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学生创业诊断和ECDC案例分析

 江苏天行健 2022-01-10

    

去高校对创业大学生进行现场创业诊断。与正在创业和准备创业的大学生们交流,接受他们的咨询提问,有这么几点感触:

1.绝大多数大学生特别关心创业贷款和优惠政策。问他们是否上过南京市大学生创业网了解过上面介绍的相关政策信息?答案是否定的。再问他们以前是否到过设在该院的大学生创业指导站并看过墙上张贴的创业相关政策宣传展板?答案也是否定的。最后问他们是否参加过创业培训?答案是全军覆灭。作为有知识、理解力不会太差的大学生,想创业,却不知自己应该通过哪些方式去先了解一下相关知识和政策,而是上来就问贷款和优惠政策,有的坦言想知道怎样才能把所有的政策用足?

2.已经创业的学生,有的关心他创业的项目市场前景如何?目前虽然在学院提供的创业园内创业,成本低,风险小,客户就是本校学生。但毕业后再在创业园内可能性不大,走上社会后还想继续他现在的项目,他不知外面的世界是否精彩?于是和他一道分析项目和市场,并针对他现有的项目提出现在、未来进行分析,并建议他如何拓展和经营。他临道别时一脸笑意,表示十分满意。

3.准备创业的学生,年龄偏小,有的刚大一,他们有项目,有的不久前参加了学校的创业项目征集和评选等活动,被老师否定过,今天不死心,又来找我交流,还是想做起来。我给他分析该项目在校园内的目标客户数量的可能性,成本、利润空间,项目类型对他未来发展的限制,以及项目本身的情况等,建议他再考虑一下学校老师的意见和我们今天的交流,他表示这样的分析对他做决定很有帮助。还有学生是未来想合伙做事的同学结伴而来,他们刚进大学校门,对创业迫不急待地想尝试,但创业知识太缺乏,既没参加过创业培训,也没接受过相关指导,就凭着年轻人的激情和对未来美好的向往想往海里跳。创业不分年龄,但创业前的准备必不可少,真希望他们先在大学校园里学点知识,做些人生的积累,而不是只要有想法都可以马上创业。

4.现在的大学虽然都开始重视大学生的创业需求,也提供了相应的场地和服务平台,但今天给我的感觉是这些前来的大学生几乎对创业的相关知识都一片茫然,选择的创业项目没有一个有科技含量,更没用到自己的专业。对现在的学业看得并不重,对未来想着创业,但没有明确的定位和规划。穿着溜冰鞋创业的结果真的不敢想象。问陪我去的创业指导站的工作人员几个创业问题,他们曾经也是大学生,但他们同样回答我没参加过创业培训,再交流,他们的知识和经验也有待提高。心开始担忧起来,如果不提高他们的自我学习自觉性和能力,仅靠政府安排导师、专家去指导一下,行吗?

回来看见高老师博客里的一篇博文,还是这几天对案例的分析,今天的内容是“权威人士建议继续经营ECDC ”。这位权威人士与昨天的案例原始机构CEO意见相左,他认为应该继续经营ECDC 。他站在战略的高度,从价值层面分析市场、企业和客户,认为应该继续下去。这令我想起今天的大学生创业诊断情况,颇有感慨。

任何一个项目,不同的人去运作会有不同的结果。而对同一个项目走到十字路口时的决定取舍,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也会有不同的选择,这与做决定的人现有的层面和拥有的资源和能力有关。目标是明确的,但所具备的现实资源、能力和行动计划决定了目标能否实现及如何实现。关闭对曾经的付出是一种放弃,继续经营能否有资源条件和能力去支撑。走在不同阶段的企业可能在这样的关键路口会有不同的思考和决定。现实中为了止损调整经营方向而走向成功的企业不在少数,而选择坚持,认为努力就一定能行的企业最终因资金链断了不得不挥泪破产的企业也常见报端。

因此,投资也好,创业也罢,不论是企业经营中的战略规划,还是大学生起步创业,这样的案例分析应该说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任何一个决定都有利弊,在不完全了解企业,不了解当地市场,不完全了解企业高层的情况下提出的意见只是建议,是对案例的一种主观分析,且是以自己的知识、经验和资源条件下做出的。放弃需要勇气,也意味着以前的付出无法有回报,甚至归零,但也有可能有一种绝地反弹的希望。而坚持有可能跨过坎后就看见了希望,但坚持是需要条件的,如果这样的条件不具备,资源不足于支撑,那么,坚持的结果就是走向愿望的反面。因此,任何一个决定都是因企业所具备的条件而定的,适合企业的就是最好的。

MBA课程中这样的案例分析很多,通过此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训练思维,提高分析能力很有益处。真希望今天的大学生们能够多学一些相关的创业、管理、市场知识,在创业的路上走得更远、更好。

【坚持原创,感谢我们能够相遇。原创图文,欢迎关注、收藏和以分享链接的方式转发。谢绝未经授权转载、摘编、洗稿及其他方式变相引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