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吐槽某知识点错漏百出的泡茶视频:盖碗冲泡白茶,应该怎么做?

 白茶大课堂 2022-01-06
吐槽某知识点错漏百出的泡茶视频:盖碗冲泡白茶,应该怎么做?

黑黢黢的做旧茶

本文由白茶大课堂原创撰写,未经允许,任何人和媒体不得转载

《1》

随着做茶的时间增长,见到的奇葩事情也多了起来。

比方说,有些茶友对漆黑如墨的做旧茶甘之如饴。

那黑乎乎的茶饼,让人看着就会生出抗拒之心。

心想,这些茶喝到肚子里,对身体来说会造成多大的影响啊。

忍不住感到恶寒,好可怕……

此时此刻,不免心疼那些仍旧被做旧茶蒙在鼓里的茶友们。

希望他们及时醒悟,及时止损,为时不晚。

吐槽某知识点错漏百出的泡茶视频:盖碗冲泡白茶,应该怎么做?

提壶位置过高

再比方说,看到一段泡茶教学,便深以为然。

殊不知,在看似专业的视频背后,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缺陷”。

一位茶友发来一段视频,是一位茶艺师在演示冲泡步骤。

视频中,注水方式,注水时间,出汤速度以及沥干茶汤等步骤,都存在极大问题。

看了一分钟,错漏百出。

今天和大家聊一聊其中常见的错误之一,出汤速度。

冲泡一款茶,出汤速度太慢会导致什么结果,下文细细道来。

吐槽某知识点错漏百出的泡茶视频:盖碗冲泡白茶,应该怎么做?

提壶位置过高

吐槽某知识点错漏百出的泡茶视频:盖碗冲泡白茶,应该怎么做?

提壶位置过高

《2》

视频中的茶艺师,所用的是长嘴细口壶,壶嘴细细长长的,看起来姿态优美。

细细的水往盖碗内冲去,像一条小溪流,颇有意境。

在不懂行的人眼里,这般泡茶便是专业人士。

殊不知,太细太长的壶嘴,破坏的不过是白茶的风味。

众所周知,我们平时都推荐大家快出水。

所谓快出水,指的就是在7-8秒内完成注水以及大部分茶汤倒出的步骤。

快速实现茶水分离,可以确保释放在汤水中的滋味物质数量均衡,使得茶汤喝起来滋味清新鲜爽。

而用壶嘴较小的水壶注水,需要花费的注水时间较长。

视频中的茶艺师,单单注水就已经花费了大概10秒钟的时间,已经远远超出快出水的要求。

茶叶与水长时间接触,便会让滋味物质过量释放在汤水中,使得茶汤喝起来苦涩难耐。

苦涩味较重的茶汤中,含有大量的咖啡碱以及茶多酚。

若是对这两类物质比较敏感的茶友,容易因为过量摄入这些物质导致身体出现不适感。

比方说,过量摄入咖啡碱。

咖啡碱具有提神的作用,适量摄入对身体来说有益处。

而若是过量摄入的话,如果对其不耐受的茶友,便容易出现夜不能寐的情况。

只不过喝了苦涩味重的茶汤,便有可能造成这般不适宜的感受,得不偿失。

注水速度太慢,必然会影响出汤的速度。

细细长长的水流看起来赏心悦目,但却对茶叶风味会造成极大破坏。

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注水的速度尽量快才是。

可以从壶嘴的长度宽度,以及提起水壶的高度等细节入手,尽量将注水时间控制得当。

这个细节,决定的是出汤时间,决定的是好茶的风味。

吐槽某知识点错漏百出的泡茶视频:盖碗冲泡白茶,应该怎么做?

定点注水茶叶没有浸透

吐槽某知识点错漏百出的泡茶视频:盖碗冲泡白茶,应该怎么做?

定点注水茶叶没有浸透

《3》

那位茶艺师不仅注水的速度慢,还没有快速提起盖碗出汤。

她的说法是,先闷泡30-40秒,之后再出汤。

偶买噶!

