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股市之宏观分析框架

 耐心是金 2022-01-10

图片

上图是美国股市百年走势图,美国股市经历了上百年的磨砺,历经数个大的经济周期,二次世界大战,数十次大大小小的经济危机。所以,对中国30年股市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但是,因为中国国情特殊,美股的规律不能完全照搬,仅仅可以作为参考。

天下无人可以预测股市短期走势及具体个股涨跌,但股市有着基本的大的宏观的规律,所以,从宏观上还是可以做出基本的判断。即:对大盘的整体方向、结构做出一些基本框架分析。

本文将系统梳理下A股的宏观分析框架。

一、美股的几个宏观分析框架理论

1. 美林时钟(美国经典版)

图片

图片

2.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希勒因此提出“希勒市盈率CAPE

罗伯特·希勒提出“希勒市盈率”,即周期性的调整市盈率(CAPE, Cyclically Adjusted Price Earnings),将盈利和股价剔除了通胀因素,用10年的平均盈利取代普通市盈率的过去一年盈利来计算,平滑了经济周期对估值的影响,使得估值更准确。

罗伯特·希勒的数据显示,美股的CAPE在5到6倍左右是大底,超过25倍就进入“非理性繁荣”的疯狂期了。CAPE值在历史上高于26倍的时候一次是2000年互联网泡沫,另一次是1929年大萧条。

图片

二、A股宏观分析框架(改良版-中国版)

1.中国版美林时钟

图片

图片

图片

美国版美林时钟是以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两个维度来用坐标轴划分四个象限的。而任泽平则用货币政策与信贷(信用)政策两个维度做思想性划分。进行了改良。

任泽平:历史总是押着相同的韵脚。复盘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四次典型流动性向下拐点,发现:

1)一轮货币信用周期通常持续3-4年,其中货币政策收紧阶段通常持续1.5-2年,紧货币向紧信用传导存在1-2个季度时滞。

2)经济过热、通胀抬升、资产价格上涨、宏观杠杆率上行,往往是触发货币政策收紧的重要原因。

3)金融危机后至今,央行操作趋于精细化,结构性工具箱不断完善,双支柱框架逐步健全。

4)流动性退潮阶段,主要资产类别面临不同幅度调整。债市对货币周期高度敏感,股市、房市与信用周期、金融政策关联紧密。5)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繁荣之后是萧条,萧条之后孕育重生。周而复始,周期轮回。万事万物都是相通的,我法只渡有缘人。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放下一切执念,心无所住。

2. 通胀预期+货币发行两维度分析框架

图片

图片

图片

根据上图,右上方的第一象限为危险象限,在该区域内,货币增发不是在降低股市泡沫崩盘风险,而是加大了股市泡沫崩盘风险。

3. 中国版通过膨胀宏观分析框架

货币增发要转化成通胀,即价格上升,取决于资金需求和产品供给的动态关系,不能简单理解成货币增发了,价格就会同等上升。

具体而言,从资金需求和使用看,货币供应量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央行发行了多少货币,一个是增发的货币流转了多少圈儿,或者叫货币乘数。

如果发行的货币增加了很多,但是企业不看好未来,不借钱或者融资投资,消费者不愿意借钱消费,那么货币和经济周转慢,价格也不会涨。

从产品供给看,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伴随低价产品的输入,会拉低产品价格,抵消通胀压力。

所以,从货币发行传导到物价上升的程度,除了发行体量,还取决于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对未来的预期,用钱的意愿,以及产品和要素供给变化的影响。

4. M1与股市变化关系(已不符合当下A股变化)

图片

从1996年到现在,如果每次M1增速接近10%就买入股票,超过20%就卖出,投资标的是深成指,从1996年到09年11月,投资收益率是95倍。

5. 以中国国债10年利息(收益率)与新增社融增速两个维度划分四象限(精准版投资时钟)

图片

在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新增社融增速下降时,如果前者达到3.5%之上,后者下降严重,则意味着股市风险来临。

图片

图片

图片

由上图可知,当下就处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大幅飙升,社会融资新增规模与速度下降的关键转折点。

流动性拐点进一步强化。

根据上述逻辑,得出A股一个基本规律:3年半的小周期,7年的中周期规律。2018年4月至今正好3年半,一直处于上升趋势之中,拐点即将在2021年第二季度来临。

6.货币增量与经济基本面(个股利润成长)两个维度

影响股票价格无非有两大原因,第一是,货币放水造成的泡沫,货币越多,估值越高。因为,货币不值钱了,对应的股票估值就要相应的调高。货币收紧了,股票估值就对应的下来了。

第二是,经济基本面向好,个股业绩向好。

这两大因素也可以组合划分为四个象限,最佳模式是:货币放水,经济向好,个股业绩大增。双重因素支撑股市,股价进入大牛市。最差的局面是,货币收紧,经济变差,比如:滞涨阶段。此时,股市进入大跌。

7. 风险偏好与成长股、价值股关系(反身性)

风险偏好与预期对选股影响很大,当风险偏好增加时,偏重于高估值的成长股,更看重未来。当偏好和预期变差时,更注重当下及回归现实,侧重于有实实在在业绩增长的价值股。

编辑结束语:

股市与通胀预期密切相关,一切通胀皆货币现象。

股市与人性(人心)密切相关,贪婪与恐惧周期性反转。

郭勤贵律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