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来人往人终散,温酒一杯消千愁。梦中不知花渐落,一曲广陵唤故知。 魏晋的哒哒马蹄已经走远,有过的传奇已然成为传奇。竹林七贤的真名仕,真风流,已然消失在岁月深处。可是,青青竹林依然在,竹林的风依然在,他们坐过的地方生发的思想依然在,江湖上他们的传说依然在传说。 十里春花盛开,我陷落在一曲广陵散里,这绝世不可闻,不可写的曲子里,一遍又一遍,一次又一次。我终于信了时光的无力,东风的软弱,有些事情东风是唤不回的,比如三十年前的月光,比如那些逝去再也没有回来的人,还好人不像鱼永远在失忆,人有记忆、有知觉,有着无限深刻的情意,总有线索可以巡回,总有痕迹可以凭借,总有信物可以追回。而,这都是世间的缘分。就如这曲广陵散,平素善感的自己,从不敢涉猎二胡、古琴等等一些轻音乐,总是怕陷落在情绪里不能走出。偏偏这首曲子,在我清晨醒转的刹那,在我夜里的睡梦,在我站在花树下的一刻,在我仰头望向天空的瞬间,在我手握黄卷的黄昏,在我守着孤盏下苦心的凌晨,它穿过魏晋的月色,涉过一声声铸铁的呛音,带着门前青柳的心思,带着那个才华横溢、孤傲不羁男子的情怀,激越、高昂,涤荡着我、鼓动着我,蛊惑着我,让我禁不住披衣展纸,落下字句的轻吟。 历史是一部厚重的时光机,多少英雄多少故事,多少悲欢多少眼泪,都被吞噬、淹没。而又是那些勇敢的故事,那些清澈纯粹的人让我们看清真相,理顺心绪,知晓生活,找到道路。有些故事有些人,你闭上眼睛,便能够抵达那个画面,去到他的身边,你要的不是矫情的虚饰和炫耀,你要的是找到自己,认识自己。 据《琴操》记载:战国聂政的父亲,为韩王铸剑,因延误日期,而惨遭杀害。聂政立志为父亲报仇,入山学琴十年,身成绝技,名扬韩国。韩王召他进宫演奏,聂政终于实现了刺杀韩王的报仇夙愿,自己毁容而死。后人根据这个故事,谱成琴曲。全曲共45段,分别为井里、取韩、亡身、含志、烈妇、沉名、投剑、峻迹、微行。听之,让人悲且伤,再二三沉郁、激昂、宏阔之气油然而生。想到摄政数十年如一日,指抚琴键,就像抚摸着对父亲深切的思念,怀着悲愤,孤独地在琴音里一年又一年,一月又一月,一日又一日,一时又一时,一寸又一寸,山花有没有为他开过,他有没有感受到春天的喜悦和阳光的温暖,他有没有对一个人笑过?而在刺杀韩王后,他挖出自己的眼珠,割掉自己的鼻子、嘴唇、耳朵,刺毁自己的面容,河水有没有为他流下悲悯的泪水,青柳有没有为他疼过?世人有没有为他祭奠过? 而这个春天,隔着无数的光阴,我却禁不住想起,想起的时候忍不住眼含泪水。我一直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每个人都有不得不走上那条道路的理由。就如嵇康,那个才情绝伦、狂傲不羁的叔夜,他既然选择了清澈,他就选择了孤独。 《晋书》上说:“康早孤,有奇才,远迈不群。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叔夜善操琴,固有嵇琴阮啸之称。他不屑于仕途名声,只醉心于自在山野。于是,他选择在城外做一默默无闻的打铁匠。他的理想境界是摆脱约束、释放人性,回归自然,享受闲暇。熊熊燃烧的炉火和刚劲的铁锤,正好可以阐释内心的光明磊落与对自由的向往。他在门前栽柳,柳下有一水池。打铁累了的时候,提一壶酒坐于树下,或吟咏或抚琴,或者就跳进水池像鱼儿一样游上一番,与天上的云影相对而语。 但凡才情不俗的人皆清高孤傲,从个人角度是成就了自己,从社会角度可能就是悲剧或者毁灭。即使叔夜这样与世无争,这样隐逸超然,也难逃慕名者、背后算计者的厄运。 钟会是曹魏大臣,书法家钟繇之子,“敏慧夙成,少有才气,对年长其两岁的嵇康,却敬佩有加。世说新语中说,钟会撰写完《四本论》时,想求嵇康一见,可又怕嵇康看不上,情急之中,竟“于户外遥掷,便回怠走”。