注水的速度已经那么慢了,还接着闷泡,这茶泡出来得多苦啊。

想必,苦到流眼泪吧。

大家平时在冲泡高山白茶的时候,还是坚持快出水吧。

高山白茶,因为生长环境出色,内含物质是充盈的,是丰沛的。

高山茶园无论是温度、光照、水分、空气质量还是土壤都极其适合茶树生长。

比方说,高山上海拔高,温度较低。

在福鼎太姥山,海拔在600米及以上的茶园才可以叫高山茶园。

根据海拔每升高1000米,温度就会下降6摄氏度这样的公式换算,高山茶园的温度会比平地茶园低4-6摄氏度。

在适当的低温下,茶树会因为植物的本能,不断积累丰富的养分,生出厚实的白毫。

再比方说,高山上云雾层厚实,长波光无法穿透照射在茶树上,而短波光,也就是漫射光,可以直接透过云雾层照拂在茶树上,让其生出馥郁的芳香物质,以及其他营养物质。

得天独厚的优势,塑造出品质卓绝、非凡的优质好茶。

养分充足的好茶,若是闷泡的话,只会泡出又苦又涩的茶汤,真心浪费。

这些品质出众的好茶,每年的产量都是不高的,数量并不多。

要是坐杯闷泡,便是浪费一款好茶,喝不到好茶最真实的风味。

可见,出汤速度太慢,坐杯闷泡不仅是对一款好茶的不尊重,还是对自己的一种辜负。

让自己的味蕾,没有办法享受到高山白茶那空灵,那隽秀,那香气四溢的茶汤。

为了不浪费好茶,为了慰藉自己的五脏庙,快出水才是硬道理。

吐槽某知识点错漏百出的泡茶视频:盖碗冲泡白茶,应该怎么做?

手指头碰到碗身

吐槽某知识点错漏百出的泡茶视频:盖碗冲泡白茶,应该怎么做?

手指头碰到碗身

《4》

坐杯闷泡,除了会导致泡出苦涩的茶汤外,还会影响闻香。

喝茶闻香,其实是一件特别享受的事情。

将沸水注入盖碗中,高低沸点的香气便会逐渐释放。

小部分茶香会随着蒸汽氤氲在盖子上,大部分香气会随着稠滑的汤水一同进入公道杯中。

沥干茶汤后,便可以趁热揭开盖子闻香。

以2021一级春寿眉为例。

盖子上氤氲着层次丰富且分明的茶香。

热闻时,是兰花香,极其清幽,宛若在夜间独自盛开的花朵,默默散发着香气。

稍微冷却后闻,是茉莉花、栀子花的香气,像福州夏天的夜晚走在路边闻到的芬芳,熟悉且神秘。

彻底冷却后,盖子上是一股清新的草药香,像紫苏、鸳鸯藤、鱼腥草等草药晒干后,煮凉茶时空气中弥漫的味道。

闻香,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一款茶,还可以对一款茶的品质做出判断。

比方说,喝高山寿眉,它的香气是馥郁的,是雅致的,闻之,心旷神怡。

而喝到一款劣质茶,它的盖香也会暴露出一些端倪。

若盖子上带着异味杂味,那么毫无疑问,这茶品质存在问题,面对这样的茶,便可以直接将其舍弃,不继续喝它。

如此一来,也就可以减少喝到劣质茶的概率。

然而,香气物质或者异味都会挥散,逐渐消失。

在冲泡的时候,要是坐杯闷泡的话,就会导致好茶的香气减弱,劣质茶的异味消散。

此时,无论是感受好茶完整风采,还是判断一款茶是不是劣质茶都会造成一些困扰。

为了更好地感受一款茶真实的风采,不闷泡,快出水为宜。

当好茶泡到10冲,觉得味道稍微变淡了后,可以适当坐杯一会。

坐杯时间以5秒为基础逐渐增加,时间不宜太长,不然同样会泡出滋味浓重的茶汤。

吐槽某知识点错漏百出的泡茶视频:盖碗冲泡白茶,应该怎么做?

出汤开口大,碎茶易倒出

吐槽某知识点错漏百出的泡茶视频:盖碗冲泡白茶,应该怎么做?

故意闷泡

《5》

一直以来都推荐大家泡好茶快出水。

无他,可以展现好茶风采。

可以让滋味物质均匀地释放在茶汤中,泡出香清甘活,鲜香淳爽的茶汤。

快出水,亦是对好茶的优待。

出汤完毕后,趁热揭盖闻香,从前调闻到尾调,将一款茶感受得淋漓尽致。

而导致出汤速度慢的因素有很多。

比如,个人思维的错误、烧水壶壶嘴太小、使用盖碗不熟悉等。

其实将自己的观念转变,注意其他细节,多加练习,快出水并不难。

喝茶,喝的便是风味。

好茶的风味,雅俗共赏。

欢迎关注【白茶大课堂】,了解更多白茶知识!

版权声明:本文归白茶大课堂菇凉陈(taimumagu)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