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进布务 ‖ 二、古村溯源

 泷西山人 2022-01-09

布务村委会位于云城区河口街北面,距河口街道办事处约1.5公里,人口2028人,耕地面积680亩,该村委耕地广阔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是粮食主产区。农业结构调整后,该村委大量种植经济作物和沙糖桔等名优水果,效果较好。如今布务村委下辖朗卓村、三佰咀村、布上村、布西村、博村5条自然村。我走进的布务村,其实只是布上、布西自然村。

二、古村溯源

布务村(李向荣摄)

据布务村陈建新先生说,布务村除了3户外,其余全部姓陈。

布务村的陈氏什么时候从什么地方迁来的呢?

《东安县都骑堡山口甲山鸡头陈姓族谱序》载:

至八世万全公、万锦公相率而来东安,初到南乡中麦村,未如其志(实欲贻厥孙谋)。爰究爰度,转迁于山鸡头,落籍东安有百余年。

译文:

到了八世祖万全公、万锦公相继迁移来东安,最初到了南乡的中麦村。因为中麦村这个地方不符合他们的心意(实际上是要为子孙的将来作好安排于是经过认真研究考虑,转迁到了河口山鸡头。到如今,陈氏落籍东安县已有100多年时间了。

贻厥孙谋是为子孙的将来作好安排的意思。语出《尚书·五子之歌》:“明明我祖,万邦之君,有典有则,贻厥子孙。”爰究爰度,于是认真研究考虑的意思。爰,就。究,研究。度,图谋。山鸡头是如今布务村对面的禄源村山口。

《东安县都骑堡山口甲山鸡头陈姓族谱序》的落款时间是:

时乾隆七年岁次壬戌仲秋吉旦。

即公元1742年农历八月。此时陈氏在山鸡头居住已经有百余年”了。由乾隆七年(1742年)上推100年,是1642年(崇祯十五年)。这“百余年”的“余”究竟是多少年呢?没有史料证明,不敢贸然断定。但可以断定,在崇祯十五年(1642年)前,陈氏已经迁移到河口山鸡头。

《东安县都骑堡山口甲山鸡头陈姓族谱序》

上文说到,陈氏迁移到河口山鸡头前,是在南乡中麦村。为子孙的将来作好安排才迁移到河口山鸡头,陈氏在南乡中麦村生活了一段不短的时间。如此看来,陈氏迁到东安南乡中麦村很可能是在万历中后期。

陈氏从哪里迁东安南乡中麦村呢?据《东安县都骑堡山口甲山鸡头陈姓族谱序》载,是从梅州。

陈氏为什么从梅州迁到东安呢?

康熙十一年《东安县志·卷之二·舆地志·沿革》

东山城麒麟石,城成,定县名为东安,剖符设官,召民、承田、立籍。

译文:

东山在麒麟石旁筑城池,城池筑成后,确定县名为东安,任命官员,招来移民,承耕田地,编立户口。

康熙十一年《东安县志·卷之二·舆地志·沿革》

万历五年(1577年)东安县成立时,地广人稀,官府的中心工作就是“召民、承田、立籍”。为了鼓舞移民,增强外地人口移民东安的信心,两广总督凌云翼还让陈璘入籍东安。陈璘《罗旁善后功绩碑》说:

善后建邑之初,听民迁徙,筑城助工,授田与世业。璘于是即以高州改补东山加副总衔。大司马凌公面谕璘曰:“东山,尔辖地也,东山草创,民未安辑,尔既有成劳,且捐赀募兵以充戍守,若能授田立家,新附之民,永有固志矣。”璘于是毅然承乏。

译文:

以建县为核心的善后工作开展初期,任由老百姓迁徙到东安、西宁二县,参与了修筑城墙工作的,都根据按户分田的制度分配给田地,让他们可以世代耕种。我在这个时候以高州参将调任东山参将并加上副总兵官的衔头。兵部尚书凌云翼当面教导我说:“东山是你管辖的地方,东安县刚刚建立,百姓还没有安定,你既然已经立下了战功,而且捐款招募士兵补充戍守力量,如果你能接受官府分配的田地在这里安家,新来的移民就会有信心在这里定居。”我于是毅然来到东安工作。

按照当时的移民政策,移民入籍东安的外地人口,可以分到田地。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陈氏在东安建县后,于明万历中后期从梅州迁移到来东安南乡中麦村。

布务陈氏宗祠

陈氏又什么时候从河口山鸡头迁移到如今的布务呢?2004年10月编修的《广东省云浮市陈氏族谱》说:

迁东安南乡中麦村,未如其志,旋迁移河口山鸡头龙门圣地居住一百余年,于某年五月初七收洪水灾害,严重影响了居住的地方,后来后裔分别迁徙到各地。

“分别迁徙到各地”的“各地”,自然包括河口布务!

遗憾的是,究竟是哪一年的“五月初七收洪水灾害”,《广东省云浮市陈氏族谱》没能明确。

虽然我们如今无法考证出这“某年”是哪一年,但可以肯定是在乾隆七年《东安县都骑堡山口甲山鸡头陈姓族谱》编修之后。因为如果是在该族谱编修之前,如此重大的事件,该志的序言是不会不提及的。

如此看来,陈氏迁移到布务,是在乾隆七年之后,距今不到300年。

从布务古村的陈氏祠堂、房子和人口规模看,陈氏迁移到布务,可谓丁财皆发,布务无疑是陈氏的福地!

本系列文章链接:

走进布务 ‖ 一、古村寻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