显赫后的钟会再次造访嵇康,嵇康不加理睬,继续在家门口的大树下“锻铁,一副旁若无人的样子。钟会觉得无趣,于是悻悻地离开,便也记恨在心。司马昭曾想拉拢嵇康,但嵇康在当时的政治斗争中倾向皇室一边,对于司马氏采取不合作态度又招忌恨。由此召来杀身之祸。 很多年前,一个女子对我说,雪,极端的河流总会流进大海吧。我那时候说,或许吧。如今,我可以肯定地说,一定是的。早前,一个朋友对我说,不要看一些东西,否则眼都看坏了。当时,我不理解,如今我幡然而悟。如果一个人想有所成就,必须提高自己的眼界,必须学会分辨,即使孤独也不要将就。就像交朋友,也是要严格的,要交能够带领我们,能够让我们心灵与思想成长的人。就像叔夜,不入眼者必不往来。否则,你真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活成了自己曾经讨厌的样子。有句话说,你的精力用在哪里,你的时间用在哪里,你的成就就在哪里。对于每个人皆是,除去吃饭、睡觉、工作,属于自己的时光真是少之又少。你要相信,不是别人风轻云淡就能够取得成绩,实在是人家背后付出了多少艰辛常人是无法想象的。 在我,惋惜叔夜被命运玩弄于股掌之间,三十九岁的年纪便被谗言所害,更钦佩的是叔夜不妥协,不媚俗的铮铮铁骨和孤注一郑的勇气。虽然世间再无广陵散,三千太学士的跪地求情,拜其为师的画面,依然让我们看见其人格的高洁,看见世间隐隐的希望和温情。不可想象,当一个人知道死亡就在身边,还可以从容地坐下来抚琴,三千太学士跪倒一片,琴声如裂帛、如激流、如铁炉里熊熊燃着的火光,这是一场赴死还是一场悲壮的离别?是一场小舟从此逝的哀伤还是一场长风万里送秋雁的美丽?只是,一切都值了。因为,这生生世世有多少人与其同悲同哭同感受啊,一如此刻,我坐在这里在这首曲子里的低眉含泪殇忆眷念。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书生和女鬼、和尚与妖女,构成了中国小说中的经典元素。而鬼、妖、魔都具备人类所不能具备的一些能力,比如通灵、神通。关于嵇康与广陵散之间也有一段神奇的传说。 “纪年曰:东海外有山曰天台,有登天之梯,有登仙之台,羽人所居。天台者,神鳌背负之山也,浮游海内,不纪经年。惟女娲斩鳌足而立四极,见仙山无着,乃移于琅琊之滨。后河上公丈人者登山悟道,授徒升仙,仙道始播焉。有嵇康者,师黄老,尚玄学,精于笛,妙于琴,善音律,好仙神。是年尝游天台,遂夜宿仙台,见月光泻泻,清风徐徐,碧波荡荡,仙岛渺渺,天台巍巍,星汉迢迢。赞曰:大美不言,真人间仙境也!忽闻谷中琴声幽幽,玄乐绵绵。寻声觅去,至一茅舍。屏息静听,恐乱仙音也。曲终,一清丽女子开门曰:“先生光临寒舍,不胜荣幸。请入内稍坐”。康喜遇知音,欣然入室。备茶对坐,方知是谷中女巫。虽人鬼殊途,竟一见如故,彻夜长谈。或论天地自然生死轮回之法,或证诗词音律琴棋书画之妙。谈至兴浓,康曰“敢问神女所弹何曲?”神巫曰:“情之所至,信手而弹耳,无名之曲”。康请教再三,始授之,今《孤馆遇神》是也。神巫曰:“见先生爱琴,吾另有《广陵散》相赠。此乃天籁之音,曲中丈夫也,不可轻传”。康问“何人所为?”对曰:“广陵子是也。昔与聂政山中习琴,形同骨肉也”。康恍然大悟,恭请神女赐之,习至天明方散。据说,叔夜毕生独爱此二曲,必择雅静高岗之地,风清月朗之时,深衣鹤氅,盥手焚香,方才弹之。虽有达官贵人求教,概不相传。 人来人往人终散,温酒一杯消千愁。梦中不知花渐落,一曲广陵唤故知。恍惚间仿佛叔夜吟着:“虽饰以金镳,飨以佳肴,愈思长林而志在丰草也”缓步而来,让人忍不住在这花渐开、雨轻洒的季节,长叹复短嗟,复悲且复凄。 ID:zxj200011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