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情缘半岛 2022-01-07

​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有这样一段话: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注释:太上:最高。)   

         这几句大意是:人生最高的目标是树立德行,其次是建立功业,再次是著书立说。

        这几句把树立德行看得高于建功立业和著书立说,足见古人对个人道德品质的重视,同时也说明建功立业和著书立说不可忽视。

        中国古代思想中一个重要问题是追求不朽,不朽就是指一个人生价值的问题。儒家的“三不朽”是很有名的,它出自春秋战国时期叔孙豹之口。

       如果世世代代保持贵族地位,并因此而得以享受姓氏,使子孙后代都享有官禄。这只能叫做世禄。这是从自己家族的兴旺发展看问题,着眼于过去和当世。着眼于物质生活。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这是从个人对社会群体的贡献和社会、人民对个人的评价看问题,着眼于历史和未来,着眼于精神的影响和不朽。

       “德行”、“功业”、“言论”这三者,有益于社会、人民,流传万世,即使过了很久的时间,也不会消失和磨灭,永远被人们所纪念,这才是真正的不朽。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占主导地位的人生价值观,就是认为人的不朽不在于你自己得到了什么东西,而是要从社会、历史对你的评价中来体现你人生的价值,你的不朽是存在于老百姓的心中,存在于长久的历史中间,这才是一种真正的不朽。

        一个人生前在各方面不管能有多少的满足,多大的权力,多大的财富,一且去世就全都没有了。就是传给子孙后代,能够传几代也就了不起了。

        但是,立德、立功、立言这样的不朽,即使人的身体不在了,他的精神却可以长远地存在,永垂不朽;却可以做到在子孙后代、在民族以至人类的发展中存在下去,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立德是最高的境界。文化文艺、哲学社会科学等工作者都肩负着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重要职责,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社会影响力大,理应以高远志向、良好品德、高尚情操为社会作出表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