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奇怪的现象

 行为逻辑 2022-01-09

每天写一篇原创文章的第67

今天从一个十字路口的地铁站出来,发现这个十字路口有三个角各有一个大型的商场,瞬间觉得这个地方很繁华,计算着一个商场多少人,然后乘以三,算出这个区域的客流量。
等到晚上,每个商场我都去转了转,发现我之前想错了,因为三个商场只有一个商场人流量比较多,很火爆,剩余两个商场基本上没什么人,甚是冷清。
像这种同样的位置,商场客流量完全不同的情况,这里并不是个例,但是,大多数人会认为,这三个商场应该人流相当才对。
这种思维叫做“平均思维”。
平均思维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比如,8种口味的糖果,会每种数量平均购买,但是,后来发现,只有两,三种才是最受欢迎的。
平均思维是一种我们一厢情愿的想法,我们为了逃避分析,而采取的一种偷懒的“合理分配”的思维模式。
然而,事实上这种思维是不合理的,我们做事分析问题,必须要有主次思维。
主次思维中,哪个是主要的,哪个是次要的,该如何分辨?
主次权重分配,需要你结合实际情况而定,那有人会问了,当我需要做决定的时候,不知道别人真实情况的意愿,该怎么办?
如果出现这种不知所措的情况,说明你在此之前,并没有很好的计划行动,你事前如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你一定知道该怎么权重分配。
没有办法,为了得到最优的分配权重,这时候,你要做的只能当时尽可能快的进行统计和分析,弥补之前的懒惰行为。
主次思维不仅可以使我们的选择和决定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最重要的是,培养了我们事前计划,多用脑分析的习惯。不然,事前欠的帐事发时总要加倍还的。
另一方面,我们要明白,我们做选择的时候要有主次思维,别人在选择我们的时候,也会有主次思维,好的就会被簇拥,不好的会被冷落。
就像文章开商场的例子,人流量火爆的商场成功在于,它的店铺品牌种类符合人们的选择的意愿,并且在这方面做到了最大化。
我们个人也是这样,要把我们的优点突出表现出来,而且要不断精进,让我们的长处成为我们的标签。
我们做事业也是要在自己最领域深耕细挖,而不是要做到面面俱到,我们在细分领域突出,在别人选择的时候会得到最大的选择权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