐。
 
十七、《禅玄合参》卷内,所举宗门公案,均与玄教有关。著者以玄教宗趣,会而通之,遂使沆瀣一气,水乳交融,宝镜交光,法轮齐转,设遇三丰老仙,定当相视而笑也。
 
十八、本编所揭丹法,乃取广义范围,融对待之一切法,为绝待之本分体。故禅家之心境如如,儒家之微显无间,皆丹法也。玄宗以“心息偶谐”为功,禅宗以“心境偶谐”为妙,总以一如境界,为入道之门耳。
 
十九、本编揭示丹家玄理,乃渊源于《老》、《庄》。如“虚心实腹”,即后世之“炼己筑基”;“鹏鸟图南”,即后世之“取坎填离”;“知白守黑”,即后世之“九还七返”。一一穷源溯流,深入显出,俾学者不致得末而忘本。
 
二十、本编发挥《庄子》妙谛。凡关于了命之学者,皆在《玄修抉微》内揭示其义;凡关于了性之学、朝彻见独之秘奥者,列入《庄列阐幽》卷内,发扬其旨趣。
 
二十一、本编诠释《庄》、《列》,间有重复者,此中约禅、约玄,疏释微有不同,学者分别观之可也。
 
二十二、古仙善谈火候者,无过《庄子》,本编内一一揭举,汇成《妙喻》一篇。
 
二十三、玄宗戒、定、慧三无漏学,本编内均有发明。戒以身心清净为主,定以息念双销为主,慧以明照无碍为主。其中慧学,取材于《庄子》、《关尹子》,及《大通》、《大洞》等经。定成十德,慧成十通,如《洞经》所载。故知上乘仙学,与《华严》相通也。
 
二十四、《玄修抉微》内,命题有单有双,双题并举。所以辨其异同,揭其浅深。例如《世法与道法》、《自然与混然》、《生灭与灭生》、《司契与司彻》,非相提并论,则其旨不显。著者或就二题圆融释之,或仅约行布释之,或先约行布以示差别,次约圆融以示不二,事非一端,遂成种种理趣之门。
 
二十五、本编乃解象之书。举凡丹经子书中象言筌蹄,一一解释明瞭,务使读者得心领神会之乐、行解相应之妙。
 
二十六、本编叙修持工夫,全系“天人合发”之旨,两重天地,四个阴阳,身外藏身之妙。所谓“两重天地”者,乾坤一重,坎离又一重也。乾坤,属先天法身,谓之大我;坎离,属后天色身,称为小我。若以我神气,归合于虚无一窍之中,则先天乾坤与后天坎离,冥合融会,涉入交参。至其极也,空有一体,形神俱妙。故谭子《化书》曰:“虚实相通,是谓大同。”此在玄宗,称为性命双修。天与人合发,而万化得以定其基焉。
 
二十七、本编与先师体真山人所著《三教一贯》,脉络贯通,旨趣一致。惟范围较为扩大,敷陈较为详赡。学者试先阅《三教一贯》,再阅此集,更易洞达旨趣,谛信不疑
 
二十八、集中附有先师手札,足以印证著者所揭理趣,价值连城,望学者宝之。
 
二十九、玄宗四禅,与《楞伽经》所说佛氏四禅相较,玄宗最后一禅,名“未始出吾宗”,即如来禅。最初“地文禅”,即奢摩他。藏身处无踪迹,谓之“杜德机”,已超越《楞伽》四禅中最初愚夫所行禅矣。可知永明判《老》、《庄》属通明禅,憨山判判《老》、《庄》属天乘止禅,皆属偏知、偏见,未足为定论也。
 
三十、玄宗无声闻和,乃反闻闻自息。《楞严》观音圆通,入流亡所,乃反闻闻自性。同一反闻,以耳根圆照三昧,闻中入流。然息自心起,乃自心之风相。以闻和为闻中,更易于入门。一到息念双亡,鼓沉钟寂,自然入流亡所。以下动静二相,了然不生,乃至闻所闻尽,觉所觉空,空所空灭,层层解黏去缚,直至生灭即灭,寂灭现前,与玄宗道胎圆成,真人出现,同归而殊塗,无碍融通,夫复何疑?
 
