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菌业观点的最大悲哀是鸡同鸭讲

 lyan63 2022-01-10

鸡同鸭讲本来是一个粤语词汇,读音是gai tong a gang。这话的意思,就是不同话语体系之间无法沟通。这话代表的意思是如此的生动形象,以至于普通话也接受的非常好。
鸡同鸭讲的现象其实普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比如逢年过节给贫困户“送温暖”,感恩派肯定是一片颂歌声,因为有比没有好,而且在年节这么弄,还是颇为喜庆。而异议派则看到它只不过是一种表演,因为送不到所有贫困户,而且解决不了贫困人口的日常问题,所以不是好办法。
菌业的鸡同鸭讲,当然不像“送温暖”那样都能够说出个123,大体上属于动手派和动脑派之间的差异,这连讨论调和的余地都不存在。因为动手派本来就不爱讲什么原理,用流行的说法叫“干就完了”,当然结果很可能是“干,就,完了”。而动脑派则肯定要考量干不干?怎么干?这么干和那么干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这么干?能不能干得更好一点?等等。
最近有和两个网友的交流,一个是云南的,另一个是贵州的。云南这位平常交流多点,所以我就说得重一点。贵州的因为不熟悉,所以只是简单回复了。
云南这位网友,发一个朋友圈视频,是香菇菌棒接种前打孔的动作,当然看起来是龙飞凤舞,快而且准。作为挑刺党,我认为这很不妥,因为他很短时间就打完了一批菌棒,等待后面的人进行接种操作。从打孔到接种,空闲时间可能高达一分钟,但略知道一点原理的人,都晓得,这个空闲等待的时间越短越好,因为接种孔空着,就等于在等候杂菌进去。

但我说这操作不对的时候,网友不这么认为。
他说他8年以来都这么做。
我说那只说明8年来一直错。(对错不是看局部结果)
他还是说没错,理由是有98%的有效率。我对他的98%肯定怀疑,因为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潜在污染基本上会统计为“有效”,尤其是细菌污染。
但为了简单的说服他,我反问了一句99%不香吗?(不错一定不出问题,错不一定出问题)
他又回答说:接种箱也不能保证98%。
我告诉他,正确的方法不止99%。(每一个环节都存在影响,我们这里只是讨论一个环节)。
他又说买过一台接种机,没什么用,赶不上人工接种,(没说是效果还是速度)。
我只说了一句机器不行(机器方式缺陷、精度缺陷等,香菇菇体接种机不成熟,应用不广)。
实际上他这里所有的说法就是动手派观点,一方面他没问错在哪里,另一方面不懂正确要求的原理。
首先,有效率98%是不是极限?由于接种有效率(用这个词就不正确)影响因素多元,虽然已经比较高了,还有提高和优化空间,如果有并且知道了原因, 要不要改正?
其次,接种箱方法有没有问题?肯定有,如果严格封闭使用接种箱(半边装棒半边空),效率太低,所以香菇接种使用接种箱是边接边出,实际上破坏了密封性,那能好吗?这个他没闹明白。还有就是香菇棒太大,操作时内部磕碰严重,也和常规接种箱操作没法比。
其三,开放接种,菌种萌发速度对于保障有效率很重要,而接种机必须把菌种破碎到一定程度才能完成操作,萌发就差了。所以接种机效果不好也不能证明他打孔操作的正确性。
其四,考量某个操作是否正确,一定是其他不变的前提下判断才会有正确结论,这哥们显然不懂这一点。
而贵州的网友,则是在《林下食用菌产业大体上是个伪命题》这篇文章里做了留言,大体是他在林下做香菇,做的不错,请我去看看,当然也很客气,用了“请我去指导”的表述,然后用了“用事实说话”的定性。
我很感谢他用词礼貌,也相信他没有说假话,只不过我们同样存在鸡同鸭讲的状况。
我的文章观点,实际上包括另一篇补充《关于林下食用菌产业的补充观点》,都没有否定过个别生产者的成功,我所否定的是这类项目的大量化推开,以及对类似项目进行资助和补贴,特别反对类似的“研究”。严格的说,我的观点是谈社会管理层面的意思为主,并非说技术不可行或完全不适合搞。
所以,无论他个人做得多好,都不和我的观点矛盾,也就不存在“用事实说话”的必要性,你说个例去证明我的整体观点错?这显然是没有看懂文章,只是从题目角度就开始认定的结果了。
我也知道这两位网友肯定没有恶意,只是这代表了他们的观点来源和逻辑链的缺失,或者说我和他们讲的不是同一个逻辑体系,所以就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很多时候,自媒体内容的点击率高低,不是文章水平决定,而是读者逻辑思维水平和观念决定。所以,这也是我近期决定减少文章的原因之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