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完美才是真

 行为逻辑 2022-01-09

每天写一篇原创文章的第1205

写作目的:帮助更多的人提升智慧

有一种普世价值观叫做“完美主义”。

很多人做事情总是追求尽善尽美,容不得一点瑕疵。

他们会觉得,完美主义是一种追求,是一种高级的处世态度。

那么,完美主义真的好吗?

其中最大的问题是,追求完美主义的人不快乐。

因为他们总在严苛的要求别人和自己,以达到预期完美的目标,但现实却总不能如他们所愿,追求完美的道路上会问题重重。

举个例子:

如果打扫卫生追求一尘不染,不管你用什么布擦,用什么吸尘器吸,你都无法达到除尽全部灰尘完美目的。

因为尘为天地之气,天地存,其尘也不静。

所以,追求一尘不染是不现实的,这本身就是一种虚妄之心。

除尘如此,完美主义也是如此。

完美主义就是一种虚妄之心,尽善尽美,十全十美即是虚妄,而不完美的缺憾才是真实。

完美主义者另一个问题是,缺乏行动力。

因为他们总在不停的想,不停的研究,妄图在理论上达到完美再去实践。

为什么要这样做?

就是因为,他们认为如果理论都不完美,实践起来一定不完美,而不完美是他们所不能容忍的,是没有意义的。

所以,完美主义者无法达到预期目的,他们是不快乐的,是痛苦的。

所以,想要快乐,想要豁达就要明白世间的规矩,不要追求完美主义。

《学经》说:

世间之事,不穷究其理,以减烦扰困顿,执微者必失其著。故明理者不穷究其象不执其微。

世间的事情,不要穷究事物的道理,这样可以减少内心的烦扰困顿,太注重每一个细节,一定会失去对主体的把控。所以,明白事理的人不会穷究事物的表象,不会执着于事物的每一个微小的细节。

客观来讲,任何事物没有绝对的好,没有绝对的坏,没有绝对的善,没有绝对的恶。

有的只是比例不同罢了。

这里面有两条规律。

1.任何事物都有阴阳两个方面。
2.物极必反。

单阳、单阴的事物本身就是不存在的,况且阴阳还会互相转化。

从这个角度来说,完美一定伴随着缺憾,完美的极限也即是缺陷。

当我们明白了这世间的规律,内心也就豁然开朗了。

追求极致的完美不可取,我们只需要“知言而易行,明其理,知所言,善其行”就可以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