三十一、本编说禅处,实是说玄。盖《庄子》“朝彻见独”之道,《列子》“不生疑独”之旨,圆融微妙,胜绝不共,后世罕有能继起者。若不借禅宗印证,则难以发挥。譬之揽镜照头,镜自外来,头本自有,一经临照,则鬚眉毕现,形影交辉。准是以观,凡集中发挥“明心见性”之处,皆为宏扬“朝彻见独”之道而说也。
 
三十二、本编尽量发挥玄宗妙谛,引人入胜,建立差别、圆融二门。言圆融者,如重玄之会于《华严》,重空之合于《般若》。若《楞严》“反息循空,销息发明”之合于玄宗“调息证真”之类。言差别者,如“性起”之与“缘起”,“生灭”之与“灭生”,阐发玄宗圆顿之旨,皆前古之所罕言者。
 
三十三、集中示回互之机用,如举仙人商那和修之承嗣禅宗,亦举道光禅师之承嗣仙宗。举吕祖参黄龙禅师,亦举善财参毗目仙人。举道家之“长生”,亦举道家之“无生”。举佛氏之“无生”,亦举佛氏之“长生”。举清凉圭峰之贬斥老、庄,亦举道林僧肇之圆融老、庄。举“有为”则云“为而不恃”,举“无为”则云“无为而无不为”。使学者不致胶柱鼓瑟,泥执一边,此则壶子“衡气机”之妙用,禅宗回互之旨趣也。
 
三十四、《道室随笔》,不分门类。其中有论道书者,有论工夫者;有论山居之益者,有论法、财、侣、地之四缘者;有论顿渐者,有述古,有考证,有义释,有辟谬;有古仙之诗词,有往圣之嘉言;有洞天福地之检讨,有纯正丹经之目录;有卫生养生之古训,有防危虑险之殷鉴;有密印密言,有服食方剂。如古董铺,纷然杂陈,一任需者选择。
 
三十五、《杂著》中吕、张二祖宝诰略释,所以彰古仙上求下化,自他兼利之弘愿,足为后昆之师表。亦所以示学道之士,不应独善其身,作自了汉为究竟也。
 
三十六、玄宗以先天一炁为妙药,涤荡身心,将历劫以来习气种子,销融尽净。六根清净,六欲不染,顿入清净光明藏,现生获大利益,最为目前逗机之教。盖能开发虚空宝藏,以补物质之不足,救济人生之缺憾,以无涯之元炁,续有限之色身,切近易修,莫过于此,迥非空谈心性、不务实际者,所可同日语也。
 
三十七、玄宗“慈、俭、不争”之三德,“反朴还淳”之要旨,本编内均有阐发。反朴还淳,须历炁化、神化、虚化之三反。以三德化人,以三返修己,感召天和,消除攘夺之风,弭争斗之苦,亦莫善于此。
 
三十八、玄宗三秘,乃炉鼎、药物与火候。一到本编,则尽情披露。以言炉鼎,则有《内外炉鼎》一篇发其扃;以言药物,则有《内外药物》一篇揭其蕴;以言火候,则有《自然与混然》、《庚月与满月》、《癸前与癸后》、《天根与月窟》等篇穷其奥;以言证验,则有《睡》、《醉》、《定》、《忘》,以及《白血》、《方瞳》等篇罄其妙。各丹经之所略言者,本编均详言之,亦阐幽发奥之一端也。
 
三十九、玄修以“冲和”为用。《老子》曰:“冲气以为和。”《庄子》曰:“一上一下,以和为量。”又曰:“德者,成和之修也。”《列子》曰:“和者,大同于物。”物无得伤阂者,游金石,蹈水火,皆可也。学者凭心息相依之一行,由人和而感天和,复以天和而合人和,天人潜孚而交感,正曹山寂禅师所谓“混然无内外,和融上下平”也。和气致祥,足化灾青而增福寿。故以之修身,则冲和集于一身;推之家国,则冲和达于一国;修己则身心融和,治人则上下和。充类至极,则身心与世界,性合真空,即彼、即此而融通无碍,涉入交参,此道化冲和之妙用也。
 
四十、玄宗虚实相通,妙窍同玄。形上与形下,世界与身心,圆融一际。《庄子》谓之“道通为一”。学者性修反德,与道通同,入不二之门。前境顿融,清净周遍,大圆普照,实为世界上最高级之理化学。性命归一,道胎圆成;法身显相,纵横自在;神妙莫测,变化无穷,实为世界上无等之解放学。含精养神,通德三元;寿命悠久,寒暑不侵;众邪辟除,正气常存,实为世界上最优异之卫生学。浅赏固足,安乐延年;深进,则能超脱自在,即身取证。三根普利,四众咸宜。至简至易,亦复至玄至妙,夫妇之愚与不肖,可以与知、与行焉,可谓大圆普度之门矣。
 
四十一、黄老之学,实为中华民族之优生学,具济世延年之功。扶老救残,可补医药之不足;含精养神,可补教育之缺陷;三宝七善,潜移默化,更可辅翼政教,共襄盛世,非谓得诀者即人人羽化登真。移风易俗,改良社会,亦有赖焉。文景之治,史册称美。然考其致治之方,乃宗尚老氏“恬澹清净”之化。顺物自然而无容私,民生赡足,民德归厚,则天下不期治而自治矣。
 
四十二、本编揭三种资格,即学道资格、求道资格与修道资格。详示纯正道书种类,俾学者从事研究,信解俱全,邪见俱捐,所以满“学道资格”也。《事师轨范》、《求道指南》等篇,指示从师参学之法,至诚恒久之要,所以满“求道资格”也。《内外四缘》、《具德修慈》等篇,所以满“修道资格”也。


《天乐集》后序
 
道法归一法也,真空法也。归一者,由两仪而返乎太极,由对待而转为绝待,入不二之门。心息妙合,内外浑融,水火既济,性命合一之微旨也。真空者,并此绝待之一而空之,既不住于二,亦不住于不二。关尹子所谓“在己无居”是也。壶子所谓“未始出吾宗”,亦是也。玄修道妙,大抵以此为归。予昔参汪师体真老人,年甫弱冠,师以予年幼好道,谆谆训诲,点开心易,表里洞然。钟吕要诀,吐露靡遗。证之丹经,无不水乳交融,实乃三生之幸,千载一遇之机缘也。自师示寂,予更涉猎宗乘,参寻知识,始知宗下明心见性之旨,实即《庄子》“朝彻见独”之道、老圣“见素抱朴”之微、《列子》“不生疑独”之宗。西来祖意,原是我华国粹。达摩未来,此土早已举扬。特以曲高和寡,继起无人耳。于是禅、玄两家,遂彼此会通,藩篱尽撤。
 
今此集中,禅、玄并揭。即本斯旨,提倡国粹,责无旁贷。即禅即玄,东西相印。而又兼及儒宗者,则以老圣为孔子师。《大易》“随风宴息”之秘,“正位凝命”之旨,“尽性至命”之说,“穷神达化”之妙,实传灯于柱下,乃玄宗之心法也。降而至于子舆氏,更揭养气之诀,于是孔、老“调息凝神”之旨,得以大彰。儒宗所修,与柱下一贯相承。故欲究玄宗之源流受授,不得不旁摄儒宗,以尽其趣。此《天乐集》内所以兼孔赅释,统觉海而为论,应尘毛而不遗也。
 
是书之初创也,仅得二卷。时予方寄迹乌青,嗣迁吴县,乃决意增修。自二十七年九月,迄本年十月,五年之间,爬罗剔抉,刮垢磨光,三十卷遂得次第告成,黄老心法,至是宣泄殆尽矣。是书也,所以酬先师法乳之恩,亦所以破迷显正,抉摘窈微,于此玄宗寥寂之秋,作合喙之鸣焉。
时三十一年冬浙西玄静居士再序
 
图片

生活大道场,修炼乃生活

——在生活中修炼,在修炼中生活。
——将生活中的智慧指导修炼,用修炼中的智慧指导生活。
——生活与修炼完美融合,生活有助修炼,修炼促进生活。
——修炼不在深山内,斗室红尘大道场。
——修炼不必离群居,夫妻牵手共携程。
——共话生活大道,同享天乐生活。
(圆峤